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門非遺過大年!“華韻年味市集”熱鬧開市,傳承地道中國年味近日,在前門傳統文化街區舉辦的華韻“非遺年味市集”熱鬧開市,活動邀請了數十位知名藝術家、非遺傳承人、民間工匠助陣,并聯合近百家品牌共同打造,形成7大業態聯動之勢。活動立足傳統非遺的展示、傳播與體驗,并與時代和當下相結合,為北京市民帶來一份極具特色的非遺年味大餐,為節日的京城增添了一場體驗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及傳統技藝的普惠文化盛宴。
層層接力、趕集賀歲,感受時尚非遺 隨著春節的臨近,前門大街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濃郁的年味兒。藝術景觀、剪紙窗花、春聯祝福、燈籠燈飾等,各式各樣、美輪美奐,打造出一派盛世祥和的節日文化氛圍。 此次“非遺年味市集”共分為“啟福集”、“年味集”、“賀歲集”、“喜樂集”四部分,將從年前持續至元宵節,舉辦“天‘匠’鴻福”、“游來游‘趣’”、“諸事順‘禮’”、“近‘豬’者吃”、“團圓‘豬’福”等不同主題的系列活動,層層接力,以展覽展示、活態傳習、互動體驗、普惠傳播相結合的方式,展現非遺趣味化、時尚化、年輕化的一面,讓傳統非遺更好地貼近當下,融入生活。 1月19日,著名藝術家韓美林攜《己亥年》生肖郵票親臨前門華韻舉辦簽名會,拉開了年味市集的序幕。緊隨其后,陸續推出多個主題活動,“游來游‘趣’”可體驗國家級非遺項目木板水印、剪紙、皮影戲等,更可聆聽動人心弦的曲藝表演;“諸事順‘禮’”為市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福袋禮包,還可親手制作非遺年禮給親朋好友;“天‘匠’鴻福”為市民準備了豐厚的春節禮品,“打卡”送臺歷、“財神”送紅包、“燈謎”送元宵等福利將接踵而至;“近‘豬’者吃”可讓市民品嘗令人垂涎欲滴的傳統美食。此外,農歷小年書法名家還將坐鎮華韻為游客現場書寫吉祥春聯,“有求必應”照相館將為游客“送吉祥”、“送健康”,送出一份又一份文化年禮。
血脈相傳、非遺獻禮,回歸中國年味 據了解,韓美林藝術衍生品體驗館、榮寶齋、朱炳仁·銅、泰山皮影、宜興紫砂藝術館等上百家文化IP聯合參與此次市集。一系列的非遺活動為傳統春節增添了紅紅火火的節日氛圍,將讓廣大市民度過一個充實豐富、年味十足的文化年。同時,這些傳統技藝也傳遞與傳承出地道的中國“年味”,讓傳統文化一年一年血脈相傳。 非遺本就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承載著民眾的集體記憶,通過非遺傳承中國“年味”,對構建文化認同,增進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非遺年味市集”這種活動形式在開發中保護,活態中傳承,“見人見物見生活”,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中“知非遺,懂非遺,愛非遺”,非遺得到保護傳承的同時,“年味”文化也受到更多人的熱愛與追捧。
時代永新、經典永恒,引領文化自信 過年意味著“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期待與展望,過年充滿著儀式感,隨著時代的變遷,空蕩蕩的大都市讓很多人覺得“年味”越來越淡,究竟什么才是地道的中國“年味”?此次市集主辦方永新華韻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策劃籌備這次年味市集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北京市民在傳統文化的引領下,感受地道中國“年味”,并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到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中,實現非遺傳播推廣成效的最大化。以非遺扛旗中國“年味”是永新華韻舉辦此次活動的初衷。
前門華韻“非遺年味市集”是非遺與春節的完美融合,以形式多樣的非遺活動帶給市民濃濃的中國年味,在守護傳統文化的同時,引領非遺年輕化、時尚化、生活化,將非遺融入現代生活語境,必定會讓傳統非遺在農歷新年綻放出新時代的光芒,讓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技藝在未來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