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街串象——2020深圳(鹽田)青年藝術周當代藝術展藝術家|Artists:堅果兄弟、啾小組、黎薇、李燎、覃小詩、譚荔潔、徐振邦、徐子薇、葉文、鐘樂星、趙一淺 策展人| Curator: 郭赟 開幕時間|Opening:2020.12.4 16:00 展覽時間|Exhibition Dates:2019.12.4 - 12.10 地點:深圳市鹽田區大梅沙美術館 由青年策展人郭赟策劃的“走街串象——2020深圳(鹽田)青年藝術周當代藝術展”將于2020年12月4日在大梅沙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深圳市鹽田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深圳市青年美術家協會主辦,深圳市新畫網藝術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展覽作為第六屆深圳(鹽田)青年藝術周的重要板塊,將邀請十三位青年藝術家呈現他們的多元創作。 啾小組 好事自然來 2019 玻璃鋼、鐵、水泥、硅膠、水、水泵 190×72×72cm 當代藝術日趨多元化發展,在此語境中所呈現的不同形態表象上形式與內容的迥異,實際反映了不同群體在深層世界觀、藝術觀及價值理念上的巨大差異。在新一代青年藝術家群體中,形式表達更加自由,內容選擇則更加趨向于觀照與自身存在語境相關的周圍社會環境及泛文化現象,并且從精神上放棄了對形而上概念的執念。這個群體所衍生出來的新藝術生態,無疑指向了未來藝術的某種可能性,而這種新藝術生態的生成過程則值得探討。 覃小詩 好了 2020 膠片燈箱 44.5× 60× 14cm 覃小詩 試試Ta 2020 膠片燈箱 44.5× 60× 14cm. 譚荔潔 桂圓路13號 2020 影像裝置(彩色亞克力、藝術微噴)100×42cm (圖為效果圖) 城市街巷是生存環境,是文化語境,無疑也是藝術創作與生態生發的土壤,“走街串象”探討的即是后現代之后城市中新一代青年藝術家的精神源頭。信息革命之后,高度發展的信息時代城市生活方式成為了主流文化,其背后隱藏著生產關系的變化以及顛覆性的新價值觀生成。八零之后的新一代藝術家正在接管未來,而他們從出生到成長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語境與上一代藝術家截然不同。他們處于一個社會急速變遷的時代,受教于傳統藝術教育,或者海外留學歸來,但莫不“閱盡繁華,學貫中西“,殊途同歸,他們的作品中既帶有顯著的區域文化基因,又率性地選擇了非典型的表達方式,這無疑是一種無意識的理性表達。“走街串巷”即是對生存環境及文化語境的感知與反觀過程。或許八零之后的藝術家對時代的巨變無法產生厚重的歷史情感,但當代史即歷史,當代即是真實的現實。無論如何,新一代藝術家群體選擇了一條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語言構建方式,這本身就是對于存在狀況的從自我出發的反觀與解縛。至于是否陷入另一種群體無意識,則需要叩問其價值屬性,存在本身即是價值的最終歸屬,如海德格爾在《林中路》云:林中多歧路,殊途而同歸!某種意義上而言,當代藝術探討的正是作為存在意義上的人的歸宿。 徐子薇 我的身體,略微大于整個宇宙 2016 綜合材料(鏡子、玻璃、亞克力、led) 100× 100cm 葉文 S城紀事——季風 七 2019 金屬、木 40×40×130cm×3 趙一淺 LIGHT 2019 霓虹燈,180x75 cm 鐘樂星 推拿圖20190211 布面油畫 2019 50× 60cm 黎薇 在嗎? 2020 霓虹燈 尺寸可變 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觀念的表達與情感的傳遞,重要的是情感背后的譜系與脈絡,重要的是新藝術形態的發生過程。走街串象,即是尋找與印證新價值體系與文化架構方式的過程!本次展覽所邀請的十三位藝術家分別生活于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活躍于國內外重要藝術圈層,具有廣泛的藝術及社會影響力,他們的作品是藝術家對于藝術、個體與社會的不同理解,既具有表象上的典型性,又是非典型性藝術形態。如果說當代藝術指向的是未來,那么藝術家及作品之存在即是鏈接著當代與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