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道——紀念趙冷月誕辰110周年書法大展”在陜西咸陽清渭樓美術博物館開幕2024年9月28日,在陜西咸陽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中,清渭樓美術博物館迎來了“大道——紀念趙冷月誕辰110周年書法大展”。本次展覽由中國書法家協會藝術委員會指導,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陜西省書法家協會、陜西省書學院、咸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清渭樓美術博物館承辦。展覽匯集了趙冷月先生的眾多書法精品,全面展現了他在書法藝術上的卓越成就和對傳統的創新精神。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中國書協副主席、陜西省書協名譽主席張勝偉,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常務理事、原副秘書長、中國書協學術委員會原副主任、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劉正成,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七、八屆理事、第七屆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陳扶軍,中國書協理事、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薛養賢等,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藝術評論家,以及趙冷月先生的家屬、生前好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書法藝術的盛會。 開幕式合影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館長郭剛致辭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館長郭剛表示:趙冷月先生是現代書法創作轉型的奠基人。他憑借對傳統書法的深刻理解,以獨特的書法語言守正創新、引領未來。從端莊嚴謹的楷書到靈動飄逸的行書;從古樸雄渾的隸書到奔放不羈的草書,每一幅作品都凝聚著先生對書法藝術的熱愛與執著,展現著他對人生大道的深刻感悟,為當代書法創作與發展提供了借鑒和思考,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趙冷月書法陳列館在清渭樓開館,再次彰顯了社會各界對清渭樓美術博物館的高度認可,標志著清渭樓美術博物館在文化藝術傳承發展的征程上又邁出了新的步伐。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文化思想,以此次展覽為契機,在高質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質服務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努力將清渭樓美術博物館打造成新時代人民群眾欣賞美術佳作、提升文化素養的藝術殿堂。我們也將進一步加強與藝術家們的交流互動,共同為陜西文化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資深書畫鑒定師、策展人趙穎致辭 資深書畫鑒定師、策展人趙穎在致辭表示:趙冷月先生一生致力于書法藝術的探索與創作,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藝術造詣,在書法領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先生的書學之路,是一條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之路;先生的書學立場,是秉持“與古為徒,守正創新”的赤子之心。他強調對傳統的敬畏,更甘愿做墊腳石、鋪路磚,身體力行,為中國當代書法趟出了一條新路。 趙冷月先生曾說,他的書法分為兩種,一種是寫給別人看的,一種是寫給自己看的。本次展覽,我們精心挑選了100件趙冷月先生“寫給自己看的書法”,涵蓋了臨碑、楷書、行書、隸書、篆書、草書、魏碑、榜書八種書體,力求全面展現先生的藝術成就。她在概述了展覽的籌備工作中提到:本次展覽并沒有采用傳統的終身回顧展的策展方式,而是選擇了趙冷月先生創作巔峰期的作品,時間跨度集中在1991~1995年,即先生76~80歲期間的精品。展覽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恪守法度,守正創新。趙冷月先生是碑學的堅定實踐者。他強調必須對傳統的經典法書不斷臨習,掌握其法度,從中找到可以生發和變化的契機。他提出“松綁”藝術觀,在“有法”和“無法”中尋求自我,既堅持“無一日不抄碑臨帖”,創作中又力求“破法”,從有我到無我,實現書法的最高境界。從少年時“逃離”祖父,回歸“二王”和唐楷,青年時喜歡蘇軾米芾,到中年“逃離”米字,研習顏楷,直至晚年深刻參悟碑學,得以“逃離”顏書。在不斷的否定、否定、再否定之中,趙冷月的書法藝術完成了一次次的蛻變,最終達到了“豪華落盡見真淳”的最高境界。 第二部分:遍臨百家,不知所宗。趙冷月先生認為書法“繩墨嚴謹”,不可“任筆為體、聚墨成形”。他不斷告誡后輩,學書法開始時要從唐楷入手,橫平豎直就是書法;專注于一家一帖,要寫得“像”,能夠“入帖”,尤其強調書法“筆法”的重要性,將是否掌握“筆法”,作為區別書家與非書家的基本要素。在掌握筆法的基礎上,再掌握結體、章法和行氣。在深入研習階段,他尤其重視“學而能化”——書法研習不能拘泥于某家某法,更不能被既有的“法度”所困死,而應該廣收博取、最終形成自家面目,所謂:“書道宜博采眾長,遍臨百家,令人不知所宗。” 第三部分:碑帖融合,獨創榜書。趙冷月先生諸體皆善,最具視覺震撼力的首推“榜書”。