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慶祝中國國家畫院成立四十周年——李可染藝術研究展、歷史文獻展在中國國家畫院開幕5月25日,“慶祝中國國家畫院成立四十周年——李可染藝術研究展、歷史文獻展”在中國國家畫院明德樓國風堂開幕。作為中國國家畫院成立40周年系列慶;顒拥拈_篇展,前者主要展示了首任院長李可染的此前很少展出的不同創作階段的精品力作57件,同時又將李可染晚年的畫室“師牛堂”完整復原呈現。后者則通過“歷史文獻”“不忘初心”“寫生創作”“展覽活動”“學術研究”“教學培訓”“藝術交流”“公益事業”“領導關懷”“薪火相傳”“職工風采”“院景變遷”12個主題單元,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回顧再現了中國國家畫院40年發展中的重要節點與事跡。二者既是對過去40年的一個階段性回望和總結,也是站在前四十年終點線上新的起跑點;既是中國國家畫院向黨和人民交上的一份成績單,也代表中國國家畫院不忘初心、堅守初心的決心與信心。展覽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李可染畫院、中國國家畫院院慶活動籌備委員會、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以及《中國美術報》社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承辦。 開幕式現場 嘉賓合影 原文化部部長蔡武宣布展覽開幕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李可染畫院院長李庚、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趙衛先后在展覽開幕式上致辭,原文化部部長蔡武宣布展覽開幕,開幕式由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洲主持。來自社會各界的領導、嘉賓、美術愛好者以及中國國家畫院的老院長、老藝術家、干部、職工20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致辭 盧禹舜在致辭中從中國美術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引領風尚的社會功能出發,談到中國國家畫院的歷史沿革和歷任院長的發展理念,他指出:正是黨和國家的積極領導與大力扶持下,在幾任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在幾代藝術家的齊心努力下,也正是因為中國國家畫院在時代的發展中,始終堅守初心、勵精圖治、砥礪前行,才逐步發展成為今天,包括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篆刻、理論研究8個專業所;集中全國優秀創作力量,以創作研究為中心工作,集展覽、交流、培訓、收藏等功能于一身的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美術的“國家團隊”嶄新的發展面貌和格局。 盧禹舜還高度評價了李可染在創作實踐、理論研究、教育教學等多個領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德藝雙馨”的品格,胸懷祖國、胸懷大義,終生重視和踐行中國文化和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號召大家以前輩畫家為榜樣,在藝術的大道上穩步前進、勇攀高峰。 李可染畫院院長李庚致辭 李庚在致辭中對兩個展覽的目的和意義做了表述,他說,今天的兩個展覽都很重要。李可染藝術研究展總體來說比較精彩,其中很多作品都在重要的出版物中刊登過,同時又很少展出,這次我們拿出來和大家共同學習。李可染先生那一輩藝術家為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那一代人的辛勤勞動取得的成果值得今天的人們認真研究。通過這次展覽,可以清晰地看到李可染的創作與中國文脈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又體現了一種革新的訴求,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百年歷史進程中,千百萬藝術家的共同心聲。而二樓院史展廳對李可染“師牛堂”的還原,則是希望把老一代畫家的生活環境呈現給大家。 “師牛堂”復原現場 百年來中國經歷了滄桑巨變,藝術家的生活和創作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我們可以從一位藝術家的生活起居看到那個時代藝術家的追求和創作環境。我們知道很多老一輩著名藝術家的工作室都非常小,在這樣小小的空間里,他們思考對生活的感受,完成了很多藝術上的探索。為此李庚建議大家對藝術家的書柜和畫案多加關注,因為畫案是藝術家創作的基本工具,書柜是藝術家對中國歷史文化進行研究的載體。并且將李可染“師牛堂”的書柜和畫案捐贈給了中國國家畫院,它們將永久陳列在復原的“師牛堂”中。希望借此能讓大家對李可染那個時代的藝術家的創作有新的認識。 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趙衛致辭 作為中國國家畫院的明德樓建設工程的主要負責人,趙衛站在明德樓“國風堂”的大廳里,百感交集。他感慨地說:“32年前,正是李可染先生去世的那一年的10月,在中國畫研究院的小會議室,即現在中國國家畫院的教學培訓部,李可染先生舉辦了他生前最后一次中國山水畫特別邀請展,他當時的發言現在還歷歷在目!彼宰约旱膶嵺`經驗體會結合新時代對中國國家畫院、對中國藝術家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新挑戰,號召藝術家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民族文化優勢,廣取博收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建構屬于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具有中國特色和氣派的藝術本體。