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弘歷的世界”特展4月登陸北京,私人珍藏最大宗乾隆御稿將面世4月14日,“弘歷的世界——乾隆御制詩文稿、蘭亭圖帖緙絲卷暨重要宮廷藝術特展”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辦,宣布將于4月-5月舉辦全國巡回特展,先后亮相北京、上海、深圳。此次特展由保利藝術研究院、保利藝術博物館主辦,北京保利拍賣承辦,云杪文化協辦,北京首展將于4月23日-5月10日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行。 發布會現場展示部分《乾隆御制詩文稿》 出席發布會的嘉賓有:此次特展的策展人、北京保利拍賣中國古董珍玩藝術總監李移舟,北京保利拍賣中國古董珍玩高級業務經理宮諍,以及在藝科技及云杪文化創始人謝曉冬。 本次特展以首現的私人珍藏最大宗《乾隆御制詩文稿》和“緙絲之王”乾隆時期《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兩組重磅展品為軸線,涵蓋璽印、書法、緙絲、瓷器、玉器、文房硯墨、宗教法器與工藝陳設等諸多品類,百余件宮廷藝術珍品,全面呈現乾隆宮廷藝術的成就,還原弘歷“十全老人”的帝王理想,并以此探析乾隆對18世紀的盛清及后世的深刻影響。 發布會現場展示乾隆玉璽 此次特展策展人、北京保利拍賣中國古董珍玩藝術總監李移舟 北京保利拍賣中國古董珍玩高級業務經理宮諍 在藝科技及云杪文化創始人謝曉冬 發布會現場展示乾隆時期《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 現場以南宋嘉熙二年三月初三制作的《“秋濤”仲尼式琴》演奏琴曲《修禊吟》 私人珍藏最大宗《乾隆御制詩文稿》首現 清宮檔案再添重磅史料遺珍 上個世紀初,出現了一宗中國宮廷檔案史上最重大的發現,“內閣大庫”檔案。這是皇家檔案的代表性收藏。而作為帝王的私人行為,尤其是御制詩文書稿,無論其品級或是價值,均可比肩于內閣大庫檔案。清宮內閣大庫檔案,主要為行政類檔案,內容涉及行政指令,官員相互往來和皇帝的批復等。宣統元年,曾有部分清宮內閣大庫檔案不慎散佚民間,該事件引發20世紀初學界震動,將其與同期發現的“殷墟甲骨”“敦煌經卷”“戰國秦漢竹簡”譽為“四大學術發現”。 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祝壽頌詞冊頁,即《皇太后八旬萬壽鴻稱積慶頌并序》 乾隆御制詩文稿秘藏于紫禁城內,為乾隆親筆書寫。2014年,北京故宮庫房曾發現兩個雕漆大箱,其中有兩萬八千多頁乾隆御制詩文稿,目前,故宮博物院所藏乾隆硃筆和墨筆御稿共有五萬多頁。 乾隆御筆詩文稿的意義和清宮內閣大庫檔案一脈相承,珍貴而稀缺的御制詩文稿,有如下特點:首先,御制詩文稿是乾隆本人創作并書寫,是乾隆皇帝高深文學素養和書法功底的集中體現;其次,是乾隆在位執政期間,個人思想與精神世界的珍貴呈現,折射出乾隆皇帝的內心世界;第三,乾隆御制詩文稿是清宮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清宮檔案乃至故宮學的重要歷史文獻。因此這些史料也成為很珍貴的信史見證物,也正是基于此奠定了乾隆盛世。 乾隆御制詩《阿桂奏報荊州被水緣窖金洲漲沙激水之故詩以志愧》墨稿硃批 發布會現場,據此次特展策展人李移舟介紹:“本次展出的《乾隆御制詩文稿》,包括六十四紙和一本《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祝壽頌詞冊頁》,具有重要的清宮檔案文獻史料價值。特別是這本祝壽頌詞冊頁,是乾隆以‘孝’治天下的一種見證。”乾隆一生留下四萬余首御制詩和千余篇御制文,對于這些作品不應僅僅停留于藝文研究的層面,更重要的是他通過御制詩文創作,還建構起一套治國的文化準則。 乾隆御制文《八徵耄念》系列硃稿及墨稿硃批 這是北京故宮博物院以外、首現的私人珍藏最大宗“乾隆御制詩文稿”,皆為乾隆晚年(60歲-80余歲)所作,從中可以洞悉乾隆皇帝的詩文理想與家國理念。