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波個展:信物”在798藝術區第零空間開幕2021年5月1日下午4點,王波個展「信物」在798第零空間開幕。本次展覽由第零空間創始人王海英出品,獨立策展人、青年批評家李裕君策劃,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張正霖提供學術支持,展出了藝術家王波最新創作的《一格》、《一本書》、《信物》系列作品共計50余件,呈現了一場介入藝術家自身時間記憶的旅程。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5月16日。 「信物」· 展覽現場 藝術家王波出生于陜西渭南,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王波的作品飽含了他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明艷又熱情的色彩正是他對他所見所存在的世界內化之后的描摹。 「信物」· 展覽現場 如果說熱烈的情感是王波浪漫主義的表現,是藝術家感性創作的表達方式,那么,作品布局和符號選擇的巧思就是作品中理性的一面。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王波的作品是感性與理性共同介入的結果,就像——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海水與火焰混合,東方與西方混合,歷史與當下混合,規則與破壞混合。藝術家的作品完美地將對抗與融合展現在了一個統一的媒介之上,飽含著時間性與歷史性,在地反思當下。 「信物」· 展覽現場 王波是一位勤于閱讀的藝術家,執著于藝術創作和思考。據說,他每天都要堅持閱讀三個小時,只有在每日的知識攝入結束之后,他才會開始一天的創作,并在工作完成之后早早入睡。藝術家日復一日如此作息,這種堅持在當下瞬息萬變的快節奏社會中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可以說,王波是一個有著“舊”氣質的人。 「信物」· 作品《一本書》 藝術家對生活的態度時時刻刻貫徹在他的藝術創作之中。涂抹與覆蓋是藝術家創作的一種基本方式。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王波也大量運用了這樣的方法,細致地在畫布上進行著顏料的涂抹、覆蓋,紋理的探索、轉化。由此,我們得以看見他作品中的厚度——在一層又一層的顏料之下,有隱隱約約、搖曳生姿的墨竹,有仿佛從古代走來的、萬徑人蹤滅的山水,也有靈感來源于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綺麗涂鴉,還有從圓珠筆油墨之中凸顯而出的現成書文字。 可以說,穩定住自己的內心進行繁瑣重復的涂抹動作是藝術家格物致知的行動過程,作品最后豐富的呈現是藝術家知行合一的行動結果。 「信物」· 展覽現場 藝術家王波在「信物」現場 「直擊 · 展覽開幕」 (左起)策展人李裕君、第零空間創始人王海英、原北京師范大學副黨委書記呼中陶、原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繆力、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藝術史博士斯然暢暢、藝術家王波 策展人李裕君開幕致辭 第零創始人王海英開幕致辭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繆力開幕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藝術史博士斯然暢暢開幕致辭 藝術家王波開幕致辭 「直擊 · 開幕現場嘉賓合影」 「直擊 · 展覽現場」 關于藝術家 王 波 1985年 生于陜西渭南 2010年 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 獲學士學位 現工作生活于北京 個展 2017年 捕夢人的奇趣漂流,南京藝術學院梵高空間,南京 2016年 棲息地——王波個人項目,樓圃藝術中心,北京 2015年 為自己疏漏萬物向時間致歉,ISGO Gallery,上海 2014年 涂繪日記,藝米空間,北京 2011年 親親,和風藝術空間、西安紡織城藝術區,西安 2010年 詮釋—間,西安美術學院西部美術館,西安 群展 2020“青年藝術100”啟動展,嘉 德藝術中心,北京 2020年 紙·無止境,林曦明現代剪紙藝術館,上海 2019年 2019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世貿商城展覽館,上海 2019年 NOVA ART FAIR——2019新藝術博覽會,農業展覽館,北京 2019年 2019海口仲夏文藝季——國際青年藝術主題展,日月廣場,海口 2019年 采菊,南山社&Fake Project&關中藝術社,西安 2018年 紙本·設色:關懷與趣味,中間美術館,北京 2018年 六首詩,方隈空間,北京 2018年 漂流記——全球藝術漂流計劃階段性展覽,原中法大學,北京 2018年 平面的厚度——中國當代藝術展,歐盟駐華代表處,北京 2017年 夏木陰陰——青年藝術家聯展,齊云山藝術場,黃山 2017年 啟航——2017“青年藝術+”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國內巡展北京站,時代藝龍美術館,北京 2017年 風景這邊獨好,齊云山藝術場,黃山 2017年 墻勢力——第二屆墻報藝術家展,今日美術館,北京 2016年 靜謐&璀璨——張文彬、王波雙個展,?