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隱墨——王勇個展》在北京山水美術館開幕《隱墨——王勇個展》于2019年元月19日下午在北京山水美術館開幕,本展由北京山水美術館主辦,學術主持為北大培文漢字藝術研究中心,邀請了北京山水美術館館長孫越擔任策展人,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天民為學術主持,開幕式后隨后舉行了由新京派藝術研究院院長黃巖先生主持的“隱墨藝術學術研討會”,山水美術館常務副館長田達治,策展人田軍,藝術家王軼瓊、邵巖、于立、呂宗平、孫華衛、陳紅汗、藍京華、王華明、郭全紅、郭志鋒、王笑今、王勇等參加了研討會。
本展是藝術家王勇命名“隱墨”以來近十年的階段總結性的大型學術個案展,展出了幾個重要系列作品“隱墨”、“隱墨芥子園研究”、“隱墨書”、“純書寫”,并現場展出了許多重要文獻資料,回顧了藝術家王勇早期在北京宋莊藝術區創作成果,及在紐約藝術家駐留歸來之后即投入并參與組織了“新京派”、“十墨”、“漢字藝術”的藝術運動。展覽一直持續至2月28日。 新京派藝術研究院院長黃巖致辭 新京派藝術研究院院長黃巖在開幕式談到,王勇的作品是中國現代藝術里非常值得研究的個案,他把中國的文人精神和西方帶有社會關懷、人文關懷的精神結合了起來。我們不能把王勇定義為一個簡單的水墨藝術家,或者圈定在“水墨”的范疇,尤其是2012年以后他的藝術實驗和藝術理念,體現了其對中國山水觀的自信和山水精神的當代傳承延續。 藝術家王軼瓊致辭 藝術家王軼瓊談到,此次王勇新個展拉開了2019“十墨”年的第一站,一方面可以看到,展覽作品的狀態、色彩,包括一些懸掛的裝置等,與美術館空間融為了一體,讓整個美術館“活”了起來,同時與十墨的精神非常吻合;另一方面王勇這么多年來在“新京派”、“十墨”這樣一個大的系統框架下,實現了自己的“隱墨”,是非常令人欽佩的,“隱墨”既是個人的行為,也是精神的行為,同時也是作品的行為方式。 藝術家王勇致辭 藝術家王勇就本次展覽進行發言,他談到,“藝術家創作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需要不斷地把自己剖開。從2011年到現在不到10年的時間,我做了很多的轉變。最大的改變是,之前只在國內做展,第三年從紐約回來以后我發現,面對這個世界表達看法需要另外一種形式來介入,這個時候我就與黃巖老師一起參與到了新京派,之后可以用三個詞形容:新京派、水墨、漢字藝術,我要呈現我的表達,藝術家本質其實是在不斷地探求藝術的真諦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可以一輩子去成就的。” 山水美術館副館長田達治致辭 山水美術館副館長田達治談到,王勇作品給人的直觀感受是,其表現形式和內在精神呈現在一個完整的系統中,并形成了創作閉合,讓我們看到了在中國畫傳統中,除了材料、技法這些普遍的考證和運用之外,水墨在當下有什么樣新的表現;另外從西方藝術角度來看,我們的水墨、紙作為藝術的載體、原發性的材料,同樣也可以作為一種藝術創作進入視野。在展覽現場我們也看到了這樣一系列的裝置、作品等,像《芥子園研究圖》這種精神的延續,解決了傳統水墨藝術在當代的發展去向,王勇老師作為一個很好的個案,是非常值得學習和探討的。 研討會現場
藝術家現場合影 藝術家王勇在中國當代繪畫領域以“隱墨”著稱。他將“禪”作為一種樸素的思維方式引入繪畫,結合自然山水來傳達所思所感,賦予藝術更多的可能性。灰白淺淡的作品色調,一別于傳統水墨風格,也使畫面變得更耐人尋味。正如他所說“這是一個中間地帶,這個地帶具有曖昧性,具有不確定性,并且具有極大的可能性。是我現在的一個學術支點,也是表達一種態度,表達一種我的思考方式,也是我的方法論。” 開幕式現場合影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