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观看一级一片-免费观看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一级毛片-免费观看全黄做爰的视频-91在线播放视频-91伊人

首頁 >> 資訊 >>資訊 >> 心靈的對應——李婧的作品
綜合
更多
详细内容

心靈的對應——李婧的作品

文/易英

  我看過李婧作畫,有點不可思議。我們都在寫生,面對如畫的風景。李婧也在寫生,但不是畫畫,而是在“做材料”。她很認真地在一塊小畫板上不規則地貼著紙片,刷著顏色,顏色涂滿了貼著紙片的畫板。然后把紙片撕掉,紙片的間隔處留下剛才的顏色,然后又粘上紙片,換一種顏色再來一遍。在“制作”的過程中,她總是抬頭看一看風景,也不知她看的什么,低下頭來還作原來的事情。最后完成的作品,肯定不是寫生,因為沒有任何具象的痕跡,有的只是色塊的組合,顏色極其響亮。一般的情況下,她使用白色的底子,高純度的顏色更加突出,有時她也做一個灰色的底子,上面再用一些中性的顏色,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如果那天是下雨,或者是很低沉的天氣,她就會多一些的灰色,當然,如果是陽光下,顏色自然就明亮許多。

  看起來這是個簡單的道理,抽象藝術的色彩構成總是有自然的出處,總是客觀對象的抽象反映。事實上,情況并不是這么簡單,一個抽象的元素并不能對應一個具體的形象,抽象藝術的本質在于(形式)構成和(自我)表現,而不是具象的聯想。如果我們是寫實的,那我們的寫生總是要和對象一致,要有基本的形似。但一個抽象藝術家在面對自然的時候,即使她是很真誠地面對自然,我們也無法判斷,自然會被她怎樣地抽象。李婧更多的作品還不是來自自然的抽象,而是從形式到形式,這個“形式”可以理解為形狀、圖形或色塊。對于自然的抽象來說,形式的構成來自物象的抽象化,抽象的過程即體驗自然的過程。體驗不是對自然的復制,而是體驗主體的精神活動,她要抓住的是這種精神活動呈現出來的物質現象,她稱之為“痕跡”。我們的作畫,無論是想象的、隨意的或是寫生的,都是無數“痕跡”的組合和堆砌,有些是刻意的筆觸或線條,有些是無意的偶然的碰撞,但我們無法知道,選擇什么樣的偶然的“痕跡”作為抽象擴展的基礎。同樣,“調色板”也是這個道理,雖然調色板的痕跡比一般作畫的痕跡要復雜得多。如果我們覺得調色板作為一個畫面非常好看,那純粹是那個無意識的畫面與我們聯想到的某件作品的偶然相遇。實際上,偶然的筆痕與調色板的痕跡是大不相同的,雖然它們都是偶然的,筆痕產生于偶然的瞬間,調色板則是無數偶然的積累。李婧看到了這一點,“這些偶然的痕跡沒有任何主觀能動性,它們層層覆蓋,形成了眼前的面貌,痕跡是時間的表現形式。”問題在于,是痕跡積累的最終效果還是積累過程的某一個層次,最終作用于李婧的抽象構成。這就有一個選擇的問題,她是根據什么樣的條件以這些痕跡作為她的抽象構成的基礎。痕跡產生于偶然,選擇就是刻意與理性嗎?其實也不是,仍然是偶然的或無意識的。

  在偶然的選擇的背后,還有一個預成圖式。預成圖式是一個心理結構或圖式,它不受意識所支配,由集體無意識和被遺忘的記憶所構成,當你在構造一個圖像或形象時,預成圖式會先天地決定你的構成方式。正如心理學的“情結”一樣,一種無意識的糾結,作用于行為和思考,而偏離理性的軌道。如果是具象的藝術,預成圖式會在心理上預先決定你的圖像樣式,有創造力的藝術家,總是要突破這種定勢,創造出自己所預定的形象。但是,預成圖式還有另外的意義,那就是預成圖式的構成是和人的本質及自我相聯系,集體無意識和被遺忘的記憶總是融入自我,當人在行為或思考的時候,潛在的自我就會就會以各種方式不自覺地顯現出來。這種顯現有可能反映了人的本質,也有可能干擾理性的設定。如果是作為藝術創造的活動,那就是預成圖式的作用,圖像心理的定勢可能使圖像的創造在固化的模式中,也可能使集體無意識的文化構成的心理圖式突破理性的屏障,表現自我的實質。

