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際之海” 胡權齡共生藝術展日前在海南師大美術館開幕,呈現別樣的熱帶海島生態藝術2024年12月7日下午15時,胡權齡“無際之海”共生藝術展在海南師范大學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中國收藏家協會當代藝術分會、延安當代藝術研究院主辦,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承辦,三亞(CBD)文物藝術交易中心協辦,海南當代書畫協會支持。展期自2024年12月7日持續至23日。 在全球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語境下,海南堅守“生態多樣性公約”,胡權齡自2007年起便投身于雨林海洋“共生藝術”創作。此次展覽不僅是胡權齡藝術作品的首次集中展示,也是對海南熱帶海島生態的一次藝術致敬。展覽分為三大板塊,分別為“時代背景與作品展示”、“熱帶雨林藝術”以及“海南海洋藝術”。胡權齡在2006年至2024年間的創作,皆從大陸文明視角出發,運用海洋文明的數理邏輯,展現了海南不同區域、不同海拔、不同地質的雨林藝術,以及海洋紅樹林生態藝術,呈現出海南對海洋、雨林保護的世界意識。 《“無際之海”胡權齡共生藝術展》開幕嘉賓 《“無際之海”胡權齡共生藝術展》開幕式上,策展人顧振清致辭 策展人顧振清在開幕致辭中提到,胡權齡的作品見證了一個藝術家感知力精進與在地化成長的獨特心靈歷程。他的創作突破了中國傳統水墨與西畫的邊界,實現了不同藝術形式的融合與滲透。他的畫作以海洋、熱帶綠植和生態為主題,色彩明亮,不追求寫實,而是強調色彩的共同明度和視覺沖擊,融合了抽象藝術、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等多種元素。 開幕儀式上,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韓潮表示,該展覽館雖舉辦過諸多展覽,但如此特色鮮明的當代展尚屬首次。胡權齡曾是海南師大的學生,此展覽為教學體系增添獨特學術視角。韓潮見證了胡權齡19年的藝術堅持,對其800多幅創作成果欽佩不已。海南當代書畫協會會長馬杰在開幕發言中稱,胡權齡的繪畫語言源于內心對藝術的深刻理解與感知。其勤奮令人贊嘆,多年堅持創作且作品數量可觀,每張畫都認真嚴謹又不失感性,其藝術思路兼具理科的思維邏輯與藝術創作的遞進性。藝術家胡權齡致答謝辭,生動地講述了自己19年創作不輟的藝術情結,強調藝術創新就是抵抗遺忘、留下記憶和生命意義的一種知識生產。開幕活動的最后環節,藝術家胡權齡為在場嘉賓親自作了整個展覽的導覽和講解。 《“無際之海”胡權齡共生藝術展》開幕式上,藝術家胡權齡致答謝辭 胡權齡《海際-平行宇宙》,2021-2024年,布面油畫,7聯畫,220cmx700cm 胡權齡在《海際-平行宇宙》中,試圖以藝術想象探求、揭示生命科學的真諦和宇宙運行的規律。生命的起源是科學界和哲學界長期探討的重大問題。目前,化學進化說是最廣為接受的科學理論之一,它認為生命起源于原始地球的自然條件,通過一系列從無機到有機、由簡單到復雜的化學進化過程產生。生命起源的早期研究包括了斯坦利·米勒的實驗,他在1953年通過模擬原始地球條件,用電火花處理氫、甲烷、氨和水蒸氣等,成功合成了有機分子氨基酸,這為生命起源的物質代謝基礎提供了證據。海洋在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原始的海洋為生命的誕生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包括穩定的水源、適宜的溫度和化學成分。),許多科學家認為生命起源于海洋中的熱泉或者類似的環境。海洋不僅是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舞臺。 現代智人文明與海洋的關系同樣密切。海洋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包括食物、交通途徑和經濟發展的機會。海洋貿易催生了近代金融業,海上航線的控制權往往與國家的興衰緊密相關。人類對海洋的利用并非總是可持續的。過度開發和環境污染已經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破壞。因此,現代的海洋生態文明研究強調了人與海洋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和持續繁榮的重要性。 平行宇宙,也被稱為多元宇宙,是指存在著多個與我們所處的宇宙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宇宙。這些宇宙可能在物理規律、初始條件、物質分布等方面存在差異。平行宇宙,是科學家們提出的一種物理學假說。