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涼燈:那塊田里長出來的畫” 黃于綱個展開幕展覽信息 涼燈:那塊田里長出來的畫——黃于綱個展 時間 2019年4月30日-6月2日 地點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一層展廳 青年藝術家黃于綱個展“涼燈:那塊田里長出來的畫”于2019年4月30日上午十點半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是北京民生“青年藝術家系列”最新成果,圍繞黃于綱多年來在涼燈苗寨的生活和藝術創作展開。展覽由中國民生銀行、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北京大學“中國現代藝術檔案”共同主辦,并由北京民生文化藝術基金會、湖南中南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贊助支持。 策展人朱青生為媒體和觀眾導覽 開幕對談現場,中國民生銀行辦公室主任助理劉震子對此次展覽高度評價。他表示藝術家黃于綱從2003年發現“涼燈村”并開始在那里生活和創作,而民生銀行也是從2003年開始系統從事公益扶貧工作。民生銀行16年的扶貧經歷告訴我們,中國有8000萬人掙扎在貧困線以下,他們的生活經驗對于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來說是無法感受的。民生銀行響應中央號召投入到扶貧這項偉大的事業中,黃于綱用藝術的方式記錄邊緣地區的生活,由民生銀行運營的北京民生今天舉辦“涼燈”展因此具有重要的意義。他同時希望社會公眾都來觀看這個展覽,看一看從稻田里生長出來的藝術品,關注中國當下正在發生的公益扶貧事業。 展覽現場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周旭君在對談現場表示,“涼燈”展是現代主義繪畫當代性轉型的一個實驗項目,也是北京民生“青年藝術家”系列中在今年唯一的展覽。藝術家黃于綱是中央美院培養出來的優秀學生,但是畢業以后毅然扎根于湘西這片土地,用15年時間深度介入涼燈人的生活,用有體溫的藝術去表達涼燈人和他們賴依生存的那片土地。這種深度介入的方式不是簡單的采風或考察,而是真正與土地融合到一起。展覽非常符合北京民生美術館的定位與方向,也與民生銀行“與民共生”宗旨理念相應合。周旭君同時認為,“涼燈”展的策展及呈現史無前例,使得展覽本身也成為一件很實驗的作品。北京民生未來將繼續保持學術的開放性,讓這里成為各種類型的中國當代藝術呈現的舞臺,在相互碰撞交流中推動中國當代藝術前行。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策展人朱青生介紹了展覽的整個策劃和落地的過程。朱青生表示,在策劃這個展覽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問題意識”,就是“現實主義”和“寫實”在當下中國藝術的價值。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100年前這場風起云涌的運動引起了中國藝術界革命,標志便是對以寫實為代表的西方學院藝術的引進。追根朔源,中央美院院便是這場革命所帶來的系統性成果,黃于綱作為中央美院的畢業生,其畢業后在涼燈村的創作仍然是處在這個系統之中的。在今天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媒體時代,實驗藝術等新事物層出不窮的情況下,黃于綱堅持用“現實主義”的方法交出了一份深沉的答卷,用一筆一筆的畫表現出人在面對生活苦難時的尊嚴和努力。朱青生同時認為,今天的美術館除了保存、教育、研究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實驗”。北京民生現代舉辦“涼燈”展覽,在展覽呈現方面運用了很多“實驗”手法,真正體現了一個當代美術館的學術價值。 嘉賓合影 藝術家黃于綱在開幕對談現場分享了他的生活經驗和創作歷程。黃于綱認為偉大的藝術家是對時代有所呼喊的,而繪畫藝術則能夠帶來人性的高貴和尊嚴。黃于綱表示在涼燈的日子過得很踏實,在種菜、寫日記等生活過程中慢慢的探索著自己的藝術創作,因此要特別感謝涼燈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生長的人民,讓他健康的成長,用真誠而閃亮的態度面對生活和藝術。 活動現場 燈是湘西鳳凰縣下的一個苗族村落。自2003年起,黃于綱在這里長期生活和創作了十余年,既是一個外來的觀察者和表達者,又是一個本地的居住者。他通過自己的畫筆,記錄著涼燈村的自然和生存環境,以及村民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以藝術家的身份敘述著他對涼燈的情感、記憶和經驗。 此次展覽策展人朱青生對談發言 本次展覽圍繞“(涼燈)那塊稻田上生長出來的繪畫”這一主題,通過展現黃于綱的近百件油畫、水墨作品和手稿、裝置,結合影像與新媒體的呈現方式,在樸實簡素的實物、稻田和精心裝裱的畫作之間形成既對立、又相互勾連的關系,構建和營造一個多重媒介與感官交織的“涼燈”現場。 北京大學“中國現代藝術檔案”工作組、本次展覽執行策展人王婧思主持對談 在這次展覽中,涼燈的一塊稻田被“移植”運送到美術館空間內,鋪滿展廳地面——這塊田既是涼燈人生活的依賴,也是黃于綱繪畫的依據;在展覽結束后這塊田還會被送回原地。而在被移走的稻田周圍,將用圍擋圍起,上面噴繪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建筑立面圖,并在附近架設攝像裝置,把涼燈當地的實景和日常情況實時接入展廳。如此一來,北京和湘西、城市與鄉村原本看似截然不同的空間,經由這次展覽發生了一次置換,相互交織和聯系在一起。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周旭君對談發言 與此同時,展覽試圖挖掘和展現繪畫的表現對象與畫作本身之間的張力,細致探討黃于綱的繪畫價值及其在新媒體時代所呈現的不可被機械攝制所替代的“畫性”,以及當代藝術在社會關懷中所呈現的當代性和藝術性究竟何為。 藝術家黃于綱對談發言 通過從個人的生活真實與個體的生命經驗切入,本次展覽本身也將成為一個“作品”,一個還原的涼燈當地生存狀態與生活日常的現場,一次審美現代性的個案。此次展覽將延續至2019年6月2日,免費對外開放。 中國民生銀行辦公室主任助理劉震子對談發言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