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緙絲之王”蘭亭圖帖緙絲全卷2.415億元成交,創造全球最貴緙絲紀錄北京保利202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于6月4日-8日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槌,6月7日,北京保利2021春拍中國古董珍玩板塊正式開拍,首日一舉斬獲16.45億元,其中3件拍品突破億元大關,多項紀錄被刷新,點燃整個中國古董市場熱潮。 談及北京保利春拍中國古董珍玩板塊首日表現,北京保利拍賣中國古董珍玩藝術總監李移舟表示,此次創造的多項拍賣新紀錄證明了市場與藏家對于中國古董珍玩板塊頂尖門類精品的需求量和強烈購買欲。此外,由北京保利2021春拍特別策劃的“弘歷的世界-乾隆御制詩文稿、蘭亭圖帖緙絲卷暨重要宮廷藝術特展”對拍品的學術與收藏價值的深度挖掘,也為本次拍賣市場的提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補充。 作為中國古董珍玩界的“超級夜場”,北京保利拍賣近年推出的“禹貢”系列專場每次都備受矚目,其所推拍品必為珍稀之作。 開拍前就備受廣大藏家關注的乾隆御制洋彩雕瓷有鳳來儀大轉心瓶最終不負眾望,以人民幣8000萬元起拍,現場被迅速推至2億元,隨后場內買家與委托席買家展開持續加價,將價格繼續推高,最終以2.31億元落槌于委托席買家,加傭金2.66億元成交,刷新中國陶瓷的世界拍賣紀錄,燃爆“禹貢”夜場。 北京保利2021春拍 清乾隆御制洋彩雕瓷有鳳來儀大轉心瓶落槌現場 清 乾隆 御制洋彩胭脂紅地軋道雕瓷鏤空 “有鳳來儀 百鳥朝鳳”圖雙螭耳大轉心瓶 “乾隆年制”款 H 63 cm 成交價:RMB 2.66億元 此轉心瓶由上下內外四部分組成,分別為頸瓶、腹瓶、底瓶、內膽瓶,外壁頸瓶、底瓶以胭脂紅地軋道洋彩繪制紋飾,兩側貼塑魑龍耳。腹瓶外壁精雕祥云山林之景,山石嶙峋,花木蔥蘢,一五彩鳳凰飛于云端,主題為“有鳳來儀”;從瓶身鏤空觀瞧內膽旋轉,各式瑞鳥紛繁,有“百鳥朝鳳”之意,彌漫花香鳥語。此瓶匯洋黃、果綠、礬紅、金彩、松石綠釉、胭脂紅料彩、藍料彩于一身,集軋道、雕瓷、鏤空、轉心等多種工藝,畫面繁復而不雜亂,處處透露皇室威儀,巧奪天工,美艷之極。 清 乾隆 御制洋彩胭脂紅地軋道雕瓷鏤空 “有鳳來儀 百鳥朝鳳”圖雙螭耳大轉心瓶 “乾隆年制”款 H 63 cm “禹貢”專場另一重磅拍品是被譽為“緙絲之王”的乾隆一生浩瀚“蘭亭文化工程”的巔峰之作,也是中國歷史上“蘭亭”主題的集大成之作——清乾隆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此件拍品以人民幣8000萬元起拍,現場買家與委托席買家展開激烈爭奪,將標的價格瞬間推上2億元,最終以2.1億元落槌,加傭金2.415億元成交,刷新中國緙絲作品拍賣紀錄,成為全球最貴緙絲。 北京保利2021春拍 清乾隆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落槌現場 清乾隆 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 長1714.5厘米;寬31.6厘米 成交價 RMB 2.415億元 《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以緙絲工藝呈現書、畫、印、碑帖的完美藝術效果。全卷囊括五大內容:其一,囊括史上最負盛名版本的《蘭亭集序》;其二,為《仿李公麟流觴圖》畫卷;其三,乾隆御旨和御題詩各一則;其四,集緙數十篇名人序跋;其五,通幅收錄印文51枚,其中46枚以緙絲織就,另5枚為緙絲完成后所鈐鑒藏御璽。在逾17米的長卷上,共織就60個人物、9162字,被譽為“緙絲之王”。根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載,可大致推斷出本件緙絲手卷織造了十余年才成,其難度可想而知,且此手卷突破諸多史無前例的技術難題,完美集結書法、繪畫、碑帖和璽印諸多中國傳統藝術形式。代表著清宮乃至世界緙絲的歷史最高水準。 此手卷著錄于《石渠寶笈三編》。在緙絲長卷的五方鈴印中,有一方是乾隆的“乾隆御覽之寶”,另外兩方是嘉慶的“嘉慶御覽之寶”和“嘉慶鑒賞”,一方收藏印“寶笈三編”,一方宣統的“宣統御覽之寶”。由此表明,此手卷一直到宣統時都收藏在宮中。在宣統十四年(1922)十一月初二的賞單中可見“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緙絲全卷,一卷,靜字六百二十七號”的記錄,記載了此卷因溥儀賞賜而流出故宮的經歷,大約半年之后,建福宮花園發生大火,此卷因賞賜躲過一劫,堪稱傳奇。 “恒吉祥,永平安——信仰與皇權之夜” 專場是近年少有的重量級佛教藝術夜場。其中,高1.5米,重420公斤的明宣德御制銅鎏金自在觀音坐像是此專場里的重磅拍品,也是目前所見的大型造像中鎏金工藝最為細致精美的一件。 本拍品以人民幣7200萬元起拍,一位場內買家直接出價1億元,場外委托席買家隨之出價,幾位藏家激烈爭奪,競價逐漸增加至1.1億元,最終此作以1.1億元落槌,加傭金以1.265億元成交。 北京保利2021春拍 明宣德 御制銅鎏金自在觀音坐像落槌現場 明 宣德 御制銅鎏金自在觀音坐像 H:150 cm 產地:北京宮廷 成交價:RMB 1.265億元 這尊造像具有明代中原地區造像的明顯特征,同時又受到了藏傳造像量度的影響,尤其是明代宮廷造像的影響。根據其整體風格特點和高超的雕塑及鑄造技藝來看,此像制作年代應當在明代早期,因為這一時期是明代政治、經濟和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藏傳佛教藝術流行的高峰時期。 造像法身胎體頗為厚重,底部磨損處可見銅質精煉,燦若黃金,通體鎏金也十分厚重。以高大體量及精細做工來看,極有可能是由皇室施造并供奉,或為流通領域品級最高、體量最大的明初觀音造像,充分展現了明代皇家藝術氣象,極為珍罕。 值得注意的是,造像下部所承山石形臺座的設計尤為獨特,山石堆疊之形必是由官方設計,寓有江山永固之意。 值得關注的是,另有兩件拍品突破五千萬元大關:馬拉王朝銅鎏金文殊菩薩,成交價 5750萬元;明宣德御制青花“永平安頌”高足碗,成交價5577.5萬元。 14世紀 馬拉王朝 銅鎏金文殊菩薩 高42.5cm 成交價 RMB 5750萬元 明宣德 御制青花「永平安頌」高足碗 直徑16.8cm 成交價 RMB 5577.5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