|
紫禁城里忠誠智勇的宮廷寵物犬你見過嗎?狗:屬于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裂腳亞目、犬科動物。中文亦稱“犬”,狗屬于食肉目,分布于世界各地。狗與馬、牛、羊、豬、雞并稱“六畜”。 有科學家認為狗是由早期人類從灰狼馴化而來,馴養時間在4萬年前~1.5萬年前,發展至今日。被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現如今是飼養率最高的寵物。其壽命約十多年。 在中國文化中,狗屬于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生肖中的第11位。 狗為圖騰,見于東南畬族地區,傳說身為狗的盤瓠銜來了仇人的頭顱,得與公主成婚,繁衍后代,盤瓠從而成為氏族的祖先。遠古時代的西北邊疆有國名“犬戎”,其后裔普米族至今仍有敬狗的習俗。在傳統的十二時中,屬于狗的戌時對應晚上七點至九點,因為狗守夜,所以此時便是夜的開始。八卦分布中天,風神所居的乾位在西北,與戌對應的方位相同,所以狗又成為風神的象征。在以生肖為主題的藝術品中,犬的造型生動,神采飛揚,蘊含了人們對于狗年美好的祈愿和祝福。 在傳統的十二時辰中,屬于狗的戌時對應晚上七點至九點,因為狗守夜,所以此時便是夜的開始。八卦分布中天,風神所居的乾位在西北,與戌對應的方位相同,所以狗又成為風神的象征。 十二生肖圖冊——狗 清,任預繪,紙本,設色。縱32.5cm,橫40cm 任預是海派畫家任熊之子。在他這本圖冊中,生動地描繪了日常生活中狗的形象。圖中桃花盛開,草色清潤,天空明朗,一只黃色的小哈犬自由歡快地嬉戲玩耍。畫面設色明艷,充滿了新春喜慶的氣息。 紅陶騎馬狩獵俑 唐,高35cm 獵者留八字胡須,頭戴幞頭,身穿翻領大衣,騎于馬上左右巡視,獵狗端坐獵者身后,神情閑散。主人的緊張與小狗的松弛形成鮮明對照。唐朝統治者有北方少數民族血統,性喜狩獵,并以善獵為榮,燦爛多彩的狩獵俑正是這一文化背景的縮影。 狩獵紋豆 戰國,通高26.4cm,寬23.7cm,口徑18.5cm 豆深腹,高圈足,口兩側各有一環耳。腹部飾狩獵紋,足飾獸紋。紋飾描繪的狩獵場面氣勢恢弘,十分生動,其中的獵犬矯健勇猛。 滿族仕女抱狗像單頁 清,紙本,設色。殘損 清代對于養狗的管理十分嚴格,一些名貴的狗只有貴族才能夠馴養。圖中的年輕女子服飾華麗,懷抱名犬。畫法工整細膩,設色濃艷,將年輕女子嬌小可愛、略顯羞澀的笑容和欣喜的心情表現得非常傳神。此圖為清宮舊藏,故像主可能是某位格格或宮妃。 (部分內容來自故宮博物院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