“敬天法祖,勤政愛民”是清朝帝王的治國綱領,乾隆作為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最久的帝王,恪守一生,晚年尤甚。其中的四組御稿尤為珍貴:其一,御制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隆從《周易》的“天行健”出發,認為只有杜絕私欲、克己復禮,才能在耄耋之年確保“金甌永固”運轉不息,折射了耄耋老人的“敬天”之意;其二,行書御制詩《阿桂奏報荊州被水緣窖金洲漲沙激水之故詩以志愧》,是乾隆治理荊州水災后感發之詩,展現了古稀天子的“愛民”之心;其三,御制文《八徵耄念》系列,從儒家經典《尚書》中汲“八徵”之法為治國之道,展示了一代帝王的“勤政”之志。這些詩文,既是乾隆的“自勉獨白”,亦是向天下塑造“圣王”形象之舉。其四,還收錄有為十七件繪畫所作的二十首御制題畫詩,部分畫作著錄于《石渠寶笈》,這些題畫詩將為故宮書畫研究有所補益。 乾隆御制文《八徵耄念》系列硃稿及墨稿硃批 具體來說,這組《乾隆御制詩文稿》的價值還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其一,清宮檔案史料價值:這批文獻全部收錄于《四庫全書》,既是第一手的清宮檔案實物,也是考察清宮檔案整理形成過程的重要史料。通過乾隆御制詩文稿,將《四庫全書》《陳設檔》《造辦處檔》《西清古鑒》《石渠寶笈》等清宮檔案串成一條線,讓詩文稿與清宮檔案、題畫或銘刻有機結合。 乾隆御制文器物賞析端石硯銘系列之硃稿及墨稿 其二,文體題材最豐富:這批詩文稿涵蓋了經筵御論、頌、記、贊、硯銘等多種文體;題材甚為全面,包括讀書評史、時政紀事、景物寄情、器物賞析、書畫題詠,是考察乾隆推崇的藝文標準、進而塑造宮廷文化的上乘史料。 前:乾隆御制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硃稿及墨稿硃批;后: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祝壽頌詞冊頁 其三,完整再現詩文稿成文過程:這是目前所見能夠完整再現乾隆硃稿-墨稿硃批-墨稿成文全過程的一批詩文稿,展現了乾隆思想成型的全過程。 17米孤本巨帙“緙絲之王”再現 “蘭亭”主題集大成之作 乾隆時期《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被譽為“緙絲之王”,全卷長約1715厘米,寬約32厘米,共60個人物、9162字,是乾隆帝一生浩瀚“蘭亭文化工程”的巔峰之作,也是中國歷史上“蘭亭”主題的集大成之作。 乾隆時期《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 乾隆一生對“蘭亭”文化的推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從69歲刻制“蘭亭八柱”到70歲“補刻蘭亭圖端石”,再到85歲左右織造完成本卷“蘭亭圖帖緙絲卷”,包括一生創作的10首“蘭亭”御制詩——乾隆建立了一項龐大的“蘭亭文化工程”。背后深層原因是:清代統治者只有在漢族文人圈層建立高層的文化認同,才能真正獲得道統的認同,而傳承1400余年的“蘭亭”文化成為關鍵樞紐。 乾隆時期《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全絲卷》收錄的米芾跋 乾隆時期《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收錄的《定武本蘭亭》 乾隆時期《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收錄的《仿李公麟流觴圖》(局部) 其三,《石渠寶笈》三編著錄,皇室珍藏傳承有序,是《石渠寶笈》著錄緙絲品類中的“皇冠上的明珠”。該卷一直秘藏于紫禁城建福宮延春閣,直至1922年,溥儀以賞賜的名義,流出故宮。大約半年之后,建福宮花園大火,所幸《蘭亭圖帖緙絲卷》因此躲過一劫,遂成傳奇至寶。 