  由此,我們來看李婧的作品,特別是她的“痕跡”。波洛克說過,形式有它自己的生命,藝術家只要行動,有生命力的形式就會在行動的過程中顯現出來。這很像是說的李婧的藝術,不論是寫生的對象,或調色板上的痕跡,或計算機的代碼,都不是她再現的模仿的對象,她是在尋找心靈的對應。可以假定,她并不知道心理的圖式是怎樣的,那是在無意識的深處,只有通過外在的行為,設計與作畫,使它顯現為具體的形式,這個過程就是無意識的偶遇與選擇。“痕跡”首先是外在于主體的,但卻是引發構成的動機,痕跡本身不會成為構成的目的。痕跡是展開想象與創造的原點,從這個原點出發,身體隨意地運動,痕跡也在“運動”,痕跡不斷地擴展、變化和延續,自我的無意識的顯現。關鍵在于停頓,也就是偶然的碰撞,無意識的顯現與美的規律不期而遇,也就形成了李婧那樣的畫面。有表現的,有構成的,有恣意的線條,也有沉穩的抽象,有的色彩像大眾文化的經驗,有的顏色又似抒情的牧歌。

  李婧的這種抽象藝術的創作方法,可以稱為“心靈的對應”。心靈、靈感、感悟,都是藝術創作的感性現象,李婧的不同就在于她不是一蹴而就地靈感顯現,而是選擇和漫游,直到無意識深處的自我真實地顯現在形式上,才實現了心靈的對應。當然,每一次選擇和偶遇并不都是“無縫對接”,它只是心靈或自我的某一角落,但這也足夠了,自我的心理圖式的構成本來就是復雜而豐富的,李婧做到的就是在多種條件下,運用多種手段,在某一方面實現成功的對接。因此,她的作品總是新鮮的、充滿生氣的。

  原載于《世界美術》2020年第4期

  易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婧,1990年出生于大連,現工作生活于北京。2013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獲學士學位。2016年在法國南特美術學院學習。2017年在法國阿維尼翁藝術學院學習。201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獲碩士學位。2019年至今博士在讀。

  

  圖1、《痕跡的肖像VIII》,2016,布上丙烯,61cm x 50cm

  

  圖2、《馬賽香皂》系列1 布面丙烯 97 x 130cm 2017

  

  圖3、《無題》,2017,布上丙烯,30cm x 20cm

  

  圖4、《無題》,2017,布上丙烯,92cm x 73cm

  

  圖5、《調色板I》,2016,布上丙烯,22cm x 16cm

  

  圖6、《調色板V》,2017,布上丙烯,146cm x 114cm

  

  圖7、展覽現場,2018


seo se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璐莹| 烽火流金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 风间由美的作品| 老江湖| 完美的邻居| 高允贞| 内蒙古电视台节目表| cctv五+频道在线直播节目单| 《诱惑》电影| 快乐到家| 彭丹三级正版1996| 许戈辉个人资料简介| 花有重开日电影| 蒂塔万提斯全集免费观看| 新版731部队电影免费| 李乃文朱媛媛电视剧| 田村亮| 五年级下册谐音小故事| 地球球花 电影| 都市频道节目表今天|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超级飞侠 第四季 动漫| 感恩节电影恐怖片| 中国未来会黑人化吗| 风云雄霸天下| 生化危机启示录2| 漂亮女孩 电视剧| 自拍成人|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免费观看| 好好说再见| 黛博拉·安沃尔| 乱世佳人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 安静书素材可打印| 男上女下动态视频| 约翰尼·西蒙斯| 电影白上之黑| 情人意大利| 电视剧杀狼花| 电影《东莞往事》在线观看免费| 小数乘小数计算100道题| 高登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