1979年,他游歷名山大川,觀摩各地摩崖石刻,當時就曾在西安盤桓良久,后經數十載磨礪,最終獨創榜書一體。其書寫摒棄了唐楷的規范美,向上溯源中國古碑刻傳統,進而回歸文字最初的生拙原態,將整體的氣勢與單一筆畫的樸拙結合,或驚心動魂,或元氣淋漓,或大道至簡,強化了中國書法在二維空間中的三維甚至多維表現力。趙冷月先生以其強大的精神屬性,開啟了一代新風,成為中國書法從傳統范式向現代范式轉型的關鍵代表和主要奠基人之一。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辦公室主任李晨宣讀上海市書法家協會賀信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的賀信中表示:趙冷月先生是海派書法的杰出代表,他的書法藝術成就,不僅在上海,在全國范圍內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趙冷月先生的書法之路,充滿了探索與創新。他從晉唐楷、行法度入手,對各類書體無不窮究其遞變之跡,中年后轉學漢隸北碑,尤勤于《張黑女墓志》《鄭文公碑》《龍門二十品》《張遷碑》等,至晚年達至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趙冷月先生的書法藝術,不僅在技法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更在藝術精神上展現了海派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他的書法作品,既有傳統的韻味,又有現代的氣息他的藝術實踐和探索精神,對當代書法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引來無數的追隨者,為中國當代書法創作帶來了新的活力。 此次展覽,是對趙冷月先生書法藝術的一次全面回顧和深入研究,也是對海派書法傳統的一次傳承和弘揚。我們相信,通過這次展覽,更多人將有機會近距離感受趙冷月先生書法藝術的魅力,進一步認識和理解海派書法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風格本次展覽在陜西清渭樓美術博物館舉行,與趙冷月先生的作品有著深厚的契合。陜西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藝術資源。我們期待通過這次展覽,能夠促進上海與陜西兩地在文化藝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鑒宇致辭 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鑒宇在致辭中表示:趙冷月先生,乃書法藝術之巨匠。其作品恰似璀璨星辰,于書法浩渺蒼穹中熠熠閃耀。先生之書法,既承傳統之深厚底蘊,又綻創新之獨特光芒。其筆法靈動如蛟龍游弋,線條剛柔恰似陰陽共生,墨色濃淡猶如山水畫卷,布局疏密仿若星辰羅列。每一幅墨寶皆如無聲之詩,靈動之畫,滿溢藝術魅力與生命張力。先生以超凡技藝與深邃藝術感悟,為書法藝術之發展辟出嶄新路徑,樹起巍峨標桿。 此次活動,不僅是對趙冷月先生藝術成就的崇高禮贊,更是滬、陜兩地文化交流之生動寫照。上海,那座充滿現代氣息與創新活力的都市,與古老厚重的陜西在書法藝術的紐帶下緊密相連。兩地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徐徐展開。滬上的靈動與陜地的雄渾相得益彰,為書法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種交流互動,讓我們看到了文化的多元性與包容性,也為兩地藝術家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 中國書協副主席、陜西省書協名譽主席張勝偉致辭 中國書協副主席、陜西省書協名譽主席張勝偉在致辭中表示:趙冷月先生的書法獨樹一幟,他不僅是傳統書法精神的挖掘者和接力者,也是書法探索的實踐者和建造者,他不僅是書法美學境界的開拓者,也是書法精神高標的忠誠追隨者。他書法藝術值得我們研究、弘揚、傳承。趙冷月先生以畢生的經歷詮釋了對書法的認識,成就了自己,影響了后人。深入研究和弘揚趙冷月先生的書法精神,有利于我們深化對書法本體的理解,推動書法觀念的更新,審視和界定當前的書法現象,促進書法文化的新發展。趙冷月書法陳列館在清渭樓開館,對陜西咸陽而言是一大盛事。這不僅為渭清樓這座歷史名樓賦予了文化印記和藝術的光環,也為當地的書法研究者和學習者提供了一個研究、學習、借鑒書法名家的渠道、機會和條件。每一位有書法志向的人,都能從趙冷月先生的書法實踐和人生哲學中獲得靈感、感悟以及前進的動力和志向。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館長郭剛、趙時中先生為趙冷月書法陳列館揭牌并向趙時中先生頒發聘書。 趙冷月書法教育基金會副會長趙時中致答謝詞 趙冷月書法教育基金會副會長趙時中代表家人,向今天出席活動的各位來賓表示了最誠摯的感謝和歡迎。他在答謝詞中表示:“2025年,是家父趙冷月誕辰110周年。今天,以“大道——紀念趙冷月誕辰110周年書法大展暨清渭樓趙冷月書法陳列館揭牌儀式”開啟了對父親的深切緬懷之旅。我們將繼續秉承父親對書法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創新精神,進一步推動父親的書法藝術在更廣泛的領域傳播和傳承。” 同時,他談到了清渭樓趙冷月書法陳列館的揭牌的意義。為趙冷月的書法作品提供了一個永久的展示空間,讓更多的人能夠近距離欣賞到父親的藝術風采。在這里,人們可以感受到父親在書法創作中所傾注的心血與情感,領略到他獨特的藝術魅力。