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隱匿的風景·李擁軍作品展”在天津海河美術館開幕2023年8月5日下午3時,由海河美術館、天津棉三創意街區聯合主辦的“隱匿的風景-李擁軍作品展”于天津海河美術館開幕。 出席此次展覽的嘉賓有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秘書長、湖南師范大學教授楊衛先生,天津美術學院教授、博士后、批評家范曉楠女士,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博士、《世界美術》編輯趙炎先生,廈門集美大學教授、著名藝術家王劍先生,著名藝術家、樂山師范學院教授劉芯濤先生,著名藝術家俸正杰先生、羅杰先生、曾浩先生、艾俊華先生,棉三創意街區品牌推廣部部長高睿婕女士,清華控股慕華成志美育對外合作中心主任、海河美術館、藝原美術館美育項目總監徐棟先生及策展人、海河美術館執行館長李裕君先生及本次展覽藝術家李擁軍先生和其愛人簡報平女士。開幕式由藝啟文化公司負責人陸文博女士主持。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嘉賓合影 嘉賓合影 學術研討會 此次展覽以四川籍藝術家李擁軍近年來創作的五十余件油畫、水彩作品作為主線,結合部分還原時代背景下隱匿的礦區“風景”藝術現場,有意趣地呈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四川二峨山下的時代景觀。 展覽策展人、海河美術館執行館長李裕君介紹到:藝術家李擁軍在近十年來的繪畫創作中,尤為深刻地表現了與他個人成長經歷交織的“三線工業”礦區,在時代變革中被廢棄或被私有改制的歷史變遷。二峨山,在當時“三線廠礦人”眼里就是大礦山,可以源源不斷開采,利用的寶庫,當年國家對“三線廠礦”在選址和建設方向上有明確指示:“靠山,隱蔽,分散”。李擁軍的創作的一系列素材和心理動機也多數來自對大礦山的記憶…作為曾經幾度想“逃離”廠礦的子弟,現在他創作的題材和對象卻離不開曾經那些所經歷和最為熟悉的,與父母工作和生活有關的工業痕跡。從繪畫語言上講,盡管這幾年李擁軍也在嘗試著調整,反復探索畫面中一些新的變化和突破,但所表現的景觀也始終是在被時代所裹挾的“工業風景”中糾結與往返。或許,這就是藝術家李擁軍在視覺表現中沉迷“工業風景”的無聲能量,也是他個人成長境遇和時代變遷在生命經驗中留下的不可抹滅地創傷和痛感,更是他藝術創作背后的溫度與共情!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這不僅是一個展覽,也是一個時代的掠影,更是一代人生命經歷中潛存的特殊觸感…...希望觀者能透過李擁軍繪畫作品背后的“工業風景”敘事,反思當下社會發展進程中隱匿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的共生關系,從而更好的去創造未來新的可能。 據悉,本次展覽即將持續到8月27日。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藝術家:李擁軍 四川樂山市人。1994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特聘教師,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油畫學會會員,樂山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作品先后被重慶江山美術館,北京宋莊樹美術館等機構和私人收藏。 展覽經歷 2023年 隱匿的風景-李擁軍作品展(中國天津) 2021年油畫作品“長樓”入選中德第二屆藝術季交流展(中國蘇州) 2017年“左西右東”中美優秀藝術家作品交流展(中國上海) 2016年作品入選《新當代-2016藝術家聯展》(安徽蕪湖) 2016年作品入選首屆峨眉當代藝術國際邀請展(四川峨眉) 2015年作品入選(心跡-當代青年藝術家紙上作品展)(中國 重慶) 2015年作品入選藍頂藝術節-群落藝術展 (中國成都) 2015年四川省藝術節”文華杯“美術獎入選作品展(中國成都) 2015年《188中國優秀藝術家作品展》(中國上海) 2015年作品參加中國巴蜀國際藝術博覽會 (中國成都) 2014年油畫作品入選(痛感)當代藝術展 (中國北京) 2014年作品入選中國油畫寫生全國聯展 (中國北京) 2013年作品入選(第四屆)新星星藝術節作品展 (中國廣州) 2013年舉辦“灰-光芒”個人風景油畫作品展 (四川樂山) 2013年油畫作品《偶像系例之李小龍入選》瑞士.中國年藝術節展 (瑞士) 2012油畫作品《自游16》入選:(天涯偌比鄰).中韓藝術交流展”(韓國首爾) 2012油畫作品《峨眉雪系例》參加:(城市之間)當代藝術作品聯展(四川達州) 2012年油畫作品《自游四》參加《中國。