科學家們對于這些神奇的平行宇宙做出過大膽的假想:在這些宇宙中,有和我們的宇宙誕生條件相同的宇宙,也可能存在著和地球相同,或是具有相同歷史的行星,還可能存在著跟地球人完全相同的另一群人類。不過,在這些不同的宇宙里,事物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結果:在我們的宇宙中,已經滅絕的物種在另一個宇宙中可能正在不斷進化,生生不息。 《“無際之海”胡權齡共生藝術展》上,油畫《海際-平行宇宙》 展示現場 現代智人科學文明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從早期的自然哲學到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它不斷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世界觀和宇宙的認知。人類科學文明的發展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它不僅包括知識的積累、技術的創新和認知邊界的拓寬,還包括科學方法和思維方式的演變,例如波普爾的證偽主義方法論對邏輯實證主義的歸納方法的替代,是20世紀科學方法論演變的一次重大進步。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社會也在不斷地適應和變革。21世紀的科技進展,特別是在航天領域,尤為引人注目。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星艦項目,代表了變革的前沿。在人工智能自然語言大模型領域,ChatGPT的出現標志著強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這些科技進展不僅展示了人類在探索宇宙和智能領域的新成就,也預示著未來社會和生活方式的潛在變革。 胡權齡《銅鼓嶺月亮灣-望蘇東坡林海》,2021-2023年,布面油畫,3聯畫,160cmx600cm 《“無際之海”胡權齡共生藝術展》上,胡權齡油畫《銅鼓嶺月亮灣-望蘇東坡林海》展示現場 在胡權齡《銅鼓嶺月亮灣-望蘇東坡林海》,可見藝術家獨特的在地性思維方式。萬物都有其本原。銅鼓嶺、月亮灣位于中國海南文昌市龍樓鎮,是海南島最東端的海灣,被稱為海南島的“天涯海角”。銅鼓嶺主峰海拔338米,有“瓊東第一高峰”之稱,其綿亙20多公里,三面環海,地貌奇特,植被繁茂。銅鼓嶺與月亮灣的地理構成,從高處俯瞰,恰似中國大陸與海南島的地理關系。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在海南儋州期間,曾到訪銅鼓嶺,并留下了“望京亭”的刻字,表達了他對京城的思念。銅鼓嶺月亮灣不僅是自然的天堂,也是人們體驗海南文化和歷史的絕佳場所。 畫面植物中,象征著高潔、堅韌,與蘇軾的人格魅力相呼應。熱帶植物使君子代表著海南的地域特色。廣玉蘭則象征著純潔、高雅,可能隱喻蘇軾的文學成就。菩提樹與佛教相關,象征著蘇軾遁世的哲學思考和精神追求。椰樹作為海南的代表性植物,象征著這片熱土的自然之美。胡權齡以直觀、無暇的視覺表現,呈現一種別樣的熱帶海島的人文生態。 藝術家胡權齡為《胡權齡“無際之海”共生藝術展》作現場導覽 《“無際之海”胡權齡共生藝術展》嘉賓觀展現場 在《“無際之海”胡權齡共生藝術展》現場舉辦的海南師范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研學活動 藝術家胡權齡為海南師范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研學活動的參與師生家長作現場講解 胡權齡《薇甘菊里的最后一根香蕉》,2021-2022年,布面油畫,2聯畫,160cmx400cm 胡權齡《薇甘菊里的最后一根香蕉》的主題是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命題。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作為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它的快速生長和攀附能力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威脅著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它原產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現在已經廣泛傳播到亞洲熱帶地區,包括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而“香蕉”在藝術作品中常常用來象征生命、繁榮和脆弱性。在毛里齊奧·卡特蘭的《喜劇演員》中,一根普通的香蕉通過藝術的轉化,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和價值,引發了關于藝術、價值和社會反應的廣泛討論。 