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流于心,止于觀,王梓木作品展在今日美術館開幕2023年11月11日下午,“止觀:王梓木作品展”在北京今日美術館二號館二層開幕。本次個展呈現了王梓木近年來創作的35幅繪畫作品,邀您一同步入王梓木的藝術世界。變幻莫測的顏色、鮮活生動的細節,與自由流動的顏料相結合,在畫布上呈現出他內心的廣闊全景。展覽將持續至11月28日。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何為“止觀” “止觀”為禪修的原理之一,是禪定和智慧的并稱。其中“止”是定的能力,“觀”是慧的表現。王梓木認為,自然的美是由自然形成的,順其自然的表達最合適不過。 王梓木的繪畫創作采用油漆和丙烯兩種顏料,通過刮蹭和流淌的方式完成。這一過程不僅形式上體現“流于止,止于觀”,而且畫面采用何種顏色,刮淌到什么狀態合適,取決于藝術家對內心觀望的把握,謂之“止于觀”。藝術家每一幅成形的畫作,都是自然流成,觀自在于當下。王梓木說:“回頭看來,它們是我內心的一面鏡子,是自性的妙有和妙用,展示出我不同時期的心語。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這樣的“自然”與“自由”折射出藝術家每個繪畫當下內心所尋得的“妙”與“靈”。而作品之上,細細品味不難看出,這些都是藝術家王梓木超越畫材本身,用“心”流淌出來的藝術作品。從“心”出發,自由自在,是王梓木持續向公眾表達的作品內核。 見的藝術,形的語言 有人繪畫強調的是主觀與對象相符的表現,如寫真;有人繪畫靠展現整體無因果的涌現,如風景;有人繪畫求的是主觀臆動的呈現,如觀念。 王梓木不假筆墨,而借油漆和丙烯來契合內心的涌動。收萬物于心,噴流而出,一切都是不期而遇的效果和不可重復的過去。藝術家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向我們坦露了自己內心的熾熱、寧靜、復雜、淡泊。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但卻把觀賞者留在了當下,讓我們在喘定中觀照了自己。 他的內心表白能在我們的心中重演,是這些作品的普遍意義和公共價值所在。只要與我們產生了共情,這些作品的意義就不再屬于個別的自己,而屬于了普遍的大家。 本次展覽的學術主持江南表示:“梓木的畫在我看來是非表現非觀念的涌現。不受形拘,不為物累,不加妄為,甚至沒有明確的觀念。一步跨越了心指分離的過程,擺脫了技法的束縛。不求承認,只在意直敘心腸,力爭在精神解放和意志自由上做一個無畏的踐行者。” 王梓木,《天狗》,布面丙烯,120×80cm,2023 王梓木,《攀登》,布面丙烯,80×120cm,2019 王梓木,《心咒》,布面丙烯,80×120cm,2019 王梓木,《天堂湖畔》,布面丙烯,80×120cm,2019 王梓木,《無明》,布面綜合材料,120×80cm,2019 自然流淌 王梓木的抽象繪畫任由油彩自然流淌,體現某種自由的穿梭與追尋,色彩、線條、構圖獨具一格,承載著王梓木內心深處的表達,也抒發著他對自然的崇尚與熱愛。而這些作品本身,也試圖在展覽中引發與觀眾之間的內心深處的共鳴,啟發觀眾重新理解人與藝術、與萬物自然發生的連結與關系。 策展人鄒操認為:“王梓木的行為繪畫和裝置作品具有極高的觀念性。而他的抽象繪畫,不僅具有較強的形式感,同時還具有獨特的意向性,從南極風光到水城韻味,從雪山腳下到深邃海洋,從中國風韻到兒時夢想。這些或來自于大自然、或來自于內心深處對生活的感悟,正一一訴說并重塑了深邃的自然故事與內在能量。” 美學博士、訪問學者、藝術與設計專業講師奧爾加·庫薩特·奧里奧爾這樣評價道:“王梓木的畫作透露出非具象的、代表性意志。這種意志體現了繼現代主義過渡至后現代主義時期后,抽象藝術邊界的延伸。 王梓木,《望月》,布面丙烯,80×120cm,2020 王梓木,《晚秋》,布面綜合材料,81×121cm,2016 他的作品充滿表現力,許多主題受大自然啟發,并融合了他對個人心境的反思。在他的作品中,我們能感受到大海、江河、云、雨、雪,甚至淚水的蹤跡。他的畫作不僅反映自然,也表達了對自然的敬意。許多作品展示出各種形態的水,表達藝術家對這一主題的獨特吸引和情感共鳴,也解釋了為何藍色在他的畫作中如此顯著。水,不僅代表流動與轉變,更與他的創作方法相一致:忠于直覺、順其自然。” 主觀的藝術,源于情感與直覺。也有許多機遇與巧合,深藏在每一幅畫作中,正如人生,又如水般靜靜滋潤著世間萬物。 這些畫意詩篇伴隨著深沉而持久的力量,在本次展覽中呈現在公眾面前,正待觀眾“止”且“觀”,體味王梓木的藝術箴言“藝術改變觀念,觀念重構人生”。 王梓木,《自然》,布面丙烯,80×160cm,2021 王梓木,《緣起(二)》,布面丙烯,80×160cm,2021 王梓木,《度》,布面丙烯,120×78cm,2023 王梓木,《激蕩》,布面綜合材料,150×80cm,2018 藝術家大事記 王梓木,中國著名企業家、慈善家、藝術家,華泰保險創始人。 2016年,王梓木參加了德國藝術家博伊斯創辦的“自覺·須有作為”國際藝術航海活動,踐行了博伊斯“人人都是藝術家”的理念,并開啟了他個人藝術生涯的元年。 2017年1月15日,王梓木受邀參加今日美術館舉辦的《今日藝術航海暨“自覺·須有作為”2013-2016年回顧展》,首次公開展出了他的三幅作品,其中尤以《華泰藍》引人注目,贏得了到場專家與觀眾的一致贊賞。 2017年5月10日,世界三大藝術展之一的威尼斯雙年展隆重開幕,王梓木與為數不多的中國藝術家代表,受邀參加了此次展覽的平行展。開幕式上,他現場完成了行為繪畫《華泰藍2》的創作表演,以獨特的方式記錄了他人生中重要的八個階段。他在藍色的畫布上書寫一段文字,然后用藍色的油彩涂蓋文字,繼續書寫下一段文字,再用油彩涂蓋,依次重復,直到完成。最終作品是九層藍色油彩,其中隱藏著八層文字記錄。這些文字依次記載了他自16歲上山下鄉以來的不同人生階段,由此表達了一次次沉淀、一次次重啟的人生旅途。 2019年以來,王梓木先后在寧波、井岡山、成都、哈爾濱、北京等多地舉辦個人畫展,其作品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贊譽,并被一些美術館和機構收藏。 展覽信息 止觀:王梓木作品展 策展人:鄒操 學術支持:江南 主辦方:今日美術館 協辦單位:京華世家、中泰信托、喬氏臺球、天際科技投資 展期:2023.11.11-11.28 地點:今日美術館2號館2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