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日,佳士得香港2023秋季拍賣圓滿結束,總成交額30億港元,成交金額比率近90%;展現了市場的強勁需求和高度活躍度。此次拍賣誕生了1件億元級別的拍品和54件超過千萬港元的成交拍品,同時,30%拍品成交價超過了高估價;與2022年秋季相比,買家數量增長了近10%。
漢奇藝術空間當代藝術邀請展
黃賓虹與二十世紀中國美術藝術與文獻展
靳尚誼:倫勃朗是我的至愛
周春芽:一生唯一靠體力掙錢的四十天
2025年4月9日下午,在中國美術學院建校97周年之際,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杭州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學院、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辦的肖峰藝術館開館暨“時代之子——肖峰、宋韌藝術展”開幕式在肖峰藝術館舉行。
第六屆東布洲動畫周暨第十三屆中國獨立動畫電影論壇將于2025年4月18日-4月20日在江蘇省南通市海門臨江新區舉辦。第六屆動畫周主題為“動畫×?”。新事物往往是跨界融合的產物,動畫的生存與發展也應遵循這一路徑。AI技術的快速發展,雖然其產出仍受限于人類審美與智力,但未來可能脫離“人”的掌控;近兩年動畫行業市場低迷,每一部動畫電影的票房都牽動著動畫從業者的心。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來自安徽藝術家班舒陽攜水墨作品30余幅,于4月12日在北京798藝術區美侖美術館舉辦,此次展覽為藝術家班舒陽第三次舉辦個人畫展。班舒陽自2021年相繼舉辦《驢行》、《昨日之河》個展以來,其水墨風景創作語言,深受杜大愷先生藝術思想影響。她以一個驢友的旅行生活方式,長年游走于大自然山野鄉村,其筆下畫作,呈現出一個承載著無盡鄉愁、真誠熾熱的藝術家靈魂。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季一系列重磅活動于2025年3月30日拉開帷幕。作為學術季第一階段的啟幕,經過美術館的深度策劃和廣泛召集,包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陳列”開幕、文化引擎——中央美術學院國際美術館高峰論壇全國高校藝術博物館聯盟會議在內的一系列學術活動,將匯聚來自全球頂尖藝術機構的專家學者、策展人和藝術博物館管理者的前瞻性思考,帶來高濃度的信息量和權威的美術館行業研討及洞察。
2025年4月6日,佳士得2025年春季拍賣香港亞洲藝術周中國書畫拍賣預展在北京佳士得藝術中心啟幕。本次預展包括來自4月30日舉行的“中國古代書畫“拍賣、5月1日舉行的“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拍賣中的精選拍品,包含唐寅、文徵明、祝枝山、沈周、董其昌、王鐸、鄭燮、張大千、齊白石、黃胄、林風眠、吳冠中等諸多名家力作亮相。據悉,本次預展從4月6日展至4月7日。
全球矚目的巴塞爾藝術展于近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展會匯聚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240間畫廊,其中23間藝廊為首次參展,且參展藝廊超過半數來自亞太地區,呈現豐富多元的全球藝術創意。
2025年3月30日,由今日美術館旗下Today Works主辦的「只有玫瑰才能盛開如玫瑰」正在今日美術館3號館正式開幕。本次展覽是新銳藝術家趙小黎迄今最大規模個展,展出了趙小黎近年創作的最新繪畫作品以及空間藝術裝置。作為中國社交媒體首位千萬級的女性藝術創作者,她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而廣受關注。
2025年3月31日下午,由國家大劇院、中國工筆畫學會聯合主辦的“大道同工——當代中國工筆畫七人展”在國家大劇院橄欖廳舉行開幕儀式。中國工筆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在先秦時期出土的帛畫中初現端倪,勃興于唐、五代,北宋盛極一時,自元明以來在中國畫壇逐漸衰微。但工筆畫技法的深厚傳統在壁畫、工藝美術領域被繼承了下來,到新中國成立尤其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工筆畫得以再次復興,并呈現出多元而豐富的創作面貌。
在數字化浪潮下,影像技術飛速迭代,傳統照片與油墨觸感逐漸被取代,但愛普生始終認為打印出來的攝影作品才有靈魂,才能在歲月中成為雋永。自2005年愛普生提出藝術微噴概念以來,便攜手愛普生藝術微噴認證工作室,以“所見即所得”為目標,致力于推動收藏級藝術品復制及影像輸出的高品質發展,為客戶帶來收藏級的藝術體驗。
2025年3月28日下午三點,“歸來再望黃山——趙龍光、里燕雙人展” 在安徽省美術館10號展廳(5F)拉開帷幕,這場藝術盛宴將持續至4月6日,為觀眾呈現兩位藝術家二十余年間對黃山的深刻詮釋與獨特表達。
2025年3月29日,由阿拉克收藏(ARAK Collection)主辦,雅昌文化集團承辦的“阿拉克收藏視角——非洲當代藝術展”在雅昌(深圳)藝術中心盛大啟幕。作為阿拉克收藏(ARAK Collection)的中國首展,本次展覽以“解構無止盡”、“破繭”、“一成不變的地理版圖”三大策展單元組成,三位青年策展人Jamil Osmar Parasol、Nneoma Angela Okorie、E.N. Mirembe分別從非洲未來主義……
