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錢谷、周天球的書畫合璧佳作領銜中國書畫,北京華辰2021春拍預展開6月17日,北京華辰2021年春季拍賣會預展在北京亞洲大酒店三層(工體北路新中西街8號)盛大啟幕,本季北京華辰2021春拍共呈現中國傳統藝術和現當代藝術兩個專場、多個小型專題、百余件拍品。 北京華辰2021春季拍賣會預展現場 其中,中國傳統藝術專場由錢谷、周天球的書畫合璧領銜中國書畫,先后經著名古董商龐耐女士和Earl Morse收藏的清雍正仿汝釉缽則重磅亮相瓷器板塊,另外貝熙業、吳似丹伉儷舊藏專題現身拍場;現當代藝術專場中由余本、林宏基、沙耆、關良的四幅典型力作開場,后分紅色題材創作、當代藝術、雕塑藝術等板塊呈現,其中當代藝術閆平的《唱戲的人》為本專場封面之作,格外亮眼。 北京華辰2021春季拍賣會預展現場 北京華辰2021春季拍賣會預展現場 北京華辰2021春季拍賣會預展現場 北京華辰2021年春季拍賣會預展時間自6月17日持續到18日,于6月19日正式舉槌,當天,中國傳統藝術專場于下午14:00開槌,現當代藝術專場于下午16:00開槌。 北京華辰2021春季拍賣會預展現場 北京華辰2021春季拍賣會預展現場 北京華辰2021春季拍賣會預展現場 貝熙業、吳似丹伉儷舊藏現身拍場 錢谷、周天球的書畫合璧佳作領銜中國書畫 傳統藝術專場中中國書畫部分由一件錢谷、周天球的書畫合璧領銜。此軸由明代著名書畫家錢谷(1508-1582)作《冬景山水》。筆墨呈宋元之風,格調平淡自然、恬靜平和;由同為明代吳門名家周天球書南北朝時期謝惠連的《雪賦》,與畫面中的冬日山水獨行場景相得益彰。此作中書與畫、文與景的有機結合,充分體現了明代吳門特色的文人意趣,當屬二位書畫家的典型佳作。 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北京拍賣行業協會會長甘學軍 貝熙業、吳似丹伉儷結婚照 中國書畫部分另有一小專題呈現上世紀初在中國的外國文化名人貝熙業大夫及其夫人吳似丹的舊藏。貝熙業(1870-1960),法國人,民國初年來華,是民國初期最知名的外國醫生,被人們稱為“貝大夫”。由于醫術精湛,曾擔任總統府醫師,病人包括袁世凱等四位民國總統,以及諸多社會各界名流。抗日戰爭期間,貝熙業為八路軍運送戰地急需的藥品,掩護愛國青年學生、共產黨干部、國際友人奔向革命根據地,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夫人吳似丹出生名門,是時任時中法實業銀行總經理吳明遠之女,自幼喜好繪畫,尤喜山水,貝家花園地處西山,風景秀美,機緣之下漸漸成為貝府常客,后二人結為連理。該專題中含齊白石贈與貝大夫的茨菇游蝦圖、康同璧和蕭淑芳贈與貝大夫的泛舟圖軸和雙松圖軸,以及啟功、溥雪齋等人贈與吳似丹的墨緣書畫冊頁等十數件書畫精品。五十年代因政治變換,貝熙業被迫回到法國,吳似丹被特批同行。二人離開中國時,身上只被允許帶30美元。他有五箱古玩被海關禁止帶出境,被保留在法國大使館。因此,目前拍賣市場中能看到這些來自于貝熙業、吳似丹伉儷舊藏的書畫作品,更顯彌足珍貴。 005 齊白石(1864-1957) 茨菇游蝦圖(貝大夫上款) 齊白石《茨菇游蝦圖》顯示出白石老人對筆墨超強的駕馭能力,對所繪對象形貌、神態及相互關系都把握得恰到好處,并且能夠充分發揮墨的色彩表現力。此幅畫面上部為叢生的茨菇,下面數只游蝦神態動作各異,極富意趣。茨菇縱向排列,略作參差,墨色且有遠近高低的變化,營造出茨菇猶如在水上連綿而生的效果。圖中蝦的輕盈纖細與茨菇的粗壯濃厚形成鮮明對比,每只蝦僅寥寥幾筆,用墨色的深淺濃淡來表現蝦的動感。蝦頭部分用墨為白石老人拿手的“濃破淡”筆法,一點一破間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蝦的腰部連續數筆,極富節奏的用筆和墨色細微的變化,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蕩的,也有彎腰爬行的,每只蝦的位置和重疊關系也彰顯了白石老人的匠心,此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畫家數十年苦心經營的結果。整幅作品布局疏密結合,師法自然,具有典型的文人畫意趣,雖未一筆寫水,卻營造出茨菇和游蝦在水中生長和嬉游的勃勃生機,實可謂天機自成。 006 蕭淑芳 雙松圖 007 康同璧(1889-1969) 泛舟圖 008 康同璧(1889-1969) 泛舟圖 011 慧能居士 清供圖(成扇) 康同璧,字文佩,號華鬘,康有為的女兒。中國最早女權領袖之一,是中國第一個官派出席世界婦女大會的婦女代表。