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藝術工作室揭牌儀式 隆重舉行2018年5月23日,中國藝術研究院莫言書院、田青書院、田黎明畫室、楊飛云畫室、何家英畫室、趙建成畫室和吳玉霞樂坊七個學術、藝術工作室的揭牌儀式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隆重舉行。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連輯在揭牌儀式現場做總結致辭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中國國學研究與交流中心主任連輯,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陳通,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福州,院副院長牛根富、劉宏昌,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辦公室主任楊曉輝,中央音樂學院三弦演奏家談龍建,空政文工團二胡演奏家鄧建棟,中央民族樂團柳琴演奏家張鑫華、打擊樂演奏家朱劍平、揚琴演奏家諶向陽、箜篌演奏家吳琳,北京光中文教館執行長慧得法師,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張靜之,三弦演奏家、哈爾濱音樂學院青年教師張馨元,中國歌劇舞劇院中阮演奏家王薇,中康文旅集團董事長康維海、廣西寶盈投資董事長任江杰、一品尚書房創始人孫伊如、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金沙和中國藝術研究院各所負責人、中心主任,中國畫院、中國油畫院、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等創作機構的專家、學者、藝術家以及各方媒體近百人出席了活動。揭牌儀式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生院院長呂品田主持。 揭牌儀式 呂品田常務副院長首先介紹了七個工作室的定位: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藝術工作室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為杰出學者和藝術家搭建的高端學術和創作交流平臺。這七位學者和藝術家均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杰出人才:莫言先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殊榮的中國籍作家,創作成果豐碩;田青先生是著名音樂學家,著作等身,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田黎明先生在當代寫意人物畫、楊飛云先生在當代寫實油畫、何家英先生在工筆人物畫、趙建成先生在寫實人物畫創作領域中,造詣精深,成就卓著,社會影響廣泛;吳玉霞女士是當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技藝精湛,蜚聲中外。七位學者和藝術家為時代、民族,為當代中國文化的建設與繁榮做出了貢獻。我院一直堅持“人才優先、以用為本”的原則,強調“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不斷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完善人才隊伍建設,構筑高端的國家級學術平臺,在組建學科體系完備的人才梯隊、加大人才培養使用力度、拓寬學術交流渠道等方面卓見成效,為人才發展營造了具有良好學術氛圍的成長環境。本次揭牌的七個工作室也是繼2012和2013年成立秋雨書院和范曾文苑之后,中國藝術研究院切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講話精神的又一舉措,進一步促進和創新了人才工作機制的建設與完善。 揭牌儀式現場 連輯院長和各工作室的學者、藝術家依次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七個學術、藝術工作室揭牌。 莫言先生代表七個工作室的學者和藝術家上臺致辭。他表示,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工作的十幾年中,深深地感受到中國藝術研究院對人才和人才培養的重視。新成立的七個工作室,將激勵學者和藝術家們在新的平臺上為國家和人民努力創作,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發展和建設作出更多的成績。莫言表示,未來七個工作室的門應是相互連通對外敞開,任何一種藝術創作必須要向其他藝術門類學習,才能夠在本專業的創作中有所突破和創新。中國藝術研究院專業設置豐富,是從事藝術創作的寶地。在全院上下的齊心協力中,中國藝術研究院必將前途無量、大放光芒。 著名三弦演奏家談龍建女士作為院外嘉賓致辭,她肯定了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學術、藝術工作室的戰略舉措,贊揚吳玉霞樂坊的成立將對綜合學院式教學、文藝團體的舞臺藝術和學者式研究三方面構成有機整合,為民族音樂藝術提供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連輯院長在總結致辭中首先代表中國藝術研究院向七位學者和藝術家們表達了祝賀。隨后,他著眼于人才發展大局,就中國藝術研究院的人才工作提出如下三點要求:第一,當今國家的發展已逐漸轉向物質和精神并重。不同于物質生產的是,精神生產的每一次都是創新。因此,精神生產者的數量、質量變得更為關鍵,重視人才培養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作為國家級的藝術研究、創作與教育機構,中國藝術研究院在人才建設領域須有超前意識、引領意識和更為先進的人才觀,才能把國家級的團隊打造成國家所期望的團隊;第二,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需要“專才”,更需要“通才”。所謂“通才”,既要有“氣”和“道”的高度,又須具備“術”的手段。如此,才能在“術”的領域取得突破,攀上高峰。中國藝術研究院是為人才由“專才”走向“通才”而搭建的平臺:在這里,各個藝術門類之間可以無障礙的溝通、學習、交流;第三,文化和藝術的發展,一定是“文”前“藝”后,即“文而優則藝”,“藝而優則文”。藝術創作的高峰并非產生于藝術高原之上,而是產生于文化高原之上。文化高原指的是綜合修養,包括思想、觀念、立場等多方因素。因此,只有具備了眼界、格局、審美、知識、閱歷等條件,藝術上才可能獲得突破到達頂峰。最后,連輯院長總結道,“中國藝術研究院將充分利用鍛造通才的平臺,吸引更多人才。今天揭牌成立的七個工作室只是第一批,今后還會陸續有人登上這個榮譽平臺。此外,我們還將聘請終身研究員、二級研究員,通過一系列相互配合的組合措施,打造高端人才隊伍。” 毋庸置疑,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藝術工作室的成立將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杰出人才搭建高端平臺,同時又可為學術研究、藝術創作創造優質環境。此舉將會充分發揮中國藝術研究院杰出人才在文藝創作和研究領域的表率作用,積極引領當代藝術科研與創作發展方向,鼓勵學者和藝術家勇攀理論和實踐的高峰,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