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6位“老炮”藝術家集體登場,“哥們,爺們”當代藝術展覽與拍賣現身北京2022年9月13日,“哥們,爺們當代藝術展”在北京華辰藝術中心揭幕。展覽由童振剛總策劃、楊衛擔綱策展人、賈方舟擔任學術主持,包括艾安、傅中望、管懷賓、何昊遠、何崇岳、蔣煥、李由、渠巖、邵譯農、童振剛、王易罡、許仲敏、伊德爾、張洪菠、張曉東、趙能智等16位藝術家在內的28件精品力作,集中現身本次展覽。 中國的當代藝術已是中國當代文化形象的重要表征。它產生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之下,又借助這一不可阻擋的社會發展趨勢而競相存活與綻放,并在世界范圍內煥發出獨特的姿態與影響。 “哥們,爺們”是一種蘊含著市井趣味的稱謂,是那些有社會閱歷,有義氣擔當,有人生智慧的人們自嘲、自嗨的呼喚。在中國的當代藝術領域,這是一群不舍初衷、頑強地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在腳下這片土地上表現熱愛,表達哀愁,抒發苦樂的人。 哥們,爺們當代藝術展覽對談現場,左起:甘學軍,楊衛,賈方舟,童振剛
本次展覽的總策劃童振剛認為,參展的藝術家們剛好足以見證大陸至少三十年的起伏跌宕,特別是足以見證“85新潮”以來中國當代藝術的光怪陸離和風風雨雨,盡管他們的藝術成就與影響力各有千秋,甚至對當代藝術本身就其理解與詮釋,也不盡一致,但獨特的觀感、嚴肅的思考、個性的表現,構成他們創作的原動力——吸收傳統并突破,發揚自身并突破,接受舶來影響并突破,自覺不自覺地就已經進入解讀當代藝術的核心范疇:當代藝術作品的藝術性和藝術家的人文關懷,而真正的藝術作品在這個層面是互為因果、高度統一的。
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甘學軍表示,從這些參展藝術家的藝術經歷上看,他們或者從邊遠投足北京,或者海外歸返;或者自幼成長于皇城根下,他們似乎都背負著使命,要用這份執著,這份智慧、這份天賦的能量去體驗與揭示某些悲歡與痛快。他們的視角詭譎難測,方法似乎無所不包,效應亦似乎無所不能,“讀懂這群人的作品似乎在感悟時代的博動,也似乎在省度我們自己的人生。這群人用了最不習慣的手法去表現我們最習慣的生活;用最西方的手段來表達最中國的情愫;用最叛逆的態度詮釋著最傳統的精髓。這就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本質意義,也是其價值根本所在。” 據悉,本次展覽結束后,同名專場將于2022年9月21日下午15時在華辰拍賣上拍。 地點:北京華辰藝術中心(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馬泉營臨759-20號) 參展藝術家:艾安、傅中望、管懷賓、何昊遠、何崇岳、蔣煥、李由、渠巖、邵譯農、童振剛、王易罡、許仲敏、伊德爾、張洪菠、張曉東、趙能智 總策劃:童振剛 策展人:楊衛 學術主持:賈方舟 展覽時間: 2022年9月13日—20日 上午10時—下午7時 展覽地點:北京華辰藝術中心(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馬泉營臨759-20號) 秋之饗 萬物縱橫—哥們,爺們當代藝術展暨拍賣專場 拍賣時間:2022年9月21日 下午15時 2015 木板坦培拉 簽名(右下):艾 2015 100×80cm. 39.3×31.4in. RMB:320,000-400,000 艾安199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他選擇廣泛用于繪制宗教題材作品的坦培拉這一古老畫種,在一層層慢慢洇染的技術過程中恢復人和世界的親切關系。他另辟蹊徑的創造出安靜、漫長、沒有煙火氣、沒有特定時間和地域的坦培拉繪畫世界,這些小尺幅的繼承傳統技法的繪畫注重對藝術本體多元性以及為人價值的探討,緩緩地將觀者引入純粹的精神空間。 傅中望 楔子 3# 2014 木簽名:2014 F·Z·W 75×28×4cm. 29.5×11×1.5in. RMB:150,000-200,000 傅中望1982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特種工藝系裝飾雕塑專業,他的創作希望擺脫西方現代藝術的影子,建立更切合當代中國人的內在體驗的雕塑創作系統,營造一個能容納中國幾千年木結構文化的氣場,讓觀者感受到我們自己民族的生存、生活方式。