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個家庭四代藝術家作品亮相徐悲鴻美術館呈現中國美育的傳承精神“藝道家傳——繪畫中的家族傳承”藝術展于5月8日在充滿歷史情懷的徐悲鴻美術館·重慶迎來了開幕。各界領導嘉賓,藝術界同仁,參展藝術家及媒體朋友等來到展覽現場,以繪畫為媒介,近距離的體驗了六個家庭四代藝術家的繪畫作品。 藝術家 王仲先生 “中國文化歷史上曾經有一段輝煌的抗戰文化史。就發生在重慶這片土地……”藝術家王仲先生在開幕式提到,徐悲鴻先生的愛國精神、藝術教育精神值得代代傳承發揚。 學術主持 徐驥先生 學術主持徐驥先生說到,藝術家是由“藝”、“術”與“家”三字組成,徐悲鴻先生曾說過:繪畫技術即“藝”的層面,其次是經過加工而達到的“美”的層面,“家”不僅僅只特指人棲居的地方,是中國千年文化的家族本位。徐悲鴻畢生秉承藝為人生追求,他革頹風、師自然、尚現實的立場,在創作技法上將西方科學的光影、透視、結構、色彩與中國傳統水墨融合,更大的創造是把西方的油畫中刻入了中國的寫意精神,別具特色。而最重要的是他以美育人的教學方針影響一代的志同之友和優秀的學生們,藝術與時代的碰撞互滲,將中國文化典范創作延續至今。 策展人 趙興博士 策展人趙興博士介紹到,此次展覽共展出徐悲鴻、李苦禪、王琦、韋江凡、楊先讓、顏新元六位藝術家及各自家庭成員的涵蓋繪畫、木雕、信札等種類共80余件展品,其中徐悲鴻先生,王琦先生的部分作品就創作于革命年代的重慶。六個家族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一個大的譜系,六個家族四代藝術家的探索路徑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中極其波瀾壯闊的一個面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近現代到當代藝術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一樓專設了“祖容像”展區,將諸多明清時期珍貴的“祖容像”畫作一并展出,就是為了呈現“家國一體”的概念,也正是在這個概念之下,我們才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六個家族從“小家”到“大家”的升華,從“保家”到“衛國”的升華。 開幕式 “藝道家傳”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創新,也使人們得以跨越時間緯度,了解藝術家作品的精神內核。本次展覽是徐悲鴻體系的延續,脈絡的整理,各位藝術家或繼承傳遞著先輩的愛國熱忱與藝術天誠,或推陳出新自成風格。作品即是一段歷史縮影,見證了國家的歷史變遷,陳述著新時代的富庶與多元。樸素的筆觸映照出砥礪、昂揚的時代圖景,感受美好、悠長的人間溫情;彰顯了東方求美的精髓,也帶有當代繪畫的多維風貌與創新品格。 歡迎大家帶著家人朋友一起來觀展,體驗繪畫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的溫情和歡樂。 開幕式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一樓祖容像展區 】 【二樓參展藝術家族展區】 徐悲鴻作品 徐悲鴻,會師東京,紙本設色,113x217cm,1943 徐驥作品 徐慶平作品 李苦禪 作品 李燕作品 韋江凡 作品 王琦作品 王仲作品 楊先讓作品 楊先讓作品 顏新元作品 顏開作品 劉雪純作品 1937年石家花園(中央美術學院前身中國美術學院籌備處) 圖片來源:©時代悲鴻(北京)文化藝術中心 建筑外景圖之一 建筑外景圖之二 展覽信息 展覽主題:“藝道家傳”繪畫中的家族傳承 展覽時間:2021年5月8日——7月18日 展覽地點:徐悲鴻美術館·重慶 (重慶市江北區盤溪路70號石家花園) 主辦單位:中共重慶市江北區委、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重慶市江北區文化旅游委、徐悲鴻美術館·重慶、時代悲鴻(北京)文化藝術中心 協辦單位:徐悲鴻紀念館、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 出品人:楊凈 學術主持:徐驥 策展人:趙興 展覽統籌:寧靜、羅潔 展覽執行:孫嘉苑 展覽視覺&展呈支持:格局創界文化Gervi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