這個陳列館不僅是對趙冷月藝術成就的高度肯定,更是為書法愛好者和研究者們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它將成為傳承書法藝術、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陣地,激勵著后人不斷探索和創新,為書法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陜西省咸陽市政協副主席邢步宜宣布展覽開幕 陜西咸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賈黎明主持開幕式 趙冷月先生,名亮,號缺圓齋,晚號晦翁,是現代書法轉型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師法傳統,后移居上海,與名家交流,藝事精進。晚年,他形成了融碑與帖的獨特風格,開創了獨樹一幟的榜書。趙冷月先生的書法作品以其質樸古拙和率意天真之趣著稱,展現了深厚的傳統功夫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分為:榜書、草書、魏碑、行書、隸書、篆書、楷書、臨摹、年表九個部分,全面展示了趙冷月先生的藝術成就。無聲的筆墨靜靜地講述著趙冷月先生的藝術思想和對傳統書法開拓與創新的美學價值,思辨性的表達方式定能激發起觀眾強烈的認同和共鳴。此次展覽旨在弘揚書法藝術的無限魅力,同時也是對趙冷月先生的深切緬懷。 趙冷月先生以其獨樹一幟的書法風格在書壇上引起了廣泛的爭議與討論。他的書法之路,經歷了三次“逃離”,在不斷“逃離”“松綁”的同時,憑借著自己對傳統功夫深刻的把握和理解,大膽實踐,在質疑聲中,堅持自己。他的作品,無論哪種書體,都透露出一種獨特的氣質。 中國書法家協會前常務理事、前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前副主任、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劉正成 中國書法家協會前常務理事、前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前副主任、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劉正成表示:“這是我看到的趙冷月先生第二批的大量作品,很震撼,此次展覽讓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趙冷月先生書法的意義。”劉正成認為,趙冷月是海派書法的代表人物,他繼承了海派的傳統,并且推動了它的創新。他銜接60年代海派書法到今天書法的一個橋梁,跨越了兩個時代,引領了這兩個時代的發展。他傳承了海派優秀的品質,并為今天的書法創新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劉正成還指出,趙冷月先生晚年時期遍臨百碑。他的視野開闊,不拘泥于當代的創作手法,作品融合了海派書法的風格,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他不僅吸收了傳統書法的精髓,還將其轉化為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劉正成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強調創新的時代,創新被認為是成功的關鍵。然而,過度的創新有時會導致作品失去受眾的共鳴。在這種背景下,趙冷月的創新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他的創新穩穩的站在傳統的基礎上,站在“正”的位置上,尺度掌握的恰到好處。這種創新與古人不同,也與同時代的人不同,并沒有走的無邊界。這對于今天的書法創作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提醒。我們研究趙冷月的書法,對于如何將中國書法推向更高的高度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陜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梁鏞 陜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梁鏞作為此次展覽的聯合策展人,表達了他的看法。他認為趙冷月先生對傳統書法的深入挖掘,對當代書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書法作品可以為陜西咸陽寫碑的思路提供新的拓展方向。經過近半年的精心策劃,我們終于將這次展覽呈現給公眾。從傳統書法到現代書法的探索,是我們策展的核心主旨。 梁鏞認為,趙冷月先生的書法可以延續和承接于右任的碑學,改變我們對中國書法的認識。他在意識形態中探索書法,尤其是在少字數榜書的創作以及如何將碑的用筆技巧與其他書體結合方面,做出了顯著貢獻。趙冷月先生在筆墨、形式、章法非常自由,而不是刻意的追求。他的作品雖然尺幅較大,但創作過程卻顯得非常自然。自于右任之后,如此自然和從容的將碑融入書法創作中很少見。因此,這次在咸陽的展覽不僅在學術上具有啟示意義,而且對當前書法的發展也有所促進,這正是策展的最大目標。 研討會現場 “大道——紀念趙冷月誕辰110周年書法大展學術研討會”與展覽同期舉行,由由梁鏞擔任主持。在研討會上,與會者深入探討了趙冷月先生的書法風格、創新手法及其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并討論了其作品對當代書法藝術的影響。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作為古都咸陽的城市窗口和文化地標,以其豐富的書畫藏品和高質量的展覽而聞名,是研究和欣賞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重要場所。時值清渭樓美術博物館十年華誕,本次展覽的舉辦,不僅是對趙冷月先生藝術生涯的致敬,更是對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的一次深刻致敬。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0月22日。 展覽現場 趙冷月 部分趙冷月書法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