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城有愛 花香自來——“七彩夢”藝術課堂圓滿完成9月開學前,持續半個月深入社區的北京西城區“七彩夢”藝術公益課堂,在陶然亭、什剎海、廣內三個街道拉上帷幕。這些課堂給孩子們帶來一個不一樣的夏天。 假期中的青少年面對大量活動選擇,觀美景、看大展、玩游戲……但很多孩子想有一個能讓自己展現素質和創造力的假期。針對這些孩子們,共青團北京市西城區委員會和各街道的一群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積極行動起來,他們經過多次溝通策劃,與專業美育機構聯手,終于在假期結束前,給這些孩子們獻上了一道充滿文化內涵和動手樂趣的藝術大餐——2023年度“七彩夢”藝術課堂。 在8月中旬到月底期間,西城團區委邀請老師們為孩子們特別設計了一套專門課程,內容涵蓋弘揚中國藝術和美學的國畫、篆刻、扇繪,以及對比借鑒國際風格的油畫創作,然后落實到街道層面進行組織實施,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和其他孩子一道體會暑期的美好。 “我們的目標就是圍繞美育美教,通過拓寬鑒賞視野和提升動手能力,用美來浸潤這些孩子的心靈,用美提升這些孩子的自信。”西城團區委的項目負責人說。這并不容易,為此他們和街道、社區都進行了深入溝通,并針對孩子的特點給出了藝術課堂設計的具體要求。 第一輪參與課堂試點的西城區陶然亭、什剎海、廣內三個街道的負責人,也深受這個美育活動初心的感染和鼓舞。因組織時間緊張,所有負責人都犧牲了下班和周末休息時間,和下轄各社區溝通落實場地、組織、防暑、安全等工作,力求給孩子們完美的體驗。 具體的實施方——大書智美學俱樂部項目負責人趙曉東老師一開始就覺得“這個挑戰挺大的”,“一般藝術課堂都比較長,而且會單純定位在藝術鑒賞,或定位在藝術創作。”但他們最終在課程設計中,把增強藝術鑒賞力和用手動腦能力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利用社區周邊空間,讓社區的同學們,不用出遠門就有一個豐富的視野拓展體驗,更重要是通過具體創作挖掘自我、展現自信!”項目老師石瑩說。 老師們經過與西城團區委的緊密配合和溝通,終于設計并呈現了一套多元、緊湊、突出兒童特點的課程,內容融匯東西、突出國風,并融入審美和創美相結合、視野和技能雙收獲的多重目標。同時,項目也邀請了畢業自清華美院、廣州美院的有10年以上藝術教學經驗的老師做現場講學和指導。 課堂一經落地,大受孩子們喜歡,孩子們創作的作品也讓叔叔阿姨們驚喜。在課堂上不斷出現的精彩作品基礎上,西城團區委、各相關街道和大書智美學俱樂部還合作給孩子們辦展覽。還特別策劃了一個充滿寓意的主題——“西城有愛 花香自來”,贊美了這次課堂上孩子們的作品就如鮮花綻放、香氣四溢,激勵孩子們勇于實現自己的美好夢想。 當孩子們來到自己動手創作還參與策展的藝術展上時,都特別興奮和自豪,覺得這是他們假期中最有意義的作為和收獲。參加課程的馬依然同學說:這次課堂不僅豐富了自身涵養,提高了藝術素質,課堂上輕松而專注的氣氛,更讓自己與其他同學很快成為朋友,相互幫助,其樂融融。 了解課堂內容的家長們也贊不絕口。康樂里小學二年級肖晴月的爺爺肖繼軍說:這個活動啟發了孩子對藝術的興趣,孩子回去說自己畫得特有信心,對顏色搭配也有了新的理解。第八中學許墨的媽媽陳曉云到現場抓著老師說:這次活動孩子非常喜歡,孩子是第一次接觸國畫和篆刻,收獲非常大,“老師們特別有耐心,每次都細心指導孩子,孩子心心念念著明天的扇面課呢,謝謝啦!老師辛苦啦!” 項目團隊和老師們還是關心孩子們的感受。參加活動的孫嘉依同學說:這個活動特別有意義,老師的課程設計是帶著我們動手開始新的創造,去接觸那些沒試過的事物。這讓她信心倍增。“這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先哲說‘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我們堅信這次的暑期藝術課堂,能對這些孩子樹立自信、自強的人生觀有所助益!”項目團隊總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