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藝術助力公益,2018找朋友第四期 “神跡/怪獸” 今日登場2018年12月14日下午3時,由北京今日美術館、北京牧云文化藝術基金會、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18找朋友第四期“神跡/怪獸”于今日美術館開幕。 本期邀請的三位青年藝術家是董大為、蒙志剛、萬朵云,他們根據今日美術館的公共藝術櫥窗空間進行創作,將觀念與空間結合,借助媒材與形式表達個人的藝術思想。 “找朋友——發現當代青年藝術家項目”自2013年由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博士與北京畫院副院長、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先生共同發起,至今已有6年的歷程。項目旨在通過“找朋友”的方式在青年藝術家間建立起廣泛的聯系,互相推薦,共同參與到青年當代藝術格局的構建中。 嘉賓合影 今日美術館執行館長李芊潤女士,北京龍源冷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牧云文化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欒藝銘女士,北京牧云文化藝術基金會副秘書長孫寧女士,“找朋友”策劃團隊主要成員孟孟先生,北京太陽村教師代表邵朋超先生,參加此次展覽的藝術家董大為、萬朵云、蒙志剛等嘉賓出席活動,今日美術館展覽中心主任、找朋友——發現當代青年藝術家項目負責人張銳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 李芊潤女士一方面感謝了北京牧云文化藝術基金會對于“找朋友”項目的大力支持,同時她還表示本期的“找朋友”項目與1號館正在展出的Niki大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面對未必盡如人意的現實,強大地選擇表達快樂,點亮生活。“找朋友”今年已是第六年,是一個充滿想象力和生命力的項目,她期望該項目今后在公益方面有所持續性,歡迎更多的藝術家加入進來。 孫寧女士表示很榮幸持續參與“找朋友”項目,感謝今日美術館的工作團隊。她分享了參與的幾個公益項目的經歷,認為文化藝術與社會公益項目結合,的確能給孩子們帶來真正的快樂和很大的改變。 今日美術館執行館長李芊潤女士 北京牧云文化藝術基金會副秘書長孫寧女士 策展人孟孟先生回顧了2018年四期“找朋友”項目,認為本期項目是最輕松的一期,具有公益性但是并不膚淺。項目組與藝術家蒙志剛到太陽村,通過兩個月的時間,帶領孩子以音樂和聲音為線索完成了聲音裝置,讓孩子們也獲得了成就感。蒙志剛、董大為、萬朵云三位藝術家所進行的工作都是反經驗、反敘事性的。 邵老師說,參與到本期“找朋友”項目的孩子們基本都是太陽村最調皮的孩子,常常不被前來的愛心人士們所關注。但是他們的動手能力都很強,參與到本次項目中,他們都很開心,以后我還會繼續組織他們動手創作。 “找朋友”策劃團隊主要成員孟孟 北京太陽村教師代表邵朋超 本期參展的三位藝術家也進行了發言。萬朵云說自己的作品討論的是人的欲望,作品中“蛇”這一元素代表著原罪;蒙志剛講述了自己與太陽村兒童共同創作裝置作品的故事,認為“做公益”不僅是提供物質支持,還應該給予孩子們心靈上的關懷與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董大為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理念,他將“粉末”這一物質從材料的副產品上升為創作的主體,并且“粉末”隨著氣流飄動,脫離了二維平面空間,作品具有流動性。 參展藝術家萬朵云
參展藝術家蒙志剛 參展藝術家董大為 開幕式的結尾,張銳先生分享了“找朋友”項目體會,2018年的4期項目,“空間詩學、邏格斯、庇護所、神跡/怪獸”在挖掘當代青年藝術家的同時,探討人、藝術與社會的關系。藝術的功能不僅是供人欣賞,更應承擔起社會責任,例如公益教育和提高公眾審美意識等。“神跡/怪物”雖然是2018年的最后一期,但或許也只是一個開端。 今日美術館展覽中心主任、找朋友——發現當代青年藝術家項目負責人張銳 作品賞析: 萬朵云《money tower》《the fire of hell》 蒙志剛《嘿喲𠵱嘿喲》
董大為《塵歸塵之今日3》 【展覽時間】 2018.12.14-2019.2.16 【展覽地點】 今日美術館藝術櫥窗 【參展藝術家】 董大為 蒙志剛 萬朵云 【總發起人】 高鵬 吳洪亮 【聯合發起人】 杜鵑 欒藝銘
【策劃團隊】 張銳 孟孟 王穎 呂慧慧 黃晶楠
【聯合主辦方】 北京今日美術館 北京牧云文化藝術基金會 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委員會 24小時不打烊美術館 24 Hours Today Art Muse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