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左到右:位于鶯歌,距離桃園國際機場及首都臺北市中心皆僅約30分鐘的新北市美術館(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攝影:濱田英明);新北市美術館的建筑回應了其所坐落溪畔的河床紋理(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攝影:濱田英明);新北市美術館首任館長賴香伶(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攝影:林政億)
2025年1月9日- 新北市美術館(以下稱新美館)為臺灣新北市首座公有美術館,歷經多年籌備醞釀,今日由新北市長侯友宜正式宣告將于4月25日啟動營運。以「全民美術館」為定位,新美館致力打造一個積極傾聽及回應、鼓勵參與和協作的新文化地標,并與市民、藝術家及社會共同創造對話與行動。民眾可于4月8日至4月13日試營運期間,搶先入館,一睹新美館風采。
立基在地,面向世界的城市美術館
新美館坐落于距首都臺北市30分鐘車程的鶯歌區,位于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的三鶯新生地,是新北市政府推動地方發展與城市再造的重要文化建設。新美館作為城市文化創新的驅動引擎,結合景觀改造、生活美學、文化觀光及科技應用等面向,推動藝文生態與產業經濟的永續發展。作為新北市首座現當代美術館,新美館肩負關照市民需求及藝術多元發展之責任,秉持「立基在地.面向世界」的創館視野,鏈結新北市多元文化場館及藝術社群,開發國際交流與合作,致力探索由新北在地到全球跨區域的共同課題,展現新世代美術館之公共性、專業度以及連結動能。
勇于傾聽、回應及促進共學的全民美術館
新美館重新思考藝術場域的功能及定位,本諸全民共享、多元學習的公共使命,深化人才培育與藝術扎根,發展公民參與、互動學習的創新模式。為了連結創意文化與市民生活,館內設置親子藝術空間,并規劃全齡美感教育課程及駐地計畫,鼓勵觀眾和藝術家協作共創,讓美術館化身為體驗創意與文化的藝術相遇之所。新美館館長賴香伶表示,新美館不單是展示藝術作品的場域,「更希望成為一座重視傾聽,回應觀眾與社會期待的美術館。以社會服務態度及多元包容觀點,促進不同社群間的深度對話,實踐美術館的社會影響力。」
回應時代,想象未來——新美館開館展
為了體現創館愿景和核心價值,新美館將推出多項精彩展覽和藝術計畫迎接開館,包括梳理新北市藝術發展脈絡的「往來/照見——新美館典藏研究展」、探討新北在地與全球藝術共振的國際主題策畫展「基進城市」、鼓勵觀眾參與共創的互動性展覽「再自然不過的事」、新美館灰盒空間委制計畫「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以及美術館大廳與廊道空間藝術計畫等。這些展覽與計畫既是藝術交流的容器,也是創意啟發的觸媒,透過多元的創作形式及主題,呈現出藝術家對于新北在地及世界的探索,回應時代,想像未來。
美術館的創建,不只是新興的地方建設,更是時代與社會的文化宣言 。作為具備公共使命的文化機構,新美館與不同的社群攜手,構筑一個面向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的文化新地標 ,一同共譜屬于新北的全新藝術詩章 !
國際咨詢委員會
自2019年11月設立籌備處后,新美館積極投入全齡美感教育工作,鼓勵在地藝術創作與展示交流,辦理館校合作計劃與文化走讀體驗,促進城市藝文生態與產業經濟的良性循環,實現跨域共融的城市美學。新美館特別設立國際咨詢委員會,邀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副館長暨策展總監派崔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荷蘭鹿特丹建筑博物館(Nieuwe Instituut)館長陳伯康(Aric Chen)、獨立策展人侯瀚如(Hanru Hou)、日本東京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館長片岡真實(Mami Kataoka)、美國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首席策展人克拉拉‧金(Clara Kim)等五位國際重要美術館的館長、資深策展人及專家學者擔任委員,整合國內外藝術趨勢及文化生態,為美術館的營運規劃及研究發展提供咨詢建議,同時,咨詢委員亦協助引介海外知名藝文機構,帶領新美館與國際接軌,為在地藝文工作者搭建通往世界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