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桐溪小蟬個展“我見青山多嫵媚”在北京愛慕美術館開幕2024年5月12日,桐溪小蟬個展“我見青山多嫵媚”在北京愛慕美術館開幕。展覽由謝曉冬擔任策展人,愛慕美術館與云杪文化聯合主辦。 本次展覽策展人、在藝&云杪文化創始人謝曉冬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從書法到繪畫,從花卉到山水,桐溪小蟬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當代藝術家,甚至可以說是被低估的一位當代藝術家。” 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提及,“在此次展覽中,可以看到桐溪小蟬作品‘新’的一面,她在用一種花鳥的方式解讀整個山水、人物、世界。”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丘挺表示,“中國傳統文脈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展現日常化的狀態。桐溪小蟬的作品,是深耕于積累傳統涵養后形成的,在如今產業化的藝術生態里,她的這種自足與自在是其內心文化的重要呈現,她把水墨的意韻展現地淋漓盡致。” 愛慕集團總裁助理李思思表示,“小蟬老師的展覽讓我們看到女性藝術家身上的從容、淡定,令人由衷敬佩。” 本次展覽聚焦桐溪小蟬創作的“新山水畫”作品,展出包括“花卉山水”、“紀游山水”與“佛像山水”三個系列在內的三十余幅作品。全面呈現桐溪小蟬于過去十年間,在“新山水畫”創作上作出的多種實踐。 藝術家桐溪小蟬 “山水”不僅是一個繪畫題材,更是承續千年的文化情懷。面對西畫的沖擊與傳統水墨式微,從近代至當代,始終有藝術家堅持在審美意趣上回溯山水源流,同時在圖式主題、筆墨技法等方面求索創新。由此誕生的“新山水畫”,既豐富了水墨的形態,也重新鏈接了傳統文化與當下社會。 如何讓山水藝術在當代語境中持續煥發生命力,這是小蟬與藝術家們共同面臨的課題。開幕當日還舉辦了“日常與玄想:山水藝術的可能性”主題學術沙龍,邀請藝術家隋建國;作家、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毛尖;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與本次展覽策展人謝曉冬,以展覽為契機,共同探討山水藝術的全新可能。 “日常與玄想:山水藝術的可能性”學術沙龍現場,右起: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作家、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毛尖,藝術家隋建國,本次展覽策展人謝曉冬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我見青山多嫵媚——桐溪小蟬的新山水畫 “山水”不僅是一個繪畫題材,更是承續千年的文化情懷。面對西畫的沖擊與傳統水墨式微,從近代至當代,始終有藝術家堅持在審美意趣上回溯山水源流,同時在圖式主題、筆墨技法等方面求索創新。由此誕生的“新山水畫”,既豐富了水墨的形態,也重新鏈接了傳統文化與當下社會。本次展覽呈現的正是桐溪小蟬于過去十年間,在“新山水畫”創作上作出的多種實踐。 桐溪小蟬的創作自1990年代起步于大寫意花卉,初學吳昌碩,后法黃賓虹,逐漸建立了“信筆而出、童真自在”的個人風格。在中國繪畫史中,山水、花鳥、人物一直是并行的門類。近代以來屢有藝術大師嘗試突破畫科之囿,潘天壽將山花野卉與近景山水融合,黃賓虹運用山水墨法點染花鳥。桐溪小蟬接續前人的路徑,從2008年開始將山水與花鳥相結合,逐漸在畫面內容、視覺形式、筆墨語言上別出機杼。 此次展覽精選桐溪小蟬近年創作的三十余幅“新山水畫”作品,包括“花卉山水”、“紀游山水”與“佛像山水”三個系列。 在“花卉山水”系列中,她以夸張的比例放大花卉,讓它們前所未有地超越山水成為畫面的視覺重心。其中一類作品用花卉沒骨法點染山水,施以灰色度的淡墨淡色,讓畫面統一在柔和的色調中,溫潤朦朧有氤氳之氣。另一類作品取法黃賓虹又不拘泥,先用中鋒線條勾勒山川花卉,后以短線與色彩取代皴法填充。在筆線用法上自由奔放、不懼涂改,濃重的線條與明麗的著色形成強烈對比,山水花卉各盡其美。 長風,46×35cm,紙本水墨,2015 安適,46×35cm,紙本水墨,2016 清夢,50×53cm,紙本水墨,2017 云起,50x50cm,紙本水墨,2015 “紀游山水”融山水、花卉、人物于一爐,日常現實與想象的自由世界相疊加,充滿超現實主義色彩。這些作品時空尺度別具一格,雜糅著俯視、仰視、平視甚至倒置的視角,在變幻的空間中展開敘事。她把對于家鄉福建福鼎茂郁山水的記憶,自己北京的畫室和書房全融合進畫中,似真如夢,蔚然而成奇觀。這讓她的紀游山水成為一種情感寄托,傳達出我們這個超級都市時代人們向往自由的心跡。 浮生,69x69cm, 紙本水墨,2014 獨坐,50x100cm,紙本水墨,2015 暇日,50x100cm,紙本水墨,2015 夏日,27×108cm,紙本水墨,2018 摘花,28×71cm,紙本水墨,2018 2019年起,桐溪小蟬開始將佛像與山水相融合,創作“佛像山水”系列。此前,她長期研讀禪宗典籍、醉心佛學,游歷閩浙古寺名剎。感悟于豐子愷所繪“兒童畫”一般的佛像,桐溪小蟬也把觀音、如來畫得神情喜樂、溫暖人心。她還用鄉野田園取代仙山云海,讓佛像更加可親可近。 飛天,43×65cm,紙本水墨,2019 花發,90×48cm,紙本水墨,2019 月滿,90×48cm,紙本水墨,2019 桐溪小蟬對“山水”題材的執守,源于“林泉之樂”這一連亙古今的人文理想。她堅信水墨的超越性,在傳達古典情懷的同時不忘回應現實。“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桐溪小蟬以自由的筆法、稚拙的趣味為山水賦予情致,蘊藉現代人的心靈。 桐溪小蟬 桐溪小蟬,又名小蟬,當代女性畫家、詩人。本名張斌,生于福建省福鼎市。2005年7月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師從邵大箴教授,獲博士學位。現供職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