解放后當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并任中央文史館館員。晚年致力于整理康有為遺著,編有《南海康先生年譜續編》、《萬目草堂遺稿》等。康同璧雅擅丹青,但無人對其繪事做過專門研究,各類美術典籍也鮮有載錄。其實康同璧很早就有畫名,早在民國年間出版的《湖社月刊》、《女子世界》、《學術世界》等刊物中,就登載過她的畫作多件,論者稱其畫“勾勒精妙,情趣天然,筆法蒼古清雋,有深厚的功力”,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康同璧畫作傳世極少,本專題中四件畫作則顯得尤為難得。三件山水畫作格調不凡,頗具文人氣息。有確切年款,作于癸酉(1933年)的《泛舟圖》明顯帶有嶺南畫派面貌,畫面無閨閣之俗韻而頗具丈夫之逸氣,或許因為康同璧早年生活在廣東,對嶺南繪畫耳濡目染,亦或曾師承嶺南名家的緣故。《落花人獨立》以近乎白描寫就,造型準確,用筆精細,頗得晚清人物畫家改琦、費丹旭的遺風。 013 啟功、溥伒、陳緣督、汪溶、顧隨等 贈似丹墨緣冊 014 溥伒(1893-1966) 自題“涂雅”書畫冊 017 佚名 團扇八柄 瓷器方面重器有一先后由著名古董商龐耐女士(Alice Boney,1901-1988)和Earl Morse收藏的清雍正仿汝釉缽,斂口豐肩,矮圓腹,下承圈足,器形端莊優雅。內外壁均施天青釉,釉質凝厚瑩潤,溫婉素雅,為極為珍貴之物,存世數量極少。此器雖非首次亮相拍場,但此番再現,也依舊光彩奪目。另有宋黑漆素面圓盤一件。此漆盤古雅沉靜,簡約大氣。敞口弧壁,淺腹,底承圈足,盤形規矩,木胎胎壁薄厚均勻,口沿一周包鑲銅邊,足內落紅漆書“晉昌西記”款。晉昌落款一般見于銅器在漆器上書款極為少見。與此盤相似的同類器物著錄于各大博物館及私人收藏。此器從東瀛而歸,恍若太真魂還,令人唏噓。 106 清雍正 仿汝釉缽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 直徑:33.5cm 189 宋 黑漆素面圓盤 舊配包裝及供盒 直徑:27.3cm 囊匣:30.5×30.5cm 余本、林宏基、沙耆、關良四幅力作驚艷登場 現當代藝術精彩紛呈 現當代藝術專場由余本、林宏基、沙耆、關良的四幅典型力作開場,后分紅色題材創作、當代藝術、雕塑藝術等板塊呈現。紅色主題創作專題中尹朝陽作于2006年的大尺幅《天安門廣場》最為令人矚目。畫面呈現大面積的紅色,描繪出宏偉的天安門及承載眾人的廣場的壯觀場面。另有周小愚與著名軍旅畫家王孝柏在1971年共同創作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油畫《向井岡山進軍》以為專題中的重要作品。此作品為1971年紀念毛澤東誕辰74周年而創作,并于當年12月26日起在文家市秋收起義陳列館內部展出。畫作在當時就引起轟動,且在其展出的四年多時間里先后參觀達30多萬人次。幾經流轉,作品終得以在今春亮相拍場。 303-沙耆 靜物 1994 布面油畫 65×55cm 304-關良 上海蘇州橋 1970年代 布面油畫 36×47cm 當代藝術部分由閆平、忻東旺、洪凌、曹力、泰祥洲等的大尺幅近作領銜。其中閆平作于2016-2017年的《唱戲的人》為現當代藝術專場封面作品。畫面中被漁網褲包裹的男子健碩的雙腿與裸露的女子修長的雙腿形成鮮明對比,也將鄉野戲班的那股原始的張揚與沖動溢出畫幅。其繪畫語言浪漫、抽象,且細致而現實,是一幅情感飽滿不可多得的作品。此前較為少見的一幅忻東旺的丙烯人物畫也為本場重推。這幅《古玩》創作于2012年,畫中是兩個從西北開著小貨車來給人送“古董”陶俑的人。二人形象差異巨大,但又都滑稽得出奇一致,藝術家隨即留下二人,創作了此幅作品。忻東旺在自己的筆記中寫道“我依照唐俑的意韻,尋求中國繪畫的語境,想表現當今社會人們對古代文化的揮霍與麻木”。此外,洪凌1995年的《翠谷幽潭》、曹力2014年《生命的熱力》、泰祥洲2020年《天象-中流擊水》均在版塊中重要位置。另有大批青年藝術家新作同時亮相于此專題。 329-洪凌 翠谷幽潭 1995 布面油畫 112×194cm 364《天象-中流擊水》51x236.5cm 2020年 唱戲的人 180x200cm 2016-2017 閆平 董其昌(1555-1636) 楷書太上感應篇 手卷 水墨絹本 乙卯(1615年)作 引首 23.5×63 cm. 9.25×24.80 in. 約1.3平尺正文 23.5×318 cm. 9.25×125.20 in. 約6.7平尺2 錢谷、周天球《冬景山水》立軸 水墨紙本 辛未(1571年)作 鈐印∶ 轂(白)、句吳遺民(朱)款識∶辛未(1571)十月錢谷 題跋:周天球題謝惠連《雪賦》82×33.5 c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