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連接亞洲與世界的藝術橋梁中國日報3月28日電 2024年3月26日,2024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舉辦發布會,宣布巴塞爾藝術展香港正式開啟,吸引了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藝術機構共赴這場春日藝術盛事。 展會于當天正式開啟VIP日預覽,呈獻了來自40個國家及地區的242間頂尖藝廊,參展藝廊數目相比2023年增加了65間,標志展會全面回復至疫情前規模。其中,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中東及非洲40個國家與地區的藝廊呈獻出最高質量、涵蓋所有藝術分類的精彩佳作。 ![]() 巴塞爾藝術展行政總裁諾亞·霍洛維茨表示,他堅定地致力于繼續提升和加強巴塞爾展會平臺,以確保展會以更有意義的方式吸引成熟和新興的觀眾以及藝術家。這是一個充滿潛力的令人興奮的旅程,霍洛維茨非常高興能夠帶領這個組織繼續尋找新的方式來積極影響所服務的社區,并重新想象巴塞爾展會在藝術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樂思洋表示,如果說2023年是亞洲重新開放的一年,那么2024年則是在變革之后重新連接彼此的一年。在這一命題下,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以香港為起點,作為一個真正的全球性平臺,發掘和碰撞新的藝術聲音,講述故事和對話,促進跨文化交流與合作,并向世界輻射。 ![]()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香港成為全亞洲擁有國際畫廊數量最多的區域,也讓中環成為藝術空間的知名地標;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香港的西九文化區包含了香港三大文化地標:M+美術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和戲曲中心,讓維多利亞港灣成為"藝術之灣"。 從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1C口進入,迎面看到的第一幅作品是藝術家閆平的作品《初春的四月》,位于國際知名的當代藝術畫廊Massimo De Carlo(MDC)展位。MDC畫廊在今年2月初宣布代理這位藝術家,并于2月下旬在畫廊位于倫敦空間舉辦她的個展。這幅作品很好地反映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特點:在城市中形成了一種混雜性的文化身份。 這種混雜型與城市的殖民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也可以看到城市在現代化轉型中所尋求的方式方法,以及今年赴港觀眾對于受到政治話語影響的城市所展開的多元想象。因此,藝術博覽會在這種混雜的環境中已經成為了建立超越中西話語支配的"第三空間",觀眾、藏家、參展商、媒體、主辦方、政府機構與商業機構在這個空間中表達、突顯一種多元的身份與話語。 展會主展區"藝廊薈萃"匯聚了201間世界頂級藝廊所帶來的最高水平作品。在眾多參展作品中,紡織藝術及其引入注目的多樣性將是一大亮點。其中Alison Jacques(倫敦)將呈獻希拉·?怂梗⊿heila Hicks)對布料與紡線的開創性運用,同時Bank(上海)將展出纖維藝術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萬曼(Maryn Varbanov)的作品。 數字藝術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重點作品包括 Taro Nasu(東京)展出的池田亮司作品,他以探索不同形式的原始聲音而聞名;以及Galerie nächst St. Stephan Rosemarie Schwarzwälder(維也納)呈獻的剛剛入選"?霜2023"的藝術家苗穎以人工智能技術創作的影像作品。 據悉,在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首日,Thaddaeus Ropac便已售出6件作品,總成交額80余萬美元。在 Thaddaeus Ropac 亞洲總監朱端麗(Dawn Zhu)看來, "今年的展會吸引了很多優秀的收藏家和機構,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仍然是我們和亞洲地區藏家交流的重要場所。當然,最重要的是藏家對我們展出作品的反饋。我們很高興他們對作品都體現出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我們新代理的藝術家漢斯·約瑟夫松(Hans Josephsohn)和瓊·斯奈德(Joan Snyder),不過,今年收藏家在購買作品時更慎重考慮,所以現在判斷展會是否成功還為時過早,但到目前而言勢頭積極。" ![]()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展會有一半以上的參展藝廊在亞太地區擁有展覽空間,再次呈獻亞太地區無與倫比且充滿活力的藝術創作圖景,無論是重現歷史還是當代表達均都有所涉及。 在內地藝博會的現場,人們常常會根據國際大牌畫廊的數量來判斷此次藝博會"國際化"或"高端"與否,或本土畫廊下沉過多而遭到詬病。而在香港,當越來越多的內地畫廊出現在現場時,我們在因其而鼓舞外,又是否會想起在內地時不一樣的聲音呢——而這背后,或許呈現出更為復雜的面貌。 根據藝術經濟(Arts Economics)創辦人Clare McAndrew博士撰寫的2024年《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The Art Basel and UBS Global Art Market Report 2024),2023年全球藝術市場總規模達到650億美元,同比縮減4%,但仍高于疫情前的644億美元。其中制約藝術市場發展的因素包括:高位價格水平的藝術品銷售量減少、高通脹率和高利率、部分地區國際局勢緊張等。報告的受訪者還提到了物流和租金等成本的上漲。 其中,中國藝術市場的銷售額從去年的112億美元大幅增長9%,達到約122億美元。中國在上半年擺脫了疫情的影響,拍賣行業的表現尤為強勁,因為過去累積的藝術品存貨紛紛涌入拍賣市場——中國是唯一一個在高端市場實現增長的國家市場。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藝術展覽也全速恢復,推動了藝術經銷商收入的增長。這也使得中國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市場。 ![]() 可以說,在本次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中,內地的畫廊展現出強大的活力,有35間設有空間的畫廊參加,其中21間位于北京。隨著亞洲的整體藝術影響力在國際上不斷提升,不少亞洲畫廊也在西方開設了新空間,如馬尼拉的Silverlens藝廊在紐約切爾西建立了新空間,這不僅顯示了西方對亞洲當代藝術的高度關注,也反映出亞洲藝術工作者不僅重視本地藝術家的發展,而且努力推廣亞洲藝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同時,本次共有68間藝廊在短暫睽違后回歸至展會陣容,包括來自法國的勒隆畫廊(Galerie Lelong & Co.),意大利的Galleria d'Art Maggiore G.A.M.,墨西哥的kurimanzutto及印度的Experimenter等知名藝廊。同時還有25間來自世界各地的藝廊首次參展,其中一些藝廊所在國家是首次參加展會,包括丹麥、加納、新西蘭、葡萄牙及沙特阿拉伯。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憑借五個精彩展區、"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及"光映現場"以及與本地藝術機構合作,呈現出了極其多元的藝術之音。 據悉,巴塞爾藝術展還與藝廊、藝術家、世界頂級機構與文化合作伙伴攜手合作,在展會期間于全城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藝文活動與啟動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