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奇妙的不確定性”展覽在僑福當代美術館開展2019年4月14日,《奇妙的不確定性》展覽在僑福當代美術館開幕。展覽將聚集四十位來自歐洲、亞洲、非洲以及北美和南美的藝術家,共同探討當代繪畫領域的問題。《奇妙的不確定性》由僑福當代美術館藝術總監羅蘭·艾格策劃。其作為第二個主題展,與其它主題展覽構成一個系列,旨在探討當代藝術中具有可能性和真實性的敘事,反映出人類存在狀況中復雜的矛盾與對立,呈現智識方向和情感共鳴的迷人視角。
繼僑福當代美術館·新加坡舉辦的大型國際群展結束后,展覽《奇妙的不確定性》將來到僑福當代美術館·北京。《奇妙的不確定性》強調當代藝術中近期重新被挖掘出的重要敘事——尤其關乎今天的繪畫——從人類學的思考出發,聚焦于獨特的社會文化語境以及具體情境的意義。展覽基于關聯性和情境化的意義,創造了某種特別的思想空間,抑或是一種想象的維度,在其中觀眾面對著令人不安的不可能以及不確定之事物,遭遇那些充斥著隱晦、模糊和非理性的現象。這些并非僅僅是藝術性想象的結果,也是構成現實世界的一部分。它們來自日常生活中被遮蔽的地方。這些不確定性攪亂了我們當代現實的總體方向;這些現象反映出一個混亂不安、令人困惑的世界——它到處充滿了矛盾。 開幕式現場
展覽現場 充斥著黑暗、混沌和恐懼的領域是人類現實的一部分,而藝術家的角色恰恰是要對這些隱藏的力量予以揭示。藝術家透過自己的激烈想象,描繪出令人不安和引發動蕩的幾近不可能之事物,以折射并闡明有關人類存在的復雜經驗和特征。這些不確定性和不大可能之事物所擁有的強大力量,在使得觀眾的想象力得到解放的同時,還邀請觀眾以更為愉悅的姿態與藝術作品產生情感與智識上的互動。的確,這一觀點來自哲學家埃德蒙·柏克。柏克在一篇精彩的論文中首次探究了不確定性和“富有表現力之隱晦”所具有的美學力量:釋放想象力,創造似乎不大可能的形象和形式,建立起不同經驗領域之間的相互關聯。 展覽現場 兩百年后,本次展覽的參展藝術家之一丹尼斯·奧本海姆亦總結出與柏克相同的觀點:在不同思想系統和情感領域之間存在著未知的、不曾被想象的關聯,而在開啟這些關聯時,“內在隱晦”和“隱秘能量”則扮演著中心角色。奧本海姆還強調,不確定性所具有的解放力量,源自那不可言說、使人感到痛苦且又晦澀難解的創造力。當展覽中的敘事在向觀眾揭示隱晦的不確定性和不大可能之事物時,藝術家們也帶來了希望和透明的視角,強調自由想象的解放力量,引領觀眾展開了一段旅程:透過人類存在經驗的多面性,我們看到了一個極其復雜且搖曳不定,但同時又引人入勝且富有詩意的宇宙。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另外,在展覽開幕當天,還舉辦了一場名為:“繪畫之內在:穿越歷史的繪畫”的講座,由策展人羅蘭·艾格、藝術家朱·克拉捷、賈尼·德西、王魯炎擔任嘉賓,就展覽所探討的繪畫的問題進行了深度對談。 據悉,展覽將持續展出至10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