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夢想·記憶——中國當代民生之變遷攝影展2018年10月14日,“夢想·記憶——中國當代民生之變遷攝影展”在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化石長廊內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英國海灣工作室協辦。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參贊項曉煒先生、英國女王副官黎美嬋女士參加了開幕式。據悉,本次展覽持續至10月17日,開幕式后展品還會在Bloomsbury Gallery繼續展覽三天,向英國大眾開放。 本次攝影展共展出攝影作品50件,在作品挑選上不著重于宏觀敘事,而是從中國人生活點點滴滴的生動瞬間出發,記錄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生活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展覽希望通過這些攝影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百姓生活的變化與發展,用鏡頭講述中國故事。
女王副官黎美嬋女士發表講話 點滴生活元素重現激情年代
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社會和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身這場偉大的社會變革,思考著,奮斗著,夢想著美好的未來。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令人難忘的生活畫面卻時常引起人們對那個充滿激情的年代的美好回憶。而本次展覽就是對當時奮斗歲月的點滴記錄,他沒有羅列展示中國這些年來任何偉大的標志性事件和象征性瞬間,而是通過人們日常生活中服飾、家居、飲食、交通、娛樂、環境等的變化,通過人們表情、肢體語言所透露的信息,通過家庭的樸素合影,展示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優秀的攝影作品正是通過這些細微的變化來展示中國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項曉煒參贊發表講話 劍橋大學攝影講座與交流活動現場
藝術上的共鳴
中英兩國交往歷史源遠流長,英國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新中國成立69年來,中英關系步入了發展新階段。2015年,習近平主席成功訪英,開啟了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當前,中英雙方高層往來密切,互利合作不斷深化,人文交流愈益活躍,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切實利益。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楊越巒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在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帶這個展覽到英國,可以讓英國的民眾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以來民生的變化。”對于為什么選擇英國,楊越巒說,“英國的歷史、文化、經濟有巨大的影響力,中國與英國交往比較密切,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英國人能夠走進中國、感受中國。” 楊越巒副主席為觀眾講解 藝術是相通的,這些平凡樸實的影像或許能不經意間引起我們的美好回憶,引發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更多共鳴。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攝影展覽,莫種意義上說,它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溝通與交流。
未完待續
中國攝影家協會的此次英國行除了展覽之外,還與英國皇家攝影協會進行了交流。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攝影組織之一。兩個協會多年來一直有著密切的聯系與廣泛的交流。此次在英國會面,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總監邁克·普里切特先生還帶領代表團到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觀看了剛啟動的攝影展覽館。此展覽由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策劃,旨在系統的觀眾展示攝影的歷史與發展,讓大家對攝影的歷史有著更深的了解。代表團還在劍橋大學舉辦了“看·見·長城” 攝影講座,主講人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楊越巒先生在講座上與劍橋大學學生分享了他的鏡頭下長城的獨特魅力。然而,這其實都是中英兩國攝影交流的一小部分。楊越巒表示,“我們歡迎更多的英國攝影人能來中國拍攝,用鏡頭講述中國故事。我們也鼓勵更多的中國攝影家深入英國、感受這個遙遠國家的美麗,我們將努力創造更多的機會,為兩國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做出新的貢獻!” 中國攝影家協會與項曉煒參贊合影 據悉,展覽開幕第二天,中國攝影家協會即離開英國趕往希臘,另外一場攝影展將在希臘展出。在未來,中國攝影家協會會跟歐洲、英國等其他國家攝影組織進行更多的交流,也歡迎更多外國攝影家走進中國、感受中國! 現場 攝影展現場 觀眾觀看攝影展 觀眾觀看攝影展 觀眾觀看攝影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