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直覺與情緒”厐均的油畫藝術11月7日下午14點,上海寶龍美術館榮幸的邀請到“有油畫界齊白石”之稱的厐均先生于美術館舉辦《“直覺與情緒”厐均的油畫藝術》講座,和熱愛藝術的觀眾近距離的接觸分享他關于自己七十余年的油畫藝術創(chuàng)作之路。本次講座由上海寶龍美術館主辦,并得到了北京畫院,今日美術館出版 中心,雅昌藝術中心的支持。 厐均先生的作品,融匯了中西方的藝術思維。將中國文人畫中的寄情于景且蘊含精神性的東方哲學轉入西方油畫世界,保留油畫的濃稠特性,厐均先生的筆觸技法并非一般的涂抹式油彩,而是以律動的線條,跳動的節(jié)奏,貫穿整幅作品。透過厚實的筆觸、細膩變化的灰調子,融匯水墨畫中的溫潤,含蓄的留白意想,開拓另一個對于人生、對于自然的體悟,流穿在奔放濃烈的線條之中,賦予厐均筆下世界另一個流動的灰色詩意。 藝術家 厐均 有“油畫界的齊白石”之稱的厐均,十分擅于利用灰色調表達油畫獨有的意境,喜愛古典音樂的他,常常以音樂的旋律及節(jié)奏引領作畫的筆觸。而今已過耄耋之年,厐均依舊享受自己畫畫的過程,并坦言不想留遺憾“在還活著的時候,我想畫的畫,就一定要去畫”。 《“直覺與情緒”厐均的油畫藝術》講座 油畫家厐均先生,江蘇常熟人,1936年生于上海。其父厐薰琹為留學法國巴黎的油畫家,返國后于上海組織現(xiàn)代油畫藝術團體──決瀾社;是推動中國現(xiàn)代藝術發(fā)展的重要人物。其母丘堤曾負笈東京學習油畫,為中國第一代的女油畫家。厐均先生本人1949年考入杭州藝專(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師承林風眠、潘天壽、黃賓虹、倪貽德、顏文樑等,1952年轉學北京中央美術學院,1954年畢業(yè)。師承徐悲鴻、吳作人等前輩,引領他踏入專業(yè)創(chuàng)作的領域,并開辟自我獨特的藝術創(chuàng)作風格道路。至今創(chuàng)作已經超過70余年。 厐均 2019 直覺與情緒-馬勒的啟示 250x1600cm(局部) 厐均先生1980年移居香港,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浸會學院。1987年移居臺灣,任教于臺灣藝術大學,至到2007年退休。 從1988年起在臺北創(chuàng)辦安康畫室至今三十余年。授課學生達到七千余人。 2019 直覺與情緒-馬勒的啟示 ,北京東億美術館現(xiàn)場 2019年7月學術論著《厐均論油畫技法與創(chuàng)新》在厐均先生與策劃團隊歷時3年投入大量精力和收集打磨成書并出版。希望更多年輕讀者關注中國油畫的發(fā)展,關注民族文化的傳承。該著作收錄厐均先生從1980年代末到2019年,近20萬的文字書稿。包含厐均先生對油畫理論研究,長期教學經驗的總結,以及多年的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的體驗與分享。并收錄了厐均先生1962年至2018年的重要油畫作品,包括不同題材的170余幅油畫作品和17幅素描速寫作品。希望給讀者完整呈現(xiàn)厐均先生創(chuàng)作過程的思路和線索。這本書也是第一次對厐均先生不同時期作品的一個全面精簡匯集。 厐均 巴黎的冬天 2019 油彩畫布 97x130.3cm 厐均 快樂的門牌二號 2018 油彩畫布 72.7x60.6cm 厐均 快樂的門牌一號 2019 油彩畫布 72.7x60.6cm 厐均著作新書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