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向全球,有獎征集!全球征集 為進一步提升蘇州吳江區農產品知名度、辨識度,更好的聚焦糧油、蔬菜、果品、水產品等農業主導產業,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現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吳江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名稱(全品類)和LOGO設計方案。 主辦單位:吳江區農業農村局 承辦單位:上海藍時文化創意中心 項目顧問: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國際設計組織聯合會(theicod.org)前副主席 王子源 學術支持:大藝博 一、活動時間 征集期:即日起至2022年9月5日止 評選期:2022年9月6日-9月10日 結果公布:2022年9月12日 二、獎項設置 ·此次活動僅選定一款公用名稱和Logo,獎金10000元整; ·入圍優秀獎十名,獎金1000元整; ·另符合投稿要求的設計作品前100名投稿人將獲得投稿費200元整,每人不重復計算。 ·獎金為稅前金額,獲獎者應按照法律規定納稅。如果本次征集沒有選定適合的名稱和Logo,將另行通知后續安排。 三、征集內容及作品要求 (一)品牌命名及品牌口號 1、體現吳江區歷史文化、地理特征、自然資源和特色農產品,傳遞獨特的價值觀和品牌個性,而且朗朗上口,易于傳播,具有唯一性,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2、品牌命名字數控制在4個字以內,品牌口號字數控制在12個字以內,品牌詮釋字數控制在150字以內。 (二)品牌logo及輔助圖形 1、造型美觀、精煉簡潔,圖形設計關系統一,色彩運用協調醒目,可較好地運用于各類農特產品,以及各種包裝、平面廣告、視頻廣告中。 2、農特產品logo和輔助圖形突出吳江區農業生產環境、產品特點和區域文化特色。 (三)設計構思 作品應具有較高的獨創性,構思巧妙,特征鮮明,設計版面不得出現作者姓名或任何有關作者身份的圖標等。 (四)文字說明 設計稿應附有對圖形標識和創意文字說明,包括設計的圖樣、技術文字說明和設計圖樣的理念說明。 (五)確保原創 作品需保證完整性且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完全原創,無剽竊行為,無在先使用行為,可供征集方注冊使用。應征者應保證其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對該作品的整體及組成部分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不得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商標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應征作品產生的任何侵權或者法律糾紛由應征者自行負責,主辦方不承擔責任。 (六)版權說明 1、主辦單位對所有投稿作品享有宣傳報道、展覽展示、出版發行等權利,不再支付額外稿酬,除另有約定外,應如實署名作者。 2、主辦單位支付獎金后,獲獎作品的知識產權歸主辦單位所有。 3、作品一經提交,將視為作者已知悉、同意并承諾將嚴格遵守活動相關規定。任何由于作品引起的相關法律責任由投稿者本人承擔,主辦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4、主辦方對本次活動保留最終解釋權。 四、征集范圍 面向全社會征集,國內外關心、支持吳江區農產品發展的自然人,均可以個人、團體或單位名義投稿。 五、投稿方式 (一)應征組織或個人應在提交作品時一并提交《登記表》、《著作權確認書》(文件在文末下載)和個人有效證件的復印件,以團體名義提交作品的應征人須提交相關資質證明一份。(除簽名外,手寫無效)。 (二)應征作品應為電腦創意圖或者手繪掃描圖,作品格式為清晰的JPG格式(分辨率300DPI以上,獲獎作品需提供源文件)。 (三)創意說明文字以word格式,宋體四號字,并附投稿人姓名、聯系地址、郵箱和電話等信息。 (四)在截稿日前,以電子文件形式發送至征集方,提交方式為電子郵件。同時將《報名表》《著作權確認書》彩色紙質版掃描件發送至電子郵箱。 (五)請勿在應征作品正面出現應征者身份的任何信息。 投稿郵箱:14384465@qq.com 聯系電話:15862554426 六、評選方式 本次活動設立評審委員會,負責作品評審、指導活動有序開展。評審過程中以參賽作品的實用性、美觀性、創意性和設計理念作為評判標準,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嚴格掌握評分標準,以真實的實力和水平作為評分的唯一依據。 掃描二維碼下載 《登記表》《著作權確認書》 大美吳江,綠色生態 吳江是江蘇省的“南大門”,東鄰上海,西瀕太湖,南連浙江,北依蘇州主城區,于公元909年建縣,1992年撤縣設市,2012年撤市設區,2019年全域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是享譽全國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 區域面積11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5.9萬,戶籍人口89.5萬,下轄7個鎮、4個街道。擁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2個省級高新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 吳江區航拍圖 魚米之鄉,物產豐饒 區域內農業資源豐富,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蠶桑等,畜禽養殖以蘇太豬、湖羊、蛋禽為主,擁有加州鱸魚、青蝦、河蟹三大水產養殖主導產業。全區農業園區總面積28.45萬畝,覆蓋率達82.39%,累計建成各級各類農業園區15家,“三高一美”示范基地29家,吳江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第四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為蘇州大市唯一。2021年實現糧食產量15.70萬噸、生豬存欄10.32萬頭、蔬菜產量32.48萬噸、水產品產量5.61萬噸,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3.42億元。擁有“二品一標”總量102個,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70.60%。建成“吳江大米”“吳江香青菜”“吳江太湖大閘蟹”“菀坪柑橘”四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吳江區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展示實拍圖 江南水鄉,粉墻黛瓦 全區現有210個行政村和13個涉農社區,自然村2408個,村區域面積1041平方公里。全區有大小河流2600多條、湖泊300多個,水域面積26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2.7%,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以“江村”品牌引領鄉村振興,重點打造“魅力大運河”和“美麗湖泊群"特色田園鄉村組團,擁有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家、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1個、建成特色康居鄉村454個。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美三優”行動,累計獲評蘇州市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鎮3個、示范村45個,獲評第二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入選全省促進鄉村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成效明顯地區激勵市、縣(市、區)建議名單。 吳江區航拍圖 江村經濟,志在富民 傳承費孝通先生“志在富民”思想,大力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倍增計劃,全面促進農民穩定增收。2021年,全區村級集體資產總額達109.69億元,村級可支配收入達16.59億元,村均可支配收入達817萬元,同比增長超10.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1萬元,同比增長10.40%,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至1.869:1。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培育,建成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0家,數量位列蘇州大市第一。持續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成功組建農村勞務合作社41家,帶動農民就業超2000人。 吳江區實拍圖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吳江堅定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榮使命,全力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先后榮獲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區、市)、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區)、 首批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首批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吳江區航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