他說:“我希望也相信以后在這里還會走出更多像李可染先生那樣的大師,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偉大作品! 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龍瑞接受采訪 中國國家畫院前院長龍瑞談及畫院四十年的發展時欣慰地表示:“幾十年下來,我覺得中國國家畫院基本上完成了黨、國家和人民對我們的期許與要求,涌現出一批卓有成就的藝術家,創作出一批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未來期待我們能夠創作出更多具有時代氣息的、尊重藝術規律與藝術審美的、有內涵有寓意的‘高峰作品’”。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洲主持開幕式 副院長張江洲難掩激動之情對畫院四十年的發展表達了看法,他說:“40年,雖然時間不長,但我認為絲毫不影響其卓越與輝煌。它不僅見證和親身參與了中國美術40年的發展,更通過大量藝術作品反映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程,可以說中國國家畫院是中國美術現代化非常重要的推動者! 中國國家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青云接受采訪 在中國國家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青云看來,在40年的發展中,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中國國家畫院始終堅持以創作研究為核心業務,同時開展了教學人才培養、展覽收藏等各項工作,取得了很多的成績,逐漸形成了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以明德引領風尚的辦院宗旨。 展覽現場 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王迎春親自參與了畫院由中國畫創作組到中國畫研究院,再到中國國家畫院的整個發展歷程,她深情講述到:“整整40年的時間,我是一個見證者,同時也是中國國家畫院創作研究的組織者和實踐者。今天中國國家畫院成立40周年,眼看著國家畫院從無到有,由小到大,我感慨萬分。建院伊始我們還沒有院址,在頤和園藻鑒堂和北京市的一個招待所里辦公。后來,我們在這里建立了中國畫研究院,直到現在又修建了現代化的建筑。中國國家畫院是緊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一步步發展壯大的,同時我們歷屆畫院領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做出了各自的貢獻!蓖瑫r,她對未來提出了祝福和期許:“借此機會,祝愿中國國家畫院的創作工作能夠伴隨全新創研大樓的落成,提高到新的境界。希望中國國家畫院所有的藝術家繼續努力,創作出和我們的規模與實力相匹配的優秀作品! 展覽現場 嘉賓接受采訪 對于此次展覽的意義,大家有很多的思考和認識。盧禹舜認為,“李可染作為當代中國山水畫開宗立派的大家,在中國畫創作和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他的藝術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當代價值和歷史意義。從李可染先生飽含深情的50余件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為山河立傳的家國情懷,以及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發展、創新。通過這些遍布祖國各地山川的寫生、對中國畫筆墨技法的研究以及對中國書法藝術的實踐,我們可以感受到李可染先生對祖國河山的深深情誼,對中國傳統的自尊、自強與自信。如果說以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三個條件作為衡量當代藝術創作質量水平的標準的話,李可染先生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在他的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了筋骨、道德與溫度,在他的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德藝雙馨的品德! 展覽現場 張江洲表達了對像李可染等藝術前輩的感激之情,他認為正是由于他們辛勤與智慧的創作,才為中國國家畫院的今天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也讓每一位畫院成員都有了一種非常特殊的榮譽感;另外,作為晚輩,他認為李可染作品展對他來說更是激勵,展覽中各個時期的藝術作品都非常好地驗證了李可染面對傳統,要“用最大的力氣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這句話,更啟示我們今天的藝術創作,不僅要對傳統懷有足夠的敬畏心,更要有勇氣找到屬于自己的筆墨與形式語言。 展覽現場 在王青云看來,“此次展覽展出的作品雖然不多,尺幅也并不大,但大都是貼近生活、貼近人民、貼近我們心靈的作品,從李可染的畫作中我們能深刻地感受到人民性。即使時代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我相信人民性這個主題是歷久彌新的。現在的藝術家還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要始終知道我們的創作是為了誰,應該怎樣去做。希望中國國家畫院的藝術家今后能創作出更多具有感染力和號召力的作品! 談到李可染于中國國家畫院的意義,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劉曦林表示:“李可染和中國國家畫院是分不開的,沒有李可染就沒有中國國家畫院的今天,李可染提出畫院應該是搞學問、作畫的學術平臺,不能變成爭名奪利的場所,這是非常重要的財富,應該引起思考。