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朦朧主義系列展《場》開幕 展出獨具東方美學特點的藝術作品2023年9月16日,新朦朧主義系列展覽《場》在東京畫廊開幕。本次展覽是繼2013年以來,東京畫廊+BTAP主辦的第十二場新朦朧主義系列展。 新朦朧主義源于二十世紀初日本的朦朧體繪畫,2013年由東京畫廊+BTAP總監田畑幸人,日本批評家峰村敏明,藝術家王舒野共同發起,旨在從新的藝術語境中發掘更具東方美學特征的作品,尋找一種兼具人性,神性與自然性的東方質感。近十年來,在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的9位理論家和策展人田畑幸人、峯村敏明、王舒野、魯曉波、皮道堅、夏可君、金福基、Kate Lim、魏祥奇的支持下,新朦朧主義展覽先后在東京畫廊+BTAP、798藝術工廠、紅專廠當代藝術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湖州市美術館舉辦了展覽,共推出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德國、巴基斯坦的70余位藝術家的作品,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等舉辦了5場學術性研討會。
本次新朦朧主義系列展特邀姚君擔綱策展人,相較歷屆新朦朧主義系列展,本次姚君根據參展作品將空間重新設計,作品與空間形成更統一的場域。東方哲學是“由物及心”,又“由心至物”的,心物相契間萌生感動。在心物之間推演、伸展、衍化,從而喚起無限的弦外之音,畫外之意,象外之境,成為一種特有的場,或者說是一種境界,這是心和天地萬物之間產生的感應觀照。也是東方藝術最重要的品質,藝術家必然要澄懷觀照,使心靈深處光明昭然,赤裸裸、光燦燦。如“萬里無云萬里天”的本然明空,才能進入心物從容的境地,從而洞見內心的無限,超越一切的時空、因果,透見無我的永恒。此刻,藝術是一場超驗的活動,在有限的形象中,展開一次次無限的探究。個體之心,物我萬象,晃晃然如空如虛,這是一種本體窮究后的審美人生和審美喜悅。
本次展覽以“場”為名,可以看成這是中國藝術家自心與“天地精神獨往來”的一次自覺與觀照。在本次參展藝術家朱建忠、王舒野、葉劍青、田衛、蔣非默的作品中都各自流露出“天地并與,神明往與”的審美內涵與生命氣象。從他們的藝術實踐看,美的法則,就是心的法則。澄觀一心而騰踔萬象,它最終“不即不離”的指引著我們——回歸自我,過去、現在和未來! 據悉,本次展覽將展至10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