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窗高臥——戴澤筆下的北京”展覽即將亮相北京畫院趙雨桐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畫院主辦,戴澤藝術基金會協辦的展覽“北窗高臥——戴澤筆下的北京”將于9月15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面向公眾開放。此次展覽作為“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的第六十個展覽項目,將以戴澤為研究對象,展出八十件藝術精品,涵蓋水彩、油畫、素描等藝術門類,集中展示戴澤圍繞北京的創作,以地域歷史文化喚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本次展覽也成功入選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 展覽主題源于成語“北窗高臥”,出自陶淵明《與子儼等書》,比喻人生悠閑自得。這也正恰合戴澤對藝術純真、質樸的態度。展覽圍繞“戴澤筆下的北京”展開,講述戴澤1946年抵京至今,數十年來筆耕不輟地用畫筆記錄下的北京城市變遷。通過戴澤的筆下的北京,我們可以徜徉在城市的韻味與詩意當中,共同品味每一個美好的歷史瞬間。 50年代的戴澤 《自畫像》 34×26cm 紙本水彩 1946年 本次展覽涵蓋戴澤創作的兩個主要類型:一類是現實主義創作,以速寫、油畫、水彩等形式描繪身邊人與物,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及人文關懷。第二類是關于風景與自然的創作,畫面樸素,富含情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撿圾場上》 20×25cm 紙本水彩 1946年 《北海公園》 24.5×32.7cm 紙本水彩 1955年 1946-1949:新硎初試 “相信你的眼睛,畫你所看到的”——戴澤 1946年是戴澤人生的轉折點,剛剛結束了學生生涯的他收到徐悲鴻的邀請,赴北平藝專擔任助教。戴澤在此處結識畫友、精進畫技、精研畫論,不斷對藝術創作進行探索與實踐。同年,他以《乞丐》、《東總布胡同》參與了在中山公園中山堂舉辦的展覽。就此,戴澤在北京的藝術生涯拉開了帷幕。 《東總布胡同》 20.3×30.7cm 木板油畫 1947年 《校尉營老屋》 25×34.6cm 紙本水彩 1948年 對于剛北上抵京的戴澤來說,學生到助教的身份轉變為這座陌生的城市蒙上了一層濾鏡,所見皆新,所看皆景。在恩師徐悲鴻的鼓勵下,他像一個忠實而不知疲倦的記錄者,不斷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畫于紙上,以平實的藝術語言描繪著北平的街頭巷尾、市井生活。上世紀人民生活的真實縮影從他的筆尖淌出,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定格于紙上。“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此時對景寫生、對人寫像的訓練也讓戴澤向現實主義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 《馬車》稿 14×18cm 紙本素描 1946年 《母與子(藝專操場)》 49.8×61.5cm 布面油畫 1946年 1949——1959:羅縷紀存 “回頭去看,風流人物俱往矣,只留下一幅幅時代現場的寫生”——戴澤 新中國成立后,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戴澤也投身于新中國的社會建設中。他參加了北京郊區的兩次土改工作、記錄下天安門廣場的整修過程、到機車廠寫生、參與十三陵水庫建設……受到時代感召的戴澤用畫筆描繪嶄新的北京,展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喜悅與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他在這個時期創作出表現新中國建設的《整修天安門》、《修建十三陵水庫》等經典作品,其重要的水彩作品《長辛店打鐵》還曾得到過齊白石的夸贊。無論是主題性繪畫還是描繪北京城市建設的藝術作品,均以其高超的藝術水平生動展現出現實主義所帶來的精神力量,譜寫了一曲曲時代頌歌。 《長辛店打鐵》 30.3×40.5cm 紙本水彩 1949年 《修建十三陵水庫》 28×40cm 紙本設色 1958年 1960至今:北窗高臥 “我喜歡畫窗外,靜靜地畫我看到的,一張接著一張畫下去。”——戴澤 晚年的戴澤依舊保持著藝術創作的激情,勤勉地將現代北京定格于畫布之上。這個時期他更多的是為自己而畫,心之所向即為落筆之處,創作了《萬壽春雪》、《農業展覽館》等經典作品。暮年的戴澤有著“返璞歸真”的藝術體悟,在藝術創作中融合傳統元素與西方技法,不拘形式、不限內容,眼中之景信手拈來。腿腳不便之后,仍舊筆耕不輟,常倚窗閑觀,以自家窗前為景,創作了“北窗高臥”系列作品。城市變遷的繁華與喧囂在他的眼中,也落于筆尖。歲月荏苒,窗里的人始終如一,勤勉、熱忱地對待藝術與人生。 《萬壽春雪》 36×49cm 布面油畫 1979年 《農業展覽館》 36.9×51.2cm 紙本油畫 1960年 《窗外之一》 60.6×49.6cm 布面油畫 2000年 本次展覽還在展廳內設置互動區域,配合一組“胡同”主題的作品,復原老北京胡同的場景,讓觀眾與藝術家一起,沉浸式的漫步于北京街頭。同時設置了“畫記憶中的北京”觀眾體驗區,觀眾可以在展覽現場畫下自己記憶中的北京,親身參與到展覽當中。展陳設計以“窗”作為引線,每個版塊都以一扇窗作為起始,帶領觀眾一起推開戴澤藝術的“窗”,順著藝術家的視線,看向他眼中的風景。 《馬家廟胡同》 19×27cm 紙本水彩 1948年 《北平貢院西大街》 25×34.5cm 紙本水彩 1946年 “對過去沒有后悔,對現在很滿意。我隨著潮流來,隨著潮流去。順乎自然,心平氣和。感謝天感謝地,感謝我接觸到的人們,他們對我真好。”——戴澤 這位百歲老人曾漫步北平的街頭,曾見證新中國的誕生,也曾代表中國藝術與世界對話……而今,他依舊滿懷對生活的熱愛,徜徉在藝術的世界里,并始終以其熱忱、質樸、勤勉的藝術精神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對于戴澤而言,繪畫無疑像呼吸,是生命的養分,是勤于練習,時刻提筆的動力。他始終踐行恩師徐悲鴻對他的贈語:“從來藝境是佳境,盡力耕耘善保持”。他也曾言:“繪畫就是生活”,正是這份樸拙、純真的藝術態度,以及提筆一生的精湛畫技,繪就出戴澤的藝術人生。 《北平街景》 25.2×34.5cm 紙本水彩 1946年 《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教室屋頂》 33×20cm 紙本素描 1946年 《建國十周年大慶——北京火車站竣工》35.1×52.7cm紙本設色1959年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3年10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