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奇至美”徐悲鴻經典作品展徐悲鴻是中國杰出的藝術家和收藏家,中國美育教育之父。他在中國畫、油畫、素描三個領域均有卓越的成就,并建立了體系成熟的中國現代美育體系。在中國藝術步入現代的進程中影響巨大,被國際評論譽為“中國近代繪畫之父”。 此次重慶徐悲鴻美術館首次展出了家喻戶曉的《群奔》、《群牛》以及中國油畫史上最具有代表的徐悲鴻油畫作品,在近十年的中國拍賣市場中,徐悲鴻作品都創造出了當年的拍賣天價。 徐悲鴻倡導“會心造物”,“真宰上訴”,主張通過畫家心靈與大自然的契合,創造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形象。他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的著作理論,重新奠定了中國繪畫師法造化的優秀傳統。 徐悲鴻,自畫像,素描,27.5cmx41cm,1925年 徐悲鴻,奔馬,國畫95cmx68cm,1939年 在救亡圖存的抗戰時期,徐悲鴻不僅創作了許多尺幅巨大,寓意深遠的歷史主題作品,以此喚醒民眾,激勵斗志;還將這種國家情懷以托物言志的方式寄寓在筆下的萬物生靈,成為那個時代乃至當下民族精神的另一種生動象征。這種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刻,無論是“哀民思戰斗,迥立向蒼蒼”的戰馬,還是昂揚馳騁的奔馬;無論是覺醒的雄獅站立而起,還是威猛雄健的群獅匯合于富士山頂;抑或是鷹覷鶻望,風雨雞鳴,壯烈之回憶……徐悲鴻都賦予了它們英雄般的勇氣和力量,催人奮進,展現出中國人民面對艱苦苦難時的無所畏懼,一往直前。 徐悲鴻,桂林山水,油畫,56cmx74cm,1936年 他筆下的人物,無論是圣賢、哲人,還是舟子、農婦,無不形神兼備,呼之欲出。他擅于捕捉人物最美的瞬間,傳達出他們的心理活動和感人精神:為國家而出生入死的戰士,為伯樂相馬的九方皋,“莫知其所終”的老子…… 均閃爍著中華民族的勇敢、智慧之光。 徐悲鴻所畫的自然景物,哪怕是一竹一石,一貓一雀,都欲窮造化之奇,傳達出獨特的意境和雋永的詩意。虬枝蜿蜒歷盡風霜的百年的松柏、在風雨中引吭高歌的雞、在逆風中展翅前行的雀、負傷而目光炯炯不失尊嚴的雄獅,都生機勃發、興趣盎然,給人美感、啟人遐思。 徐悲鴻,群奔(壬午大暑,國畫,96cmx183.2cm,1942年 徐悲鴻,國殤,國畫,107cmx62cm,1943年 徐悲鴻,貧婦,102cmx62cm,1937年 徐悲鴻,群牛,國畫,95cmx178cm,1931年 徐悲鴻在藝術上的成就與他進步的思想是分不開的,他以西入中畫,既得利于中國繪畫的優秀傳統,又得力于西洋的科學技法;他改革中國畫,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藝術教育體系,對中國現代畫壇的發展,具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此次展覽除了前面提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國畫、油畫作品《徐悲鴻自畫像》、《徐夫人像》外,還有在重慶時期創作的重要代表作《貧婦》、《國殤》等影響力深遠的作品,對于重慶市民及藝術愛好者來說,絕對是難得的文化盛宴。 展覽主題:“大奇至美”徐悲鴻經典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1年12月24日——2022年2月18日 展覽地點:徐悲鴻美術館·重慶 (重慶市江北區盤溪路70號石家花園) 學術顧問:徐慶平、杜鵬飛 出品人:楊凈 策展人:徐驥 聯合策展人:寧靜 展覽執行:羅潔、李鈺 展覽文字統籌:李震 展覽視覺&展呈支持:格局創界文化Gervision 主辦單位:中共重慶市江北區委、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重慶市江北區文化旅游委、徐悲鴻美術館·重慶、時代悲鴻(北京)文化藝術中心 協辦單位:徐悲鴻紀念館、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文旅部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重慶大學藝術學院、重慶大學美育教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