李可染不僅是中國畫史上的轉折人物,更是畫院建設史上的轉折人物,按照他的思想我們能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彼忠岳羁扇菊f人生有兩本書,一本是自然,一本是歷史為例,形容李可染就是一本我們一輩子都讀不完的歷史書。 展覽現場 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認為,李可染作為舉旗人,始終帶領同時代的畫家一起探索在中國畫發展的道路上?梢哉f沒有老一輩的貢獻,就沒有中國畫發展的今天,他們對于傳統中國畫在20世紀的突破,與21世紀的延續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讓我們看到了筆墨當隨時代與尊重傳統的重要性。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誠懇地說到:“今天看到李可染先生的作品,非常親切,百感交集,這些作品是藝術家心血的結晶,也是時代的見證,非常難得,希望我們在文化藝術發展過程中,遵循藝術創作規律,繼承和發揚傳統精神,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 展覽現場 在中國國家畫院建院40周年之際,以李可染先生的作品展為首展別有寓意。在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看來,“李可染先生是中國畫尤其山水畫創作的一個高峰。是真正讓中國畫為祖國山河立傳的民族氣節的精神導向。中國畫是中國人的特殊畫種,李可染的筆墨精神為中國畫在這個時代確立了一個標桿,真正起到了大師級的作用。我們希望在這個時代,在可染先生的精神帶領下,發現挖掘更多像可染先生一樣有筆墨精神的藝術家,培養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在展廳里,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研究員、李可染畫院理事長王魯湘詳細解讀了李可染不同時期的藝術創作成就,以及他對展覽意義的獨到認識,他說:“這是中國國家畫院不忘初心的體現。作為20世紀中國美術的重要代表,李可染在山水畫、人物畫、書法創作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他最突出性的貢獻還在于山水畫。20世紀50年代,面對中國畫如何進入新中國語境,為新時代服務的問題,李可染、張仃等前輩大家主張革新,結合外出寫生創建了中國畫創作的新方法,建立了中國山水畫的自信,尋找到了一條中國畫發展的新路徑。20世紀60年代,李可染認識到對景寫生的局限,開始追求畫面意境的完美表達。他脫離寫生認真考慮建立一種新的山水圖式,這就是我們后來所看到的一系列李家山水圖式。為了更好地表現山水意境,李可染選擇讓書法和墨色助力山水意境的表現,從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可染極具金石意味的書法作品,此外他筆墨里的力度給人一種‘金石煙云’的感覺。改革開放后,李可染也一直致力于中國畫的探索,他為了中國畫能夠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占據一席之地,一直在奮斗,在貢獻!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多位后學晚輩及李可染的學生深情回憶了李可染的為人和一些難忘的往事。中國國家畫院老藝術家李寶林在展覽中的一本畫冊前久久徘徊,心情澎湃,因為畫冊扉頁上的寄語“深于思,精于勤”正是當年李可染寫給他的。他說:“我一生深受可染先生的影響,受到他人格力量的感召學習了山水畫,所以可染先生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展覽中有一本畫冊,這本畫冊是1961年可染先生送給我的,并且寫了很長的一段鼓勵的話,令我終生難忘?扇鞠壬谏剿嫿缡谴蠹曳浅W鹬氐乃囆g家。他的為人,他的人格力量一直影響著我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李可染的學生、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胡偉也向大家分享了兩件往事,讓我們對李可染有了更為鮮活的認識。他回憶道:“1985年,我成為了李可染先生的研究生,跟隨先生學習山水畫創作,后被國家派去日本學習,當時還是可染先生給我寫的推薦信,因為他和平山郁夫先生非常熟悉,平山先生到中國都會先去李可染先生家里。收到推薦信后,平山先生心頭一熱,覺得既然李可染是我的老師,那他也希望成為我的老師。當然,李可染先生始終非常支持年輕人的發展,記得之前一個學生在家鄉發展不順利,在朋友的幫助下想要創辦一家報社,李可染先生親自為其題字,即使題字過程中身體不適,仍堅持題完。” 展覽現場 據院慶40周年系列活動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國家畫院院慶活動籌備委員會主任于文江介紹:“接下來的六月和十月,中國國家畫院還將陸續推出中國國家畫院教學成果展和創作成果展。此次展覽的作品多由李可染家屬提供,其中包括山水、書法、人物等,既有李可染的寫生作品,也有他臨摹古畫的作品,皆是大家平時難以看到的精品。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李可染藝術創作風格的漸變、藝術發展歷程的變遷、融合中西的探索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辈⑶以簯c系列活動將與本年度即將展開的慶祝建黨百年系列展覽和學術活動一起,共同為黨的生日獻禮。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國家畫院將如何找準自己的位置,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如何迎接與回應新時代的各種機遇和挑戰?讓我們拭目以待! 展覽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