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凡塵——王新福作品展”于今日美術館開幕2018年12月22日下午四點,由今日美術館主辦的“凡塵——王新福作品展”在今日美術館3號館開幕,展覽由著名策展人和評論家黃篤策展,完整的展現了藝術家的藝術全貌。 王新福,1959年出生于重慶;現為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四川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基礎系主任;四川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裝飾色彩研究所所長;法國巴黎秋季藝術沙龍會員;法國泰勒藝術基金會會員。30多年來,他執著于四川美術學院李有行先生所創立的法派藝術教學體系的傳承與發展,身體力行教授一代又一代學生在裝飾藝術色彩體系的寫生與創作。
嘉賓合影 本次“凡塵——王新福作品展”個展為我們展現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王新福的繪畫以帶有書寫的線條與不斷覆蓋的原色的互相沖突中形成了自身的繪畫語言邏輯——不僅讓色彩與線條處于理性與感性的糾纏狀態,而且還使繪畫回歸原初狀態。他的這種不確定性的方法體現在偶發與擴張、把控與自由之間形成的形式張力。他的作品交織的顏色的質感和流動的線條讓人能感受到畫家的繪畫姿態,在紅、黃、蘭、綠的擠出和筆觸的飛動中建構了新的視覺秩序。這樣的形式能揭開到色彩表層下蘊涵著生命和精神;激情中蘊含某種色彩秩序;理性思考中又迸發著涌動的生命意識。在王新福的繪畫中,無論是巨大尺幅畫,還是小尺幅畫,畫面都呈現出純凈的色彩亮度,或蜿蜒變化的線條,點與線的不斷覆蓋和交錯,盡顯渾厚氣勢。但這種線與點的反復纏斗才使其精神性的形式得以升華。
著名策展人和評論家黃篤先生致辭 王新福拒絕寫生的對應性,重視將個人的情感、主觀性、表現性注入畫面,并使畫面顏色堆積成厚重的、浮雕般的物質性,其穿插的流動線條顯現如書法“勢”一般的狀態。與此同時,其五彩斑斕色調也隱喻了生活的浪漫與柔情。在諸多一系列繪畫作品中,他巧妙掌控住了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盡可能讓顏色彰顯顏色的自在性,即色彩就是色彩本身,色彩承載的質感及其意義。畫家在創作中彰顯出時間維度和身體姿態,將具象與抽象的中庸處理,形成了富有生命的符號。王新福有意識地讓書法特征順從于形式表現,讓線條和筆觸在有形與無形間浮現相互滲透,其形式并不有具體的指代意義,而是強調個人操作性帶來的筆觸和色彩的美感。在這樣的方式驅動下,自由的筆觸歸于飽滿的整體,以擺脫“作畫”的規矩或約束,在無序中建構有序,在無法之法中建構風格。這正是王新福所強調的形式之于形式,色彩之于色彩的新的繪畫意義——個人繪畫的語法。
今日美術館執行館長李芊潤女士致辭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19年2月17日。 中國人民大學夏可君教授致辭 山東省城市商業銀行合作聯盟有限公司董事長史躍峰先生致辭 本次舉辦個展的藝術家王新福先生致辭 今日美術館展覽及學術副館長晏燕女士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前,嘉賓們在展廳內進行座談 觀眾觀摩作品 觀眾觀摩作品 觀眾觀摩作品 《三月櫻花喜盈門》Cherry Blossom in March 2016年3月175cmX450cm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三聯畫)(參加在巴黎大皇宮舉行“2018·藝術首都”展,主辦方為“法國獨立藝術家沙龍”) 《冷水向日葵2號》Cold water Sunflower No. 2 2015年9月150cmX180cm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參加法國2016年第108屆巴黎秋季藝術沙龍展 《葉脈雅黃》Yellow Leave Veins 2015年11月150cm16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參加法國2016年第108屆巴黎秋季藝術沙龍展) 《紫薇蔓藤》Crape Myrtle Vine 2014年7月 200cmX15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參加法國2016年第109屆巴黎秋季藝術沙龍作品) 《苗鄉梯田的冬季》Winter of the Miao Terranced Fields 2013年12月150cmX20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參加法國2014年第107屆巴黎秋季藝術沙龍展) 《冬荷碎語》Whispering of Winter Lotus 2015年11月91.4cmX60.9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水生柳樹》(云南洱海)Aquatic Willow 2014年8月180cmX45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三聯畫)(參加在巴黎大皇宮舉行“20187藝術首都”展,主辦方為“法國獨立藝術家沙龍”) 《松針天縫圖》Pine Needles Sky Sewing Map 2018年8月200cmX450cm布面丙烯(三聯畫)Acrylic on canv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