庫美術館,北京 2016年 失憶與記憶,樓圃藝術中心,北京 2016年 因為未來的每個昨天,11畫廊,北京 2016年 五月“混”,ISGO Gallery,上海 2016年 紙上——至上,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2015年 “不陌生”跨界藝術設計展,唐鎮文化創藝中心,上海 2015年 2015年度“青年藝術100”,北京 2015年 空間之間展覽 怡盛空間/上舍空間 北京 2015年 五五二十五展覽,上海tata咖啡,上海 2014年 第五界新星星藝術節,今日美術館,北京 2014年 2014年度“青年藝術100”,澳門 2014年 欣·晉展覽,庫帛·H畫廊,北京 2014年 額滴神吶公共藝術項目,黑橋Action空間,北京 2013年 2013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精品巡展三亞站,三亞今日藝術匯,三亞 2013年 我們自畫像展覽,宋莊美術館,北京 2013年 獨立品格提名展,大河灣美術館,北京 2013年 “游與藝”——凱撒藝術新星:今日美術館第八屆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今日美術館,北京 2012年 宋莊藝術節藝術家群展,宋莊美術館,北京 2012年 關注孤獨癥兒童作品展覽,國際鮮花港,北京 2010年 當代大學生提名展,今日美術館,北京 2010年 西安美術學院畢業作品展,西部美術館,西安 2009年 未來之星展覽,西安 2008年 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年展,西安美術學院?部美術館,西安 2007年 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年展,西安美術學院西部美術館,西安 2006年 學院之光全國美術類院校作品展,西安 公共收藏 今日美術館、西安西部美術館、宋莊美術館、觀想藝術中心 獲獎 游與藝提名展獲銅獎,今日美術館 獨立品格提名展獲優秀獎,大河灣美術館 策展 2019年 網易藝術線上展覽——超鏈接 藝術公益 2019年 I DO 基金會第十二屆愛心?藏行·用藝術點亮夢想,拉薩特殊學校藝術公益支教 I DO 基金會藝術團顧問導師 關于策展人 李裕君 獨立策展人、藝術評論寫作者 媒體策劃人 出生于甘肅蘭州,畢業于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2018-2019年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批評專題研修班進修。自2006年起開始從事藝術媒體編輯,策展及藝術評論寫作、藝術機構運營等相關工作。 曾擔任北京不同藝見藝術中心執行館長、《美術關注》副主編、《Ai藝術》主編、《當代藝術播報聯合體》首席主播、99藝術網副主編、《絕對藝術》編輯、策劃總監等,發表評論及專題文章30余篇。近年來在北京、上海、深圳、重慶、三亞、溫州、沈陽等地策劃展覽及藝術跨界活動30余場次。現工作、生活于北京。 關于學術支持 張正霖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 策展人、藝術史學者 策展人,藝術史學者,原臺灣藝術銀行負責人、「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員。曾于臺灣、英國、荷蘭等地學習和從事學術工作。曾任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研究員、帝門基金會特聘人員、國美館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荷蘭萊頓大學文化領域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以及薩博(CIABI)全球藝術評估委員會委員等。 王波個展:信物 Wang Bo's Solo Exhibition: Statement Of Keepsake 出品人:王海英 Producer:Wang Haiying 策展人:李裕君 Curator:Li Yujun 學術支持:張正霖 Academic Support:Zhang Zhenglin 主辦機構:798第零空間 Organizer:798 Zero Space 開幕 | Opening:2021.5.1,4:00 pm 展期 | Duration:2021.5.1-5.16 地點 : 798第零空間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紅石廣場B01 Venue:798 Zero Space, No. B01, Hongshi Square, 798 Art Zone, No.2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