作品主題可以被解讀為對生態平衡與糧食安全的深刻呼喚。薇甘菊的破壞性生長象征著生態失衡,而香蕉可能代表著自然界中那些受到威脅的、維持生態平衡和糧食安全的關鍵物種。“薇甘菊里的最后一根香蕉”暗示了一個可能的未來,如果生態破壞繼續不受控制,我們可能會失去那些維持我們生活和文化的重要元素。 毛里齊奧·卡特蘭《喜劇演員》的幽默命題激發他,通過創作藝術作品來表達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和對生態保護的倡導。同時,它“這一命題”也提醒人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須提高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采取有效措施來防止外來物種的入侵和擴散,確保我們的食物供應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 在植物學上,香蕉作為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對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義。而薇甘菊的入侵則威脅到了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薇甘菊里的最后一根香蕉》不僅是一個藝術命題,也是全球性的一個生態命題,它呼吁人們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共同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胡權齡《智人文明》,2022-2023年,布面油畫,4聯畫,每幅160cmx200cm 胡權齡《智人文明》整組作品以雨林藤蔓和連理枝為紐帶,試圖探討在全球性挑戰面前,人類如何通過合作與創新來實現更加和諧的共存。在2022-2023年間,全球人類發展指數(HDI)的增長趨勢出現了變化,不平等差距開始加劇,這表明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全球氣溫的持續升高和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發,也對人類的生存環境構成了威脅,這進一步強調了全球合作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關鍵作用。 在《智人文明》里。雨林藤蔓象征著自然界中生命的相互依存和生態平衡。通過這一隱喻,作品試圖傳達出人類社會,或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緊密聯系,以及維護這種平衡的重要性。連理枝通常指兩棵樹的枝條交織在一起,象征著緊密的聯系和共同成長。在作品中,這一概念被用來隱喻不同文化、國家和個體之間的團結與協作。東方哲學強調“道法自然”,倡導與自然和諧共生。在面對全球性挑戰時,人類應借鑒雨林中藤蔓的相互纏繞和連理枝的緊密相連,通過合作與創新來實現更和諧的共存。這不僅是一種生態智慧,也是一種社會智慧,自然提醒我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攜手并進,才能共同應對挑戰,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文/張瀾悅馨) 策展人顧振清 策展人前言:無際之海 文/顧振清 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演變,當代藝術的去中心化、虛實共生、跨界求變、強調觀者的裁決權正在成為發展新趨勢。裹身其間,藝術家越來越重視自身心靈與外在世界的連接,關注意識與天地宇宙運行規律的同頻共振,進而不斷刷新自身的形式語言,以匹配對世界真相、宇宙規則和心靈世界的全新感知。這種感知重啟的是第一性原理思維與個體的發明力、創造力。它不僅激活、轉換傳統文化基因,而且使個人藝術表達成為人類知識生產的一部分。 藝術推崇原創性。藝術史總是揭示并銘記各種藝術的范本范式從發生到發揚光大的時間排序,以此彰顯藝術家的創新精神。藝術總是要求藝術家去說一些前人沒說過的話,并尋找一種新的說話方法把前人沒說過的話說好。歸根結底,藝術史的脈絡其實就是一代代藝術家對于藝術表述法的一種永無止境的探究與自主創新。藝術史上,范式轉移的時間線索和知識譜系表明了一種不斷刷新的知識生產邏輯。藝術家總是在創造藝術表述法的新形式、新方法,而不是一味因襲、沿用、維持某種既有的基于視網膜體驗的語言和媒介,更不是埋首、自縛乃至桎梏于各種現成形式與方法。藝術是藝術家通過一種材料、方式和空間來呈現的。藝術史也是一代代藝術家憑借不斷發現、創造新材料、新方式和新領域來發展、推演的。 胡權齡以自己擅長的筆墨結構和運筆方法,突破中國傳統水墨底蘊和西畫習性之間的邊界,讓不同的表現手段,實現相互間的融合與滲透,相得益彰。