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潮流教母陸蓉之:《蜘蛛俠:縱橫宇宙》給藝術創作帶來了美學靈感近日,在2023上海草莓音樂節上,三位國內知名藝術家潮流教母陸蓉之領軍,攜手故事藝術家Winny Wang、AI人工智能藝術家喵小雨聯合創作的獨家電影IP跨界藝術裝置作品《縱橫無界·UNBOUNDED》,從電影《蜘蛛俠:縱橫宇宙》影片中躍然而出的3D實體,虛實交互的潮酷藝術裝置作品吸引了數萬青年音樂愛好、眾多網紅以及COSER者的目光。
電影里蜘蛛俠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也給很多影迷留下了許多幻想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蜘蛛俠影響著一代人心中的英雄概念。我們了解到,矚目回歸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蜘蛛俠:平行宇宙》的續作《蜘蛛俠:縱橫宇宙》即將在全球上映。該影片攜手三位國內知名藝術家進行電影IP跨界藝術的一個無邊界藝術創作項目。今天我們也特別榮幸的邀請到了創作者之一的“寶藏萌奶奶”潮流教母陸蓉之女士,一起來聊一聊與電影《蜘蛛俠:縱橫宇宙》的IP跨界藝術項目 。
在亞洲講動漫美學最大聲也最瘋狂的人 和團隊用兩周時間為幾萬年輕人呈現電影IP跨界藝術裝置 記者:陸老師您好,《蜘蛛俠:縱橫宇宙》電影即將全球上映,我們了解到,您參與到電影IP跨界藝術的無邊界藝術創作項目,請和廣大網友分享一下您的創作初衷,以及創意過程是怎么逐漸形成的? 陸蓉之:這次參與索尼影業的藝術創作,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我一直置身在藝術當代與潮流美學的世界中,動漫我一點也不陌生,我講動漫美學很多年了,大概也是在亞洲講的最大聲也最瘋狂的那個人。這次參與創作的藝術家都特別棒,大家雖然分散在不同城市,讓我看到了線上共構,無縫對接的默契,也反映了一個全新的平行時代的來臨,跨界與平臺鏈接,將是各行各業的一種日常。所以,我的參與,就是為了最大程度地反映出《蜘蛛俠:縱橫宇宙》預示的多維度縱橫世界,在無限平行的各個宇宙中不僅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蜘蛛俠英雄,也同樣意味著人人都可以是創作者、是藝術家、我們各自以自己的符號與IP而存在。 這次的創作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但我們有很棒的團隊合作,這次項目總監阿筆老師把控的非常好,讓我這老奶奶可以無邊無界的恣意妄為。最后也交出了一件很完美的成果(作品),在短短的兩周時間里要創想,從定案、頭腦風暴、出稿、然后選定用汽膜材料,加上AR增強現實技術的融合表現,再對氣膜工廠強力的監督以達到藝術要求,讓AR團隊用數字替身進行開發搶時間,再用僅有兩周的時間落實各項制做。你可以想像嗎?藝術家要在兩周內進行大量的創作,動畫公司也要建各種參考模型跟作品模型,AR團隊平均兩天就要換一次數字替身,GP.x團隊還要日夜在氣膜廠監督制造,到草莓音樂節現場進行安裝,調適,最終才能展現在了幾萬青年音樂愛好者的面前。
想要被看見就需要自己擁有明晰強烈的IP符號和視覺辨識度 記者:本次您領軍創作的藝術作品,都是根據電影中的哪些角色進行創作的?這些角色的哪些特質最吸引您,最能激發創作靈感? 陸蓉之:我只能代表我自己發言:“在《蜘蛛俠:縱橫宇宙》電影的眾多蜘蛛俠中,我構思對應的角色是Gwen Stacy,因為我在1980年代,曾經有過和她一樣一邊長、一邊短的發型。而且她成熟、機智、自信、勇敢、無私、優雅、疏離、善變通、樂于助人、冷靜沉著以及熱衷于保護別人的性格,都和我一輩子走來的人生追求非常相似“。這些角色特質都很吸引,打動我。 記者:將藝術創作與電影IP結合,特別是像《蜘蛛俠:縱橫宇宙》這樣一個風格鮮明獨特的作品,您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陸蓉之:這次針對《蜘蛛俠:縱橫宇宙》的故事進行跨界創作,最大的考驗在于蜘蛛俠電影里的角色暴增,雖然明顯看出Miles Morales、Gwen Stacy和Spider-Man2099的三位主軸人物,但是在眾多的蜘蛛俠里面想要摻和一腳,而且還要能夠被看見,是需要自己擁有很明晰、強烈的IP符號和視覺辨識度的。所以我建構了粉紅色、還有我的“芙蓉花符號”來作為我的個人IP。因為我出生的時候,我家院子里開滿了芙蓉花,而且,主要是粉紅色的芙蓉花,我的名字蓉之就是因為這個典故。而且,我從小所有的用品、服裝幾乎都是粉紅色的。 用中國青花瓷元素與美式電影/漫畫表現風格相結合 記者:把中國傳統藝術風格與美式電影/漫畫表現風格相融合,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陸蓉之:我們把中國(China)的青花瓷(China)元素,作為我們視覺的形象經緯,因為青花瓷是西方人對中國最直接的聯想,而且青花瓷上繁復的紋樣,也方便對應《蜘蛛俠:縱橫宇宙》的多維度時空里來自眾多宇宙的表述。由于今天的潮流藝術,流行的就是穿梭時空和多元文化的挪用與借鑒,我們把中國傳統藝術風格與美式電影/漫畫表現風格的相結合,就是當下最為流行的國潮藝術的手法,一點都不違和!
