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國事城圖》廖真武鴻幅巨制登陸濟南市美術館2019年5月1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民國事城圖》廖真武巨幅作品全國美術館巡展”首站在濟南市美術館展出(開幕式于2019年5月5日下午14:30分舉行)。展覽由著名批評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夏可君先生擔綱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張元先生擔任學術主持,展出了廖真武先生歷時8年創作的鴻幅巨制及《民人傳》《車輿記》繪畫系列共計五十余件作品。展出作品為我們描繪了五四運動這一倡導“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運動發生時期的人文歷史、交通工具的變遷及救亡圖存的愛國精英和涌現出的一批歷史名人及國學大師,旨在引導廣大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激勵下,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廖真武,一個來自四川,在北京生活十多年的藝術家,從2011年開始立志起勢,歷時八載,數易其稿,繪出指向1900 -1930年那個年代的代表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四川-廣州等地),高4米長達30米的鴻篇巨制。在策展人夏可君看來,“這是廖真武一個人的史詩,一個人的歷史記憶,一個人的圖像學還原,一個人的繪畫雄心。”《民國事城圖》以上世紀20世紀初到30年代中國民國時期的歷史為背景,透過廖真武筆下的建筑、人文、交通工具和人物,時代變遷的痕跡躍然紙上。從江南水鄉到中原風光,廖真武將徽式建筑、蘇式園林與西南小鎮的城市風貌融合于畫面中,再將中國最傳統的人力抬轎、人力三輪車、馬車、轎車、蒸汽火車以相對應的時間點穿插其中,演繹了民國時期整個階段的歷史人文發展過程。 山東藝術學院院長王力克致辭 在廖真武之前的繪畫系列展覽中,從“見證的歷程”到“時代標簽”,直到“歲月留痕”,就已經可以看出藝術家對于歷史記憶與時代變化的獨特敏感。透過藝術家的筆觸,我們仿佛穿越時空,小農經濟解體、工廠取代作坊、洋房取代瓦房……一段壯麗的時代變遷浪潮就這樣展現在眼前。交通工具的更迭,人物風貌的變遷,建筑風格的改變,每一個細微處都映射著時代變遷的浪潮,它深深地烙下了人們對這個時代的特殊記憶。在繪畫語言上,廖真武綜合運用抽象的筆觸、情緒的表現與具象的描繪各種手法,努力營造著一種看似斑駁的歷史畫卷,卻又非超現實的還原,而是具有一種水墨畫的色感以及一種歷史回眸目光的灼熱。 中國批評家學會秘書長楊衛致辭 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岳海濤致辭 藝術家廖真武致答謝辭 夏可君主持開幕式 廖真武向濟南市美術館捐贈作品,濟南市美術館書記劉玉亮(右)接收作品,并頒發證書 濟南市美術館副館長張輝(左)與上海喜瑪拉美術館副館長杜曦云交接 開幕式嘉賓合影 學術研討會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百年五四,風云激蕩。歷史的滾滾車輪在這片大地隆隆碾過,中國人對于“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追求卻是前赴后繼、百年不渝的。歷史也從來不是枯燥無味的,它始終帶著溫度守候在那里,等待著有心人去感知。今天,廖真武用自己的畫筆記錄著那個時代的變遷,用藝術的溫度去感知民國事與城。 本次展覽展期至5月17日。 廖真武部分作品欣賞: 民國事城圖-400cm×3000cm 2011-2019 作品局部 民國事城圖 局部 民國事城圖 局部 民國事城圖 局部 民國事城圖 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