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圓明園106件出土文物首揭面紗信報訊(記者王萌)總聽說圓明園的華美、總會看到圓明園文物被拍賣,如今出土自這座萬園之園的文物首次扎堆兒亮相,大宮門河底挖出的鎏金銅象首、西洋樓養雀籠的黃釉琉璃構件、嘉慶御制的刻石等共計106件,這也是圓明園遺址公園首次向公眾展示1996年以來20余年的考古發掘成果。展覽位于圓明園展覽館內,這批文物預計展出到10月。 作為遺址公園,圓明園先后對西洋樓遺址、如園、紫碧山房等多處景點進行考古發掘,作為它們的首度露臉,包括銅器、玉器、瓷器和建筑構件,雖然是殘件,但可感受到這座皇家園林的氣派。作為參與大部分考古發掘工作的專業人員,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圓明園課題組組長張中華介紹了部分重要文物的發掘經過。 展出文物中,一件銅鎏金象首閃閃發光,然而在2014年對大宮門河道發掘清理時,這個家伙被埋在了河道底部,乍一看就是個泥疙瘩,通過半個月的清理不僅重現光芒,大象精致的眉目也可一窺皇家工藝的精妙。 據了解,從1996年至今,圓明園遺址公園曾經開展了三次大規模考古工作,整個園區有100多處景點、240多萬平方米陸地面積,但目前的發掘工作只完成了5萬平方米,發掘了5萬多件(片)文物,考古發掘工作還將繼續進行。 本次展覽位于圓明園展館內,預計展出至10月分,為了將更多出土文物展示給公從,這里的展品將分階段更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