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巴黎遇上溫州-中法藝術家寫生與展覽海報 由溫州市外僑辦、溫州市旅游局、溫州市文廣新局、溫州市文化產業促進會、永嘉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共永嘉縣委宣傳部、中共永嘉縣委統戰部、永嘉縣外事僑務辦公室、溫州市鹿城區風景旅游管理局、溫州雁蕩山風景旅游管委會、溫州楠溪江風景旅游管委會、永嘉縣廣電新聞出版局、鶴盛鎮人民政府協辦,法國美術家協會、楠溪書院承辦的“當巴黎遇上溫州-中法藝術家寫生與展覽”活動將于2018年5月11日-5月24日在溫州市永嘉、樂清地區展開。本次活動將通過主題展覽、學術論壇、寫生與創作三個層面展開文化交流。 文化,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詞匯。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文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類文明史的見證。藝術是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篇章,無論是遠古的巖洞壁畫,還是石刻藝術,都是人類歷史上最早被用來表達感情、記錄歷史的藝術形式。因此,藝術也是全球化的語言,是人類自古以來最常見的語言表達方式。 中法兩國藝術家都植根于各自民族文化的土壤,沿著不同的路徑前行,中國藝術家應其古老的文明,體現的是懂得思考也善于思考的民族文化個性。法國藝術家體現的是浪漫情懷與生命體悟。法國繪畫有其獨特的清靜之氣,法國印象派等藝術流派崇尚自然,而中國藝術則主張道法自然。東西方文化的理念就這樣在藝術表達中不期而遇并產生共鳴。 改革開放以后,中法兩國藝術交流通過展覽、留學、研究和互辦文化年、藝術節等形式廣泛展開,雙邊互動蔚成風氣,顯現跨領域、無國界的趨勢。藝術展交流活動作為一個國家文化外交中重要的一部分,能夠為各國提供一個更好學習理解其他國家文化、藝術與歷史的平臺。 本次“當巴黎遇上溫州-中法藝術家寫生與展覽”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共邀請到雷米·艾融、安德烈·布布奈爾、讓-達尼埃爾·布瓦爾、菲利普·德蓋訥、阿爾伯特·哈吉嘎乃夫、皮埃爾·樂卡什、奧利維耶·德·馬齊埃、娜塔莉·米耶爾、克雷芒汀娜·奧蒂耶、劉曦林、程大利、尹舒拉、祁恩進、蔡瑞蓉、張谷旻、陳航、李江峰、朱沙、李學峰、莊重、夏理斌、周建朋22位法中藝術家。通過14天的展覽、寫生與交流活動,期待解決以往“走出去”“請進來”未能解決的深層次問題。通過梳理中西文化的差異和共通之處,尋求更深入的合作點,在共同的藝術上做更多的思考。 溫州地區人文自然景觀豐厚,這次22位中法優秀藝術家在溫州近15天的展覽、寫生與交流活動,無疑會創作出大量以溫州人文自然景觀為題材的作品,體現優美且極具歷史文化內涵的人文溫州、自然溫州。并在“一帶一路”的主旋律下,以藝術的形式將溫州歷史人文傳播到海內外,為國家新時期的文化傳播盡力所能。 法國藝術家作品 ![]() 安德烈·布布奈爾 《盧浮仙娜的渡槽》 布面油畫 73x100c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