在表現大海與熱帶綠植生態的系列作品中,胡權齡不時強化不同藝術形式符號之間的并峙、對立與悖離,讓引發心理沖突、視覺沖擊的畫面顯現為一種自身獨特的語言與媒介。由此,胡權齡的系列作品的不斷演化,具備了把藝術表述法不斷提純、精煉為一種個人范式的傳達功能。他無拘無束的語言與媒介探索,也使他的秘境之海與紅樹林,成為一種內在的浩瀚宇宙,成為一種意識波動的無際之海。思無涯,畫無界,無疑是胡權齡藝術理念的新標桿。 藝術家胡權齡 藝術家胡權齡簡介: 胡權齡,1982年生于湖南,現工作、居住于海南海口。畢業于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專業。2008年創建中國第一個當代兒童藝術館“美麗未來當代兒童藝術館”并任創始館長。2002-2024年,以美麗未來當代兒童藝術館為主體,在海南南海出版社、四川美術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中國郵政出版發行兒童原創出版物66本(套系)。2021年,胡權齡在無錫博物院程及美術館舉辦個展“水之維:萬物與我”。他還曾參加2022年鄭州海匯美術館“奇點:明日降臨”數字藝術展、2023年埃及開羅薩拉丁城堡“他物:開羅OFF雙年展”、2024年深圳木星美術館“有效加速”數字藝術展、2024年馬來西亞檳城州喬治市市政廳《水墨文脈》馬中建交50周年紀念水墨畫邀請展、2024年第二屆香港文化創意博覽會。 藝術家自述 文/胡權齡 我是一位來自被譽為“雜交水稻之鄉”的地方、居住在東方熱帶海南島上的獨立藝術家。我艱辛地主導開創了中國第一個當代兒童藝術館,并致力于將其打造成一個傳承百年的中華兒童藝術館。我專注于研究和創作“草木動物和人類”共生的雨林、海洋“共生藝術”。2007年,我在海南海口組織并參與了在全球市場經濟大環境下探討人對“真理、真情、金錢、名利”的行為藝術《解手》。2008年,我與新加坡國際兒童藝術交流會合作,開創了中國第一個當代兒童藝術館,并擔任館長至今。我沒有周末和節假日,白天投身于兒童藝術館的工作,晚上則致力于雨林、海洋的“共生藝術”創作。在親歷全球疫情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和時間的緊迫! 自2021年起,我開始籌備我的個展,我的所有作品都在用東方人的視角探索“海洋文明與大陸文明”的融合,以宇宙的“穩態”、“熵增”、“秩序”、“擾動”等為理論基礎,呈現人與雨林和海洋的“共生藝術”。我堅信“向善、向美、向愛”的信仰,并希望我對“兒童藝術館”和“共生藝術”的“執著”和“篤定”能激發每個人的“善念”,進而讓每個人的“善念”喚醒更多人的“善念”。 《無際之海:胡權齡共生藝術展》 主辦單位:中國收藏家協會當代藝術分會、延安當代藝術研究院 承辦單位: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協辦單位:三亞(CBD)文物藝術交易中心 支持單位:海南當代書畫協會 策展人:顧振清 藝術總監:季澎、馬杰 執行策展人:張瀾悅馨 總協調:韓鑫蔚 開幕:2024年12月7日15:00 展期:2024年12月7日至23日 展地:海南師范大學美術館,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桂林洋大學城 Infinite Sea: Symbiotic Art of Hu Quanling Presented by: China Collectors Association Contemporary Art Branch, Yan'an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Organized by: Fine Arts Institute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Assisted by: Sanya(CBD) Cultural Relics and Art Trade Center Supported by: Hainan Contemporar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Curator: Gu Zhenqing Artistic Director: Ji Peng, Ma Jie Executive Curator: Zhang Lan Yuexin General Coordinator: Han Xinwei Opening: December 7, 2024, 15:00 Dates: December 7 to December 23, 2024 Venue: Art Museum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yang University Town, Meilan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