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潤物無聲—卡隆&楊凱師生展在北京陶然天藝術沙龍開幕“潤物無聲—卡隆&楊凱師生展”于2017年6月10日下午四時在北京陶然天藝術沙龍開幕。本次展覽是繼“異曲同工——讓·科爾托與王玉忠書法交流展”之后,陶然天藝術沙龍又一次呈現給大家的中西方藝術家跨越時空的交流與對話。法蘭西學院藝術院士皮埃爾·卡隆與其巴黎美院的中國弟子楊凱,闊別多年以后再次重逢,用畫卷傾述彼此對藝術的眷戀。 如果說法蘭西學院藝術院士們的作品代表了法國藝術創作的頂尖水平,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則是法國藝術價值觀傳承和發揚的最高學府。徐悲鴻、林風眠、吳冠中等二十余位中國現代美術先賢都曾步入這座殿堂,汲取靈感獲得滋養。 法國當代寫實油畫大師皮埃爾·卡隆教授1990年當選法蘭西藝術院士,并于2002年成為藝術學院主席。卡隆教授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主持唯一一間寫實油畫工作室,招生條件極其嚴格,每年只招收3名外國學生。楊凱基于自身良好的繪畫基礎和藝術素養,有幸于1987年被卡隆教授收入門下,在巴黎美院卡隆油畫工作室潛心博士研究,探索藝術之路,并旅居法國十數年,成為法國藝術家協會成員。 開幕式現場 皮埃爾·卡隆先生的作品以表現兒童和風景為多,前者“純真”,后者“本然”,具有法國北方質樸、包容與熱情風格的同時,以微妙的色光與形變建構精神的圖式,不著痕跡地扣人心弦。其作品洋溢著無窮的童趣意味,重在對人與自然中“善”的挖掘。這種“善”,是和煦的陽光,奕奕的綠葉…… 得益于卡隆先生的教誨和旅居法國的經歷,楊凱的人物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卡隆教授的“故事風格”,而其一直堅守的風景畫,我們則可以看到幾種特質:絢麗的“卡隆式”色彩,印象派的“臨場”感受,中國畫的詩情畫意。楊凱的藝術創作從對風景寫生的淳樸摯愛走上從文化層面認識風景畫精神內涵的道路,畫風變化的同時實現了文化的穿越。 法蘭西學院藝術院士皮埃爾·卡隆與其巴黎美院的中國弟子楊凱 皮埃爾·卡隆先生和楊凱先生都飽有對藝術的熱情和不懈求索,作品洋溢著浪漫而嚴整的法蘭西氣質。 此次展覽將于7月10日結束。通過一系列法蘭西學院藝術院士與中國藝術家的交流展,陶然天藝術沙龍成為北京首屈一指融匯中西經典的藝術殿堂。 展覽現場 部分展覽作品欣賞: 法蘭西學院藝術院士皮埃爾·卡隆作品 法蘭西學院藝術院士皮埃爾·卡隆作品 法蘭西學院藝術院士皮埃爾·卡隆作品 楊凱作品 楊凱作品 楊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