從影片中躍然而出的3D實體 虛實互映的衍生物 記者:這幾件藝術作品,都選擇了什么樣的呈現形式和材料來創作的?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形式/材質,與電影本身有什么關聯嗎? 陸蓉之:我很高興合作的電影是這一部,這是一部是當之無愧的動漫美學作品,因為從2018年的《蜘蛛俠:平行宇宙》我們就看見了一個先鋒的視覺形式出現,它呈現了多維度的散點透視,完全打破了西方文藝復興以降的定點透視美學,5年前這部電影就創造了動畫及多元藝術表現的典范,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它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吧! 快速推進的畫面,閃爍著絢麗多彩甚至充滿了熒光效果的萬花筒般的視覺效果,徹底告別了現代主義的極簡風格,妥妥地表現了屬于游戲美學新時代的視覺語言。因此我選擇以組合與拼接的方式,飽和鮮艷的色彩,以極繁美學的風格,來呼應自《蜘蛛俠:平行宇宙》以來的電影新美學。我們的裝置,儼然是從影片中躍然而出的3D實體,是虛實互映的衍生物。選擇氣膜來建構裝置,主要是我想創造出適合音樂節,有點童夢、有點慵懶的感覺。當然也考慮時間的緊迫性,用其他的工藝來呈現大尺寸的戶外裝置會風險相對大一些。而且我知道首次呈現是要放在草莓音樂節里,這種材質和形式特別有嘉年華的歡慶感覺,我感覺是特別合適的。 實現了上天入地的妄想為裝置藝術添加了AR技術的交互板塊 記者:在草莓音樂節這樣一個多元文化融合的場景下,影像+視聽+裝置傳導藝術,怎么才能在最大力度下更好的放大傳播效果,在這樣的場合做這樣的作品,和之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陸蓉之:首先,我先做了一個夢,然后維妮、小雨一起陪我圓了這個夢,一起創造了這件作品:《縱橫無界》。我們仨瘋狂的創想,是跟著創意總監阿筆,和他所帶領的四博龍創/GP.x團隊及AR技術的中鼎天下團隊,在他的支持和管理下,我們三位藝術家想上天入地,延伸到空中跟草地上的妄想,那GP.x團隊便在實體的裝置藝術上添加了AR技術的交互板塊,對草莓音樂節而言,應該是非常激動人心的加分熱點,這是一個開先鋒的創新。尤其到了晚上燈光一亮,在場群眾可以看到漫天飛舞的蜘蛛俠、還有我的芙蓉花、維尼的鈕扣獨角獸、小雨的喵彩虹。讓現場的觀眾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四面八方都是作品的展現,結合數字科技的賦能,虛實相接,是這次跨界最大的收獲,也做到了和之前渾然不同的改變和新藝術交融的嘗試。你看整個音樂節的天空跟草地都成了美術館,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在AI的賦能下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蜘蛛俠 記者:您是怎么看待將影視作品IP與藝術作品融合在一起的綜合性創作?對于多元藝術的表達方式、鏡頭語言的傳達和色彩的呈現等有什么看法?對于未來這一類型的年輕藝術家的發展,有什么心得和建議? 陸蓉之:我們基本上已經處于游戲美學的極繁主義的時代里了,2018年的《蜘蛛俠:平行宇宙》已經說明了這一切了!游戲速度的運鏡,2.5D的人物形象(介于真實與虛構之間),萬花筒滾動式的持續性變化的畫面,色光藝術的升級至熒光版炫目效果,都是多元藝術的表達方式的展現。《蜘蛛俠:縱橫宇宙》再度升級視聽效果的新突破,讓數百只蜘蛛俠同框打斗追逐的炸裂大銀幕,創造了真人電影無法達到的極繁美學的極致表現力。這部電影完成時,AI的影響尚未普遍被感知,等到6月2日新片上映,AI的威勢已經鋪天蓋地了。顯然來自AI的賦能與助力,的的確確人人都有可能成為創作者,也就是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蜘蛛俠,實現人人救世的美好愿景。未來的藝術家,不再是閣樓里孤獨奮斗的異類,而是在各種社交平臺上縱橫鏈接的數字高手,英雄在民間,天才可能就是你和我。 我期待一個更普世化的生存價值觀能夠被傳達 記者:最后,對《蜘蛛俠:縱橫宇宙》電影以及這次的共創藝術項目,有哪些特別的期待? 陸蓉之:在《蜘蛛俠:縱橫宇宙》的影片里,我們看到少年蜘蛛俠Miles Morales的純真、稚嫩、直率的救世觀,“我認為我可以”的勇氣和單純的不忘初衷,仿佛好萊塢今天的美式動畫片在對1950年代迪斯尼動畫純真年代的回歸。只是,這一次,不再凸顯唯一的英雄偶像,而是“非中心化”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群眾聚力,所象征的集體主義的崛起。而且,最耐人尋味的,主角還是一位深色皮膚的少年在帶節奏。作為一名與《蜘蛛俠:縱橫宇宙》電影共創藝術項目的創作主持人,我期待一個更普世化的生存價值觀能夠被傳達,對電影、游戲等娛樂事業、現實生活里社交平臺的持續升級,能夠透過《蜘蛛俠:縱橫宇宙》“非中心化”的理念訴求,更快地建立起人人皆可參與交互的未來。也是因為這些想法才誕生了這件跨越平行世界的虛實融合藝術作品:《縱橫無界UNBOUNDED》。 一個瑰麗、陽光、正向、人人平等、眾智共創的縱橫交錯的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