意境》油畫作品展 (中國北京) 2012年作品《風行水上系例》入圍首屆中國當代美術文獻獎評選集 (中國成都) 2011油畫《自游二》入選上海“I CAN PAY”藝術節作品展 (中國上海) 2010油畫作品入選《中國美術年鑒2001-2010》 (中國成都) 2010油畫《潛水二》入選四川美院70周年校慶作品展 (中國重慶) 策展人:李裕君 策展研究與藝術評論人,天津海河美術館執行館長,北京798第零空間主理人,劉坪田園美術館學術顧問,魯迅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外聘教師,中國當代美術評論與策展青年聯盟委員,中國文化促進會國潮藝術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 策展&學術成果 主要講座及課題 魯迅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當代藝術策展與個案研究》《策展與營銷》、《策展與創作設計策略》 沈陽M56美術館《“后疫情時代”青年藝術家創作生態發展論壇》 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工坊《當代雕塑的創作意味與傳播》 青島世貿中心《沙龍:跨界合作中的藝術與國際教育的源力與阻力》 藝術廈門論壇《共建城市藝術生態系統》 文章發表 《生命形態:申樹斌的共生主義》發表于《四川文化藝術研究》2022年7月版 《琢木聲遠——蕭立的木雕藝術》發表于《美術研究》2021第3期 《王國鋒的“圖像”理念:用細節表現事物的本質》刊載于《絕對藝術》2016第4期 《以“土”為快:閆冰的返樸情愫》刊載于《絕對藝術》2016年第4期 《入湘隨訴》發表于《絕對藝術》2015第1期 策劃經歷 2014年12月,“多向度——破碎時代的散點探索”群展 萬荷美術館 北京 2015年8月,劉林魁:不僅僅是...《倒影》系列油畫全國巡展首展 漢象當代藝術中心 重慶 2016年4月,“微觀·止觀”雕塑三人展 作者畫廊 北京 2016年12月,“游艇上的藝術盛宴”陳文令、呂山川藝術展 三亞 2017年6月,“二分之一的幸福”陳尚昌個展 共同藝術中心 北京 2017年8月,“空間再造”胡楠個展 北極熊畫廊 北京 2017年11月,孟小為繪畫作品展 藝典空間 北京 2018年1月,物境-繪畫樣本研究計劃·群展第一回 不同藝見藝術中心 北京 2018年2月,沙龍:跨界合作中的藝術與國際教育的源力與阻力 青島世茂中心 2018年3月,“單葉互生”張子葉、劉紀生藝術展 不同藝見藝術中心 北京 2018年4月,異鄉人-當代族群經驗研究展 年代美術館 溫州 2018年4月,“秘景之境”黃賽峰作品展 北極熊畫廊 北京 2018年4月,奧德賽·布萊恩——胡順香個展 不同藝見藝術中心 北京 2018年5月,藝術廈門論壇:共建城市藝術生態系統 藝術廈門博覽會 廈門 2018年6月,異鄉人-當代族群經驗研究展 祥山藝術館 深圳 2018年12月,“雙城計·兩生花”葉帆、葉順水墨作品展 不同藝見藝術中心 北京 2019年4月,“日常治療”張靜作品展 北極熊畫廊 北京 2019年4月,“不同之同”非具象藝術展 不同藝見藝術中心 北京 2019年6月,圖像之外-繪畫樣本研究計劃·第三回 不同藝見藝術中心 北京 2019年9月,無形之態-當下的抽象與新表現藝術展 首屆AITE ONLINE藝博會 2019年10月,浮出水面-陳春木個展 不同藝見藝術中心 北京 2020年6月,彼岸-李江作品展 感嘆號藝術空間北京 2020年8月,心造之物-潮媒介與形式藝術展 共同藝術中心 北京 2020年9月,夢游國-張靜個展 北極熊畫廊 北京 2020年9月,“后疫情時代”青年藝術家創作生態發展論壇M56美術館 沈陽 2020年10月,浮生集-普鵬作品展 北極熊畫廊 北京 2020年10月,“太平灣·對話”沙龍講座 魯迅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系 遼寧丹東 2020年11月,“三個對象”李秋實個展798第零空間北京 2020年12月,“唔識·行境”當代藝術邀請展珺空間 深圳 2021年12月,“當代雕塑的創作意味與傳播”講座 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 2021年3月,“隨心入影-陳赟個展” 北極熊畫廊 北京 2021年4月,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展系列:“琢木聲遠-蕭立雕塑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 北京 2021年5月,“信物-王波個展”798第零空間 北京 2021年5月,“陣列:從泥土到水泥-劉海港個展” 朗空美術館 北京 2021年5月,“浸觀-魏瑤個展”798第零空間 北京 2021年8月,“臨時邏輯-樣本研究系列·壹” 朗空美術館北京 2021年9月,“丟失底座的方尖碑·陳鴻志” 第零空間 北京 2021年8月,“臨時邏輯-樣本研究系列·貳” 朗空美術館北京 2021年9月,“盆中之物”王洋個展798第零空間 北京 2021年12月,“當代及未來-海河美術館開館邀請展” 海河美術館 天津 2021年12月,“繁景幽香”張旭東個展 海上美術館 遼寧葫蘆島 2022年2月,“陸柒捌玖·藝術展”798第零空間 北京 2022年4月,“點亮黃土-劉坪田園美術館公共藝術創作邀請展” 劉坪田園美術館 甘肅天水 2022年4月,“幻景心流”張旭東個展798第零空間 北京 2022年5月,“幻景心流”張旭東新系列繪畫巡展·天津 海河美術館 天津 2022年5月,“重生”申樹斌個展 北極熊畫廊 北京 2022年8月,“達高斯版畫保稅作品展·天津站”海河美術館 天津 2022年8月,“有光”蘇藝個展 第零空間 北京 2022年9月,“臨時邏輯·叁:樣本系列群展”海河美術館 天津 2023年2月,“心有靈犀-李雄伊繪畫作品展”M3藝術中心 天津 2023年3月,“非形非物”當代藝術展 北極熊畫廊 北京 2023年3月,“呼吸的N次方-康文峰個展”第零空間 北京 2023年4月,“陽和啟蟄-青年藝術家作品展”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 2023年4月,“阡陌”當代藝術展藝途空間長沙 2023年4月,“印·痕-汪森程個展”iSGO Gallery北京 2023年8月,“隱匿的風景-李擁軍作品展”海河美術館 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