乾隆時期《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收錄的《仿李公麟流觴圖》(局部)之二 乾隆時期《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收錄的 宋高宗御札(局部) 百余件乾隆宮廷藝術珍品集結 系列文化活動,重訪盛清文明 此次即將展出的百余件乾隆宮廷藝術珍品,涵蓋了璽印、書法、緙絲、瓷器、玉器、文房硯墨、宗教法器與工藝陳設等諸多品類。 璽印,在中國歷史上是權力的象征,天子御璽代表“皇權天授”。乾隆一生尤為重視璽印制作,此次共展出乾隆天子寶璽十余方,完整跨越了乾隆從登極之初、到古稀之年、再到耄耋之年,終成太上皇帝的60年歷史。一方方寶璽如同乾隆皇帝的里程碑,代表著他在不同階段對皇權的思考和理解,勾勒出“十全老人”的深厚學養和帝王之道。 清乾隆壽山芙蓉蒼龍教子鈕“古希天子之寶”(局部) 清乾隆壽山芙蓉蒼龍教子鈕“古希天子之寶” 清乾隆壽山芙蓉蒼龍教子鈕“古希天子之寶” 清乾隆壽山芙蓉蒼龍教子鈕“古希天子之寶” 清乾隆御制銅點金異獸鈕“乾隆御覽之寶”寶璽 清乾隆御制銅點金異獸鈕“乾隆御覽之寶“寶璽印文 有四件(組)乾隆寶璽尤為值得關注:其一,銅點金異獸鈕“乾隆御覽之寶”,此印制于乾隆三年,代表著年輕弘歷的古雅品味,亦是乾隆一生最為重要的書畫鑒藏印。其二,壽山芙蓉蒼龍教子鈕“古希天子之寶”,此印是乾隆七十大壽時所制,以勉勵自己不可怠政,是其恪守“勤政”祖訓的見證。其三,清乾隆御寶交龍鈕白玉璽(二方)“八徵耄念之寶”“五福五代堂八徵耄念寶”,此組為乾隆慶賀八十大壽所制,折射出耄耋老人的“勤政”之志。其四,御制白玉雙龍鈕寶璽“太上皇帝之寶”,記載著他執政六十年后,完成禪位的夙愿。 玉器品類有清乾隆和闐青玉填金王獻之《中秋帖》暨《洛神賦十三行》插屏。王獻之《中秋帖》原為“三希堂”所藏,后被乾隆帝刻于和闐青玉之上,可視為乾隆希望子孫永保“二王”書脈正宗的愿望,也可視為另一“蘭亭”文化佳作。 清乾隆碧玉“御制五福五代堂記”臺屏 清乾隆和闐青玉填金王獻之《中秋帖》暨《洛神賦十三行》插屏 清乾隆和闐青玉填金王獻之《中秋帖》暨《洛神賦十三行》插屏 瓷器品類有清乾隆仿古銅釉彩描金浮雕“夔龍拱福”雙螭耳瓶、清乾隆釉里紅九龍鬧海圖抱月瓶、御題明皇試馬圖瓷板、清乾隆洋彩軋道描金松石綠地開光御制詩“惠山煮泉觀卷圖”茶壺等諸多精彩佳作出陳。宗教類,有清乾隆銅鎏金六世班禪坐像,體量巨大。另外,還有多件文房硯墨、宗教法器、工藝陳設珍品,如極具古雅品味的清乾隆紫檀三鑲古玉錯金銀御題詩如意、明初乾隆御賞“頭等十六號”月露知音琴等。 清乾隆紫檀三鑲古玉錯金銀御題詩如意 清乾隆仿古銅釉彩描金浮雕“夔龍拱福”雙螭耳瓶 清乾隆洋彩軋道描金松石綠地開光御制詩“惠山煮泉觀卷圖”茶壺 大清乾隆年制”款 清乾隆洋彩軋道描金松石綠地開光御制詩“惠山煮泉觀卷圖”茶壺 清乾隆松綠地粉彩加金御題詩“韓幹明皇試馬圖”瓷板掛屏 清乾隆洋彩胭脂紫地軋道花卉御題”三清茶“詩茶盅 清乾隆洋彩胭脂紫地軋道花卉御題”三清茶“詩茶盅 南宋嘉熙“秋濤”仲尼式琴:南宋嘉熙“秋濤”仲尼式琴 琴長119cm 頭寬16cm 尾寬12 南宋嘉熙“秋濤”仲尼式琴 南宋嘉熙“秋濤”仲尼式琴 清乾隆御賞“頭等十六號”月露知音琴 清乾隆御賞“頭等十六號”月露知音琴 當天發布會介紹,除全國巡回特展外,還將推出系列“乾隆文化活動”,包括將于4月23日、24日舉辦大型學術研討會,推出系列學術出版物、專題紀錄片等,架起學術界、收藏界與公眾交流的橋梁。發布會當日恰逢農歷三月初三(傳統上巳節),主辦方還公布了一張制于南宋嘉熙二年三月初三的《“秋濤”仲尼式琴》,現場以此琴演奏《修禊吟》琴曲,借此向傳承1700年的蘭亭文人傳統致敬,向240年前(四個甲子前)乾隆補刻端石蘭亭圖帖之文化盛舉致敬。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弘歷的世界——乾隆御制詩文稿、蘭亭圖帖緙絲卷暨重要宮廷藝術特展” 展覽時間:2021年4月23日—5月10日(每日9:00-17:00,周末、節假日正常開放) 展覽地點: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10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