近年來,中國微短劇憑借跌宕起伏的情節、“短平快”的敘事特點與傳播優勢在海外市場和國際傳播領域迅速崛起。《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微短劇市場規模突破500億元,用戶規模超6億人。
3月27日-29日,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舉行,助力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亮點活動之一,“2025微短劇國際傳播論壇”于28日上午成功舉行。該論壇以 “守正向新 價值致遠:微短劇國際傳播的破界實踐” 為主題,由國家廣電總局國際合作司指導、四川省廣播電視局主辦、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承辦、中廣聯短視頻短片委員會協辦。
3月28日,中糧·祥云小鎮春季原創IP——2025年風車季正式啟幕。本屆活動以“BLOOMING”為主題,聯合瑞典視覺藝術家Malin Gyllensvaan打造插畫藝術裝置中國首展,通過全域沉浸式花藝場景、限定主題巡游及互動演藝,構建“一步一景”的春日藝術場景,為京津冀消費者呈現兼具美學價值與體驗深度的沉浸式春游目的地。
2025年3月22日,安妮卡·易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安妮卡·易:另一種進化”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幕。本次展覽匯集近40件作品,深入探索她在生物學、技術、哲學與藝術的交匯處構建的多感官世界,展現其作品在流動的系統背景下,對人類經驗進行的大膽而細致的反思,也是安妮卡·易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的一次個展呈現。展覽于2025年3月22日展至6月15日。
3月28日上午,以“綜覽時代藝領風潮”為主題的網絡綜藝生態建設論壇將在蓉啟幕。該論壇是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論壇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倡導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旨在推動網絡綜藝行業健康有序 發展,營造清朗網絡文化。論壇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指導,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網絡視聽職業道德建設委員會、中 國廣播影視出版社主辦,《綜藝報》社、《網絡視聽》雜志社承辦。
2025年3月26日下午1點,藝術家孔寧的最新裝置作品《復活》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上震撼亮相。長期以來,孔寧始終專注于創作傳遞生命禮贊、地球保護理念與和平愿景的藝術作品,其相關系列作品數量已超120件。此次展出的《復活》,首次運用了她創作的一幅長達15米,飽含對生命敬畏之情的作品作為核心元素。
2025年3月21日,馮唐第六次個人書道藝術展《作為花我從來沒敗過》在北京今日美術館2號館正式開幕。作為跨界藝術家、詩人、作家的馮唐,這次的身份是“藝術療愈者”。展覽展出了166件馮唐的書畫作品、百余件馮唐母親的個人物品,通過多種展陳方式,構建了一場關于生死、母子羈絆與女性生命能量的沉浸式對話。策展人說,這場展覽是一首催淚的“立體詩歌”。
卡塔爾多哈/意大利威尼斯,2025年3月24日—卡塔爾將在意大利名勝古跡—威尼斯雙年展花園(Giardini della Biennale)興建卡塔爾館,該花園于1895年首次對公眾開放。卡塔爾將與其他30個國家共同于綠城花園(Giardini)設置永久場館。過去50年內,只有另外兩個國家(澳洲和韓國)于此開設展館。
3月21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聯合主辦的“俠之大者——金庸主題文化展”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開幕。新加坡駐奧地利非常駐大使陳慶榮,新加坡規劃之父、墨睿設計事務所董事長劉太格,新加坡作家協會榮譽會長林得楠,中國駐新加坡大使夫人楊青,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文化參贊秦文,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兼旅游辦事處主任孔媛,展覽策展人、香港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委員方圓明,雕塑展品作者、藝術家任哲,以及中新兩國的兩百余位嘉賓共同出席開幕活動。
粵ICP備17060710號-1 聯系方式:22750902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