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嘉德香港 春季拍賣會三大書畫專場來源:99藝術網 中國嘉德香港 2019 春季拍賣會中國書畫部份特設由兩個香港私人珍藏組成的‘春訊──亞洲重要私人珍藏’、以及‘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和‘觀想──中國古代書畫’三大專場,將于 3 月 30 日于香港 JW 萬豪酒店隆重舉行,共 500 幅精品佳構薈萃,總估價逾 1億港元,盛宴可期! 春訊──亞洲重要私人珍藏 延續自去歲春拍開始的重要私人收藏專題系列,本季幸得本港兩位資深藏家慨然釋出藏品,特集結成‘春訊--亞洲重要私人珍藏’專場,共呈獻逾 150 件拍品。兩位藏家藏品均早年得自香港,有賴于當年香港得天獨厚的貿易優勢,有充分機會竭力搜求藏品,京津、海派、長安、嶺南諸家均不乏精品佳構,尤以長安畫派兩位元老石魯《朱蘭》、趙望云《行旅圖》兩幀至為稀見,另有張大千、齊白石、吳湖帆、黃賓虹、吳冠中等亦甚多亮眼之作。 ![]() 《朱蘭》創作于 1976 年,乃石魯應知交好友周楠先生所求,酒后乘興揮毫之作。全幅以朱砂寫就,意態淋漓,殊為難得。畫跋中王子武長篇還原了本幅作品的創作場景,詳述原委。此時的石魯,在經歷了文革中精神的淬煉后,其筆下的朱砂蘭花,超越了具象物態的描摹,筆筆如刻刀、如投槍,迸發出愈加勃發的生命力量和精神意象。 觀 想 - - 中 國 書畫 四 海 集 珍 作為常設專場的‘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集逾 300 幀名家精作,質素規模,皆值得關注。重點拍品包括湯爾和家族舊藏張大千、吳湖帆等合作《六松圖》卷,卷后題跋累累,極一時文風之盛。唐天如舊藏黃賓虹《湖山歸帆》,為臺北國泰美術館舊藏,色澤瑩潤如翡翠,為畫家晚歲至精之作。陸儼少《巴船出峽圖》為滬上知名醫師舊藏,橫幅杰構,描摹工細,為宛翁壯年精筆力作。 本季‘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專場亦囊括多個私人珍藏專輯和特色專題,且多為家族舊藏首度曝光之作。‘楊愷齡鄒馨棣伉儷藏畫’、‘止于至善齋藏畫’ 源自重要家族,張大千、黃賓虹、謝稚柳、溥儒均有至精之作。此季亦頗多日本回流專題,如‘和風扇緣’、‘池田幸子舊藏中國書畫’、‘瀨戶壽太郎先生藏中國書畫’、‘東瀛私人珍藏’等多個特色專題集結呈現。‘丹翰樓藏中國書畫’源自印尼重要私人收藏,此番第三季集結呈現,作品多為早年購自文物商店或得自畫家饋贈,所蓄精品涵蓋南北諸家,頗多亮眼之作。 ![]() 湯爾和為中國近代歷史中爭議人物,早期留學日本、德國,學成歸國后在教育、醫學、政治多個領域建樹頗多。《六松圖》為當時中國畫壇最重要的幾位藝術大家張大千、張善子、吳湖帆、彭恭甫為別號‘六松老人’的湯爾和專門創作,之后趙尊岳、何澄、譚祖任、傅增湘、陳三立、李宣龔、邵章、江瀚幾位重要文人為此題跋,各抒所見、各展文釆。該手卷中畫面六棵蒼松身姿各異傲立危巖,且著色大膽氣象非凡,概以松形之遒勁寫人格之骨力。更妙之處在于手卷尺余丈幅之間匯聚如此之多文人雅士、翰林子墨,若星漢燦爛、覺文彩斐然,可謂蔚為大觀。此手卷長三米又半,畫幅占整卷約十分之二略少,丹青雋永、文思美妙,集圖像與文字于一體, 是旁觀者對湯爾和人生較為周全的描述,反映著其人格的自我評價。該畫創作始于 1934 年 10月,完成于 1935 年元旦。歷經湯家四代主人珍藏,至今已過 80 余年。文革期間為了避劫掠,藏家將此作題跋剪成數段,夾在書本之中,方能保存至今。可見藏家珍護之功。 ![]() 黃賓虹與廣東藝文界淵源深湛,知交者眾,省港藏家多有賓翁佳作入藏。唐天如在三十年代時與黃賓虹過從甚密。賓翁七十以后作品頗豐,相當部分均為好友索求之作。先生看重與粵港友人的關系,畫作絕不敷衍,認真對待,以表達自己的感荷之情。