其作品超越抽象和具象的區隔,模糊視覺藝術和行為藝術的邊界,回歸藝術本色,即追求心靈的自由。榫卯關系,也暗示著現實生活和社會中的各種關系。 管懷賓 秋籟 2021 青銅鑄造、銅喇叭 版數 3 63×63×41cm. 24.8×24.8×16.1in. RMB:120,000-150,000 管懷賓1989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他善于解構傳統文化元素和感知方式,并將其溶入自身作品構架中。其作品洋溢著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另類氣質,空間營造方式顯現出濃郁的人文情懷與意境旨向,使傳統文化元素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獲得廣泛的延伸與拓展。雕塑作品《秋籟》與節氣和大地內部的聲音相關,是物事與精神經由歲月風化后的凝結;是時間雕刻打磨后的存在。 何昊遠 輪回與報應 -1 2009 陶瓷 簽名:何昊遠 2009 展覽:1、2009 年,上海國際陶瓷博覽會 2、2011 年,多倫現代美術館《海市蜃樓— 游牧的絲綢之路之試驗國際當代陶瓷展》 3、2011-2013 年,《龍之焰—中國當代陶 瓷藝術北美巡回展》、2017 年 廈門《建 筑之外—國際設計周特展》 200×24cm. ×3 78.7×9.4in.×3 RMB:50,000-80,000 何昊遠的作品曾參與上海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 米蘭世博會等重要展出,但此前從未參與過商業市場。他的作品選擇以高嶺陶瓷為材料創作,采用工業社會最普遍的管道作為造型的基本元素和大量從微觀世界到宏觀宇宙的圖片來構建信仰系統中的上下往復循環,盡量的避免使用傳統宗教的形象,希望以現代物理觀,用新的視角把對佛的理解和對空間世界的認識表達出來。 何崇岳 虹 2020 藝術微噴 150×200cm. 59×78.7in. RMB:35,000-50,000 何崇岳善于用影像記錄中國的發展與變化,并期望以此來激發人們對社會生活、文明動態的關注。他不追求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以及新潮的拍攝手法,只想用平實的鏡頭呈現被拍攝對象的自然狀態。在他看來,攝影更多的是反映當代攝影師對時代的思考與記錄,以及在拍攝過程中如何讓自己的想法不受他人的影響。一張張凝固的影像如同記憶的碎片,獨立于往事之外,卻又串聯成一條條平行于往事的潛意識之線,具有象征意義的畫面會更加促使人們去感知和記錄生活,同時也為這個時代提供了映照歷史的可能。 李由 T恤 2005 楸木著色,金屬鑲嵌 簽名:Liyou 2005 75×53×8cm.×2 29.5×20.8×3.14in.×2 RMB:160,000-200,000 李由1990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他擅于運用媒介,使雕塑形象充滿生命和想象的張力,作品不媚俗、不跟風,融合傳統制作工藝與當代人文關懷于一體,看似調侃幽默卻不失深刻與哲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與魅力。 邵譯農 疊羅漢 -1 2017 木 簽名:疊羅漢 邵譯農 95×95×378cm. 37.4×37.4×148.8in. RMB:380,000-800,000 邵譯農1987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從繪畫、攝影再到大型裝置,邵譯農的作品有一種從一而終的“靜”,這種靜謐來自于其對自我的深刻認知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悟,他接觸到的多種價值取向共同匯聚成了他獨有的連接東西方文化價值的藝術風格。佛塔的形象曾多次出現在他的裝置作品當中,佛塔象征著無窮無盡的生命“輪回”,在佛教中代表著極其重要的象征意義!