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中國展區相關工作啟動發布會現場 4月11日上午,以“藝術與天才”為主題的“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中國展區媒體見面會在北京民生美術館舉辦。本屆“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主席雅格布·切羅納(Jacopo Celona)與展覽運營總監瓦倫蒂娜·皮烏瑪(Valentina Piuma)蒞臨發布會現場,就展覽舉辦期間的國際會議、展覽、表演、工作坊和講座等一系列活動做詳細介紹。 雅格布·切羅納與陳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新聞發布會上,“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組委會特別邀請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曉凌為雙年展主持相關學術論壇。“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和中國美術報網雙方達成協議,成為戰略合作伙伴。中國國家級專業美術媒體與國際主流美術平臺強強聯合,以促進構建各國藝術地深入交流與對話的新機制。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周旭君致辭 第十二屆“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主席雅格布·切羅納致辭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美術報》社長兼總編張曉凌致辭 展覽運營總監瓦倫蒂娜·皮烏瑪致辭 本屆“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中國展區策展人錢曉鳴致辭 (以上為發言順序) 作為一個自由、獨立、創新的國際當代藝術成果展示平臺,“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簡稱“雙年展”)多年來已經吸引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名藝術家參與其中。該雙年展創立于1997年,與“威尼斯雙年展”“羅馬四年展”并稱意大利“三大藝術展”。在歐洲各類藝術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名列全球最值得期待的八大雙年展之一。“雙年展”自創辦以來一直由意大利外交部、托斯卡納地區和佛羅倫薩省、市共同協辦。2001年,“雙年展”被聯合國評為“文明之間對話”活動中的官方合作者,其影響力逐年提升。 新聞發布會現場 今年,第十二屆“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即將啟幕,藝術的跨文化對話仍然是本次“雙年展”的主要原則之一。參展的藝術家們作為和平與交流的“使者”,以通過分享相關價值觀,并尊重各地藝術多樣性的方式,使“雙年展”成為一個跨文化和學科的國際活動。提及雙年展,不得不提到“威尼斯雙年展”,張曉凌表示,雖然“佛羅倫薩雙年展”較晚于“威尼斯雙年展”,但佛羅倫薩孕育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三杰”,是文藝復興的策源地,具有深厚美術歷史背景,因而并不會遜色于“威尼斯雙年展”。他還強調,當代藝術要擔當起人類的責任,建議中國藝術家的選擇一定要以原創性為主要標準,逐步找到中國藝術家的話語席。 雅格布·切羅納為錢曉鳴頒發聘書 今年的“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特別設置中國展區,并由美術評論家、策展人、中國雕塑學會副秘書長錢曉鳴擔任中國展區策展人。錢曉鳴在現場表示,會利用好這個平臺的歷史和現實優勢,真正做當代美術實踐的推動者。本屆雙年展中國展區以“復興歷史,著眼當下”來強調藝術的重要性和藝術家的社會角色,從而呼喚一個擁有可持續創造力的新未來。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周旭君也表示,作為民營美術館致力于推動中國當代藝術,希望努力成為中國的美第奇家族。 雅格布·切羅納向張譯丹頒發特邀證書 此次展覽的亮點之一,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藝術學博士后、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張譯丹特別受邀成為此次“雙年展”的參展藝術家。張譯丹近年來致力于構建中西方藝術的交流與對話,曾擔任“跨文化視野中的意大利當代藝術展”策展人,促進中意藝術家與美術理論家的深刻對話,參展由意大利美學家、哲學家吉奧喬·阿甘本(Giorgio Agamben)策展的“‘記憶之光’中意藝術家四人展”,在中意兩國產生較大影響力。作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長期的理論研究使張譯丹的繪畫成為西學啟蒙與傳統思潮相互激蕩的產物。張譯丹不僅確立了復興、重構青綠山水與工筆人物的目標,而且自如地掌握了中國畫創作的樞機。在她的山水畫里,頗有五代或者宋朝畫作的遺風,而其工筆人物又展現出她創造幻覺的能力,其作品可以在國際展事中充分彰顯中國藝術家的面貌與獨特魅力。 新聞發布會現場 “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涉及多種藝術形式。本屆“雙年展”中出現的藝術形式不乏素描和書法、繪畫、混合媒體、雕塑、陶瓷藝術,還有紡織和纖維藝術、珠寶藝術、攝影、數字藝術、視頻藝術、裝置藝術和表演藝術。 張曉凌回答記者問 據了解,每屆“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都會由不同國家的杰出學者、藝術史學家和評論家組成國際評審團,評審團成員將會選出“洛倫佐·伊爾馬尼格尼柯獎”——獲獎藝術家或是從展覽中選出,或是從一份最終入圍名單中選出。此外,對于藝術成就達到頂峰的個人,或者對文化作出重大貢獻的藝術機構將會授予“洛倫佐·伊爾馬格尼柯終身成就獎”。著名的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德裔波蘭藝術家伊格爾·米托拉吉都曾獲得此項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