本幅乃是黃賓虹自北平寫寄唐天如,從唐氏后來的題款中可知賓翁是相當滿意的,稱為‘得意之作’。自題受到趙漚波的啟迪,以‘書家飛白法’作,得玉潭生錢選之精妙。賓翁此際作畫取法北宋,推重宋元,筆力沈著,墨色渾厚,自謂與歐畫相合。‘歐之學者,近觀中國宋元古畫,多高古勝人,歐畫正思改變精進,適與相合。唯明人太硬,清代太柔,俱未得中。’賓翁亦屢屢推重龔賢、程正揆、石溪、漸江等,無論是淡墨簡筆或重墨層迭,皆筆筆分明、畫中有境,實中寓虛,筆力遒勁,肥不臃腫,瘦不枯羸,得其自然。畫面布局上,嚴謹而錯落有致,密林、渚岸、樓宇亭臺、近峰遠岫穿插有序,交相呼應,層次清晰可辨,簡潔明快而彌漫著田園氣息。 觀想--中國古代書畫‘觀想--中國古代書畫’專場重點拍品包括藍瑛 1642 年所作《山水雙冊》共廿四開,此雙冊多仿大癡、云林及米氏云山,又可見得自‘張僧繇法’,實為自家面目的沒骨重彩山水,豐富精彩,蔚為大觀,堪為市場所見藍瑛冊頁之最。道光文人許乃榖所作《孤山補梅圖》,得曾燠、改琦、陳文述、翁同龢等道同至民國間逾九十余人題跋,長達兩萬余字。晚清杭州文人、詞家及世家望族皆參與唱和,參與題寫人數之眾、影響力之大實為鮮見。本季還將呈現多個私人珍藏專題,包括來自以收藏黃花梨家具聞名的‘壽石山房’所藏四十余件清代書畫,精巧動人。此外六、七十年代‘香港扇王’陳耀邦所藏的數幀明清扇面,以及來自亞洲私人藏家多件明清書畫,均值得關注。 ![]() 明末清初畫家藍瑛遍摹宋元諸家,又得交董其昌等一代文人,遂能讀書好學,畫道兼取南北二宗之長,自成一家,終于崛起東南,為中國美術史添一異彩。董其昌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導‘南北宗’論,揚南抑北。藍瑛雖受董其昌的影響,卻擯棄門戶之見,兼收并用,此冊中數開皆可見宋人李唐筆意,以粗獷的墨筆勾勒石之輪廓,以側鋒橫擦的小斧劈皴皴擦石面,山巖凝重的質感。其中一開危崖高聳,又擬馬遠激浪之法,洶涌澎湃,而山石又取諸他家,既有職業畫家的行業氣,又有文人畫家的書卷氣。二者巧妙地融匯貫通。 在青綠設色上,是冊中既有遠襲李思訓、趙伯駒精工妍麗的大青綠,也有清新秀麗兼工帶寫的小青綠山水,更有自董其昌入手,而出機杼的沒骨重彩。此冊中《碧山紅樹》一開(上圖左上),在以石青和石綠大面積地傅染山體,以形成畫面的基本格局,紅樹妖嬈,而山腰白云,不用勾云或留白法,而是直接以白粉傅染,更顯飄逸靈動。裝飾性極強。可知其時,畫家已經在設色沒骨上自出機杼,形成了紅樹、青山、白云的固定元素,并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繪畫語言。此山水雙冊,為畫家風格成熟時,取法南北二宗,集大成之作。筆墨豐富、設色精妙、品相完好。極珍罕。 ![]() 道光元年(1821 年),許乃榖于仲冬聯同地方名士呼吁重建巢居閣,補梅六百樹,西湖孤山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藝文界聚會。許乃谷以《邁陂塘》一詞紀事首唱。祀典過后,又作《孤山補梅圖》。圖成后,自道光至民國,九十余名流俊彥題詠,得共計 140 篇詩、詞、文章,隱含著高手過招的意味,其中不少名篇,被后世引用、傳唱。除卻顯宦名儒曾燠、潘世恩、顧莼、翁同龢,‘后吳中七子’卷中可見其五;位列‘清詞三大家’的項繼章之墨跡僅見此處;閨秀作家如歸懋儀、潘定如、吳藻均有題詠。煌煌三十米巨卷,匯集道光間大量詩詞名家的書藝真跡,可謂星光熠熠。 此卷本為許氏家藏,后經人劫掠。因緣際會,被晚清收藏家高野侯所藏。高氏遍尋與許家有關的人物題跋,如夏敬觀、陳夔龍、張元濟等。抗日戰爭時期,此卷再次被賊人擄去,又割去畫幅,高野侯再斥巨金,才得以珠還合浦。此卷題跋人數之眾,內容之豐富,遞藏之清晰,皆屬罕見。具有重要的藝術和文獻價值。 中國嘉德香港 2019 春季拍賣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