隘B羅漢”這件裝置作品是以藝術家多年收藏的明清古代家具疊加而成。整體裝置作品,通過藝術家對塔的形體解構,以古代家具為“骨架”而立,給人以肅穆、 大氣、莊重之感。 童振剛 暗物質空間色 2022 布面丙烯 70×70cm.×8 27.5×27.5in.×8 RMB:350,000-400,000 童振剛的作品中的東方氣質更多的是融匯多種文化和思想,不斷自我否定與反思,最終輸出為自己的鮮明語言,作品《暗物質空間色》表現的是色彩生命,生命在色彩失重的狀態下,是一種無奈或者一種大眾無意識的生存指數,也可視為烏合之眾的心態體現點,通過表面的色彩的解構,從而體驗出生命的生死無常價值。 王易罡 抽象作品H50 號 2020 布面油畫 簽名(右下):王易罡 2020WYG 120×150cm. 47.2×59in. RMB:400,000-500,000 王易罡1986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作為中國抽象藝術的現象級藝術家,王易罡同時沉浸于兩種截然不同的美學世界中:西方藝術的抽象表現主義精神與東方藝術的禪宗精神。在他的作品能看到強烈的能量在筆觸運動中翻滾,或詩意澎湃,或洶涌動蕩,或驟然自峙;他在自己的畫布空間中傾注著大量的顏料,在長時間與色彩的搏斗中,體驗著生與死的痛苦與快樂,在無數次的涂抹中感受著創造的過程及生命存在的意義。 許仲敏 轉山(男) 2019 機械動態裝置(鏡面不銹鋼,鋁合 金,亞克力,LED 燈,聲音模塊, 手機控制模塊,機械傳動) Φ80cm×115cm RMB:90,000-150,000 許仲敏1987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版畫系。他的作品常常構建出虛幻的烏托邦,呈現出一種莊嚴的儀式或一種趣味的游戲。通過對現實的過濾和升華,在聲、光、電等媒介的背后,許鐘敏表達的是對生命、科技和人類的思考,分享的是自己對世界的體驗。如同古老的藏族人依舊每年會在特殊的節日舉行“轉山”的宗教儀式,意為朝圣冥想之行一樣,許仲敏創作的《轉山》 機械裝置,既寄予個人的對生命哲學的認識,也包含庫布里克式的敘事結構與生命美學的時空感知。 伊德爾 一個蒙古人 2011 布面油畫 簽名(左下):伊德爾 YIDEER 2011 165×150cm. 64.9×59in. RMB:70,000-160,000 伊德爾1983年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他的創作靈感來自于他的成長所見,記憶的畫面成為作品的特定符號,展示出個人在不同時期中的狀態和心境。伊德爾的油畫創作并不是回憶的再現,而都經過了他獨特風格的藝術轉化,將曾經的圖像和現在的心境相結合,變成為一幅新的視覺標本。 張洪菠 山水 2014 NO.6 2014 布面油畫 簽名(右下):張洪菠 .2014 200×150cm. 78.7×59in. RMB:160,000-250,000 張洪菠198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自2014年以來,他開始將關注點從社會環境過渡到自身生活,一度使用扭曲、變形、夸張的人物為主題的張洪菠創作出“天上人間”系列作品。畫家讓風景靜物化以此滿足人們對風景占有和把玩的欲望,同時又時刻提醒你它只是一座假山或一缽盆景,既有高山流水小橋人家的柔美抒情,又需要看到這是人為粗暴干預后的結果,張洪菠的天上人間是夾雜著憂愁、焦慮、懷舊和無奈的情緒景觀。 趙能智 巨人陣 NO.3 2016 布面油畫 簽名(右下):趙 2016 200×600cm. 78.7×236.2in. RMB:750,000-1,000,000 趙能智1990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他的創作題材幾乎都是人物相關的內容,對他來說,人擁有矛盾和豐富的精神世界,它以無形映射了有形,以至于他十年如一日般的剖析解構著人們的精神世界。他作品傳達出的情緒始終是糾結而孤獨的,他畫中人物的塑造時刻暗示著某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荒誕,對人精神世界的剖析構成了他作品背后連綿不斷的一條隱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