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與藝術大師對“畫”,成為巴爾蒂斯的女孩永樂文化主辦,「成為巴爾蒂斯的女孩——向巴爾蒂斯致敬」大展9月19日下午在798幻藝術中心隆重揭幕,展期至11月30日。展覽中的一件總結巴爾蒂斯藝術人生的作品,各種介紹藝術家的文獻和視頻,以多件油畫及重要素描原作為線索,帶領觀眾走進巴爾蒂斯的藝術人生。他的一生雖然只留下不到百幅油畫作品,而傳奇成就使畢加索認為他是天才。這位二十世紀法國最偉大的藝術家,深度影響著中國當代藝術界。展覽中至少十余位藝術家來到他的木屋直接創作,三十余位重量級中國藝術家作品參展致敬他,而每位參觀的女孩都有充當畫中那青春女孩的機會,讓我們一起走進巴爾蒂斯工作室、地下儲藏室及家鄉美景吧。 9月21日下午6點,永樂文化創始人趙旭將在現場導覽,分享他對藝術的收藏心得。歡迎快手搜索并關注@Bill 趙. 藝術,抓住每一次與藝術近距離接觸的時刻。 1窗邊倩影 1953年,巴爾蒂斯離開巴黎,移居莫爾旺的夏西堡(Chateau de Chassy, Morvan);除了延續之前的少女主題,同時也開始創作風景組畫。這幅《窗邊的少女》(1955年)便創作于這個時期。 您在窗邊眺望,會與半個世紀前的少女觀賞同一片馥郁。 展覽現場 2貓與鏡屋 貴族和藝術世家出身的巴爾蒂斯,對于古典藝術風格有著格外的崇尚。展廳中帶有洛可可裝飾風格的沙發、滿墻的畫作,將帶您重溫這位藝術巨匠的典雅氣質。坐在沙發上,一舉一動都是風景。誰能不想和貓咪合影呢?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03全景動畫 這幅《夢中的泰雷茲》(1938)描繪的是巴爾蒂斯的模特之一,泰雷茲(Thérèse Blanchard)凝神閉目仿佛沉溺在夢中的姿態;彼時創作這幅畫作時,她大概只有十二、三歲;且前后或單獨,或與自己的貓,或與自己的哥哥出現在巴爾蒂斯至少九幅作品中。泰雷茲于1950年過早離世,卻永遠以少女的樣貌活在巴爾蒂斯的一系列名作中。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4瑞士“大木屋” 1977年,巴爾蒂斯離開羅馬,與妻子節子移居瑞士羅西尼埃鎮“大木屋”(Grand Chalet in Rossiniere),并在此創作生活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所以即使在歐洲瑞士,大木屋也處處留有日式的痕跡。現場準備了和服,您也可以身著“節子”同款在此地合影哦。 展覽現場 巴爾蒂斯(右一)在大木屋前與節子(左二)的合影 5深度還原畫室內景 1989年至1994年,巴爾蒂斯開始創作《鏡子里的貓III》,即巴爾蒂斯最后一幅完整油畫作品,這幅畫巴爾蒂斯畫了三次才獲得滿意的效果。 這個場景運用鋪陳巨大空間,還原當時畫室內景。收集著名畫家的繪畫材料使創作場景更為真實。展覽開幕當天藝術家王健親臨“工作室”現場創作,帶您重溫巴爾蒂斯的創作時光。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6阿爾卑斯之夢 《山》(1935-37)為巴爾蒂斯早期代表作之一,創作于巴爾蒂斯剛剛在巴黎擁有自己的畫室并在皮埃爾畫廊(Galerie Pierre)舉辦首次個展之后。該作描繪了阿爾卑斯山的景致,充滿激情與超現實的風格,高對比度的光影間仿佛步入一場夢境;技法接近塞尚,但卻充滿東方的寧靜與平和。畫中的女主人公原型為巴爾蒂斯第一任妻子安東奈特•德•瓦特維爾(Antoinette de Watteville),他們于1937年結婚。 「他(巴爾蒂斯)的童年的風光,是山。山,是他的抒情之景,惹夢之鄉。在其某些作品里,我們又見到遠東繪畫中層巒疊嶂入天際的格局,秀木茂林吞云吐霧的氣象。」 ——加埃唐·皮康(《威尼斯的石板路》,載于1966年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巴爾蒂斯展》展目) 展覽現場 《山》(1935-37) 7土耳其風情 1961年,法國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Andre Malraux)任命巴爾蒂斯為羅馬法蘭西學院院長,并負責修繕學院所在地梅迪奇宮(Medici)。 這幅《土耳其房間》(1963-1966)中的場景即是1830年前任院長賀拉斯·弗奈特在梅迪奇宮頂層設置的土耳其房間,室內用具有東方情調的瓷磚裝飾;而畫中的東方女子便是巴爾蒂斯的第二任妻子出田節子。該作將西方繪畫中的透視法則與中國和日本以線條和色彩壓倒深度感的視像結合在一起,呈現出一種獨特驚艷之美。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8半個世紀的桑田 《窗邊的少女》(1957年)中窗外遠景描繪的農莊前院及門廊呈現出涅夫勒一派寧靜恬淡的鄉野風光。《圣·安德烈商業街》(1952-54)創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主題延續了戰前巴爾蒂斯的兩幅成名作《街》(1929)與《街》(1933),但卻明顯呈現出極為不同的一種蕭索衰敗的怪誕氛圍,在細節處準確捕捉到造型上微妙的不均衡感:畫面左側女孩扒住猩紅色的窗臺,上面隱現一張蒼白的人臉,仿佛暗喻斷頭臺與戰爭的殘酷;從街道遠處走出的駝背老婦人、前景擺出沉思姿勢的女孩、蹲坐在街道兩側的乞丐與禿頭侏儒,以及背對畫面手持面包的男子,這些看似日常生活中的尋常人物與場景卻散發難以描述的不真實感,瑣碎的細節詭秘地戲弄著觀者的眼睛。 恬淡與幽深,窗外與街道,巴爾蒂斯將每一處場景都處理得恰到好處。不知您更鐘情何處的風景? 《窗邊的少女》(1957年) 展覽現場 9巴爾蒂斯的地下儲藏室 走進巴爾蒂斯的地下儲藏室,您可看到琳瑯的歐洲古典家具和日本器物,難得一見的西洋遺珍。 展覽現場 10向大師致敬 緩步至展覽二樓,您將看到巴爾蒂斯《鏡子里的貓III》原作、巴爾蒂斯的素描原作。 巴爾蒂斯 《鏡子里的貓Ⅲ》 1989~1994年 布面油畫 200 × 195cm 1995年的中國巡展,巴爾蒂斯的作品帶給彼時中國藝術家們深刻的理念影響。如今,這些藝術家多數都已經成為中國新當代藝術的中流砥柱。此次幻藝術中心將十余件中外現當代藝術家:何多苓、張曉剛、曾梵志、龐茂琨、賈藹力、毛旭輝、王沂東、陳丹青、劉野、七戶優、王健、陳可、宋易格、王巖、邱囧囧、陳漫與這件巴爾蒂斯同臺聯袂,直觀為您展示巴爾蒂斯對現當代藝術的深刻影響。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