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25位藝術家占據藝術市場50%份額讓·米歇爾-巴斯奎亞,《無題》,1982。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New York 根據artnet指數分析和artnet新聞共同得出的報告,世界上有25位藝術家的銷售額幾乎占據了戰后及當代藝術拍賣銷售總和的一半。2017年前6個月內的全球范圍當代藝術公開拍賣中,這一小群頂尖藝術家的拍賣銷售額達到了12億美元,占總和27億美元的44.6%。 我們的分析將一些市場觀察者長期觀察的結果進行了量化:隨著越來越多富有的買家紛紛競逐數量漸少的著名藝術家作品,藝術市場在頂部呈現了高度集中化的狀態。僅僅25位藝術家的銷售金額就已經幾乎和其他所有上千位藝術家銷售成績的總和相持平,這樣的事實似乎來得更為極端。 勝者全得 “當代藝術市場是‘勝者全得‘的典型代表:在這之中,一小撮藝術家占據了非常大一部分的市場份額,而其他一大批藝術家就只獲得一小部分市場份額,“阿姆斯特丹大學社會學和人類學教授Olav Velthuis說。這樣的現象也存在于運動員、演藝人員和音樂家之中。 這一份星光熠熠的25人藝術家名單包括了波普和抽象表現主義藝術中的一些頂尖名字,如安迪·沃霍爾、羅伊·利希滕斯坦、賽·托姆布雷(Cy Twombly),以及像格哈德·里希特、Peter Doig、Christopher Wool和Mark Grotjahn這樣的在世藝術家。名單中唯二的兩名女性藝術家分別是Agnes Martin和草間彌生。 圖片:來源artnet Analytics ?2017 。ㄗⅲ哼@里的“戰后及當代“藝術指的是1945年之后創作的作品,而我們在分析時依照的是artnet數據庫中全球420個拍賣行在2017年上半年中所得到的價格。這組數據包括這一期間內所有上牌的70507件作品。) 今年這樣價拍賣價格高度聚集在頂端的情況比甚至比去年還更勝一籌。2016年同時期,前25名藝術家總共為戰后及當代藝術拍賣貢獻了37.4%的收入,相比今年少了7.2%。盡管如此,這樣的比例總體來說仍是十分驚人。 圖片:來源artnet Analytics 一個新時代 但歷史并非一直如此。曾幾何時,最大牌的藝術家也無法像現在這樣在高端藝術市場一手遮天。1980年代,剛興起的重要藏家們相較于收購剛過世重要藝術家的作品,反而更注重購買主流市場中較新的作品,如杰夫·昆斯、辛迪·舍曼、格哈德·里希特等。 安迪·沃霍爾,《大罐坎貝爾湯罐頭和開罐器(蔬菜湯)》(Andy Warhol, Big Campbell‘s Soup Can with CanOpener (Vegetable) ),1962。圖片:Courtesy of Christie’s Images Ltd 然而隨著市場在2000年和2008年出現兩次崩盤后,“你會發現藏家們轉向了再銷售的作品和一些得到公認的大師作品,“Art Agency Partners的聯合創始人、蘇富比(微博)全球藝術主席Allan Schwartzman說。 這樣的變化在超級富有藏家出現的亞洲、東歐和海灣地區等尤其明顯,這些藏家也為拍賣市場帶來了新鮮的資金!艾F在進入市場的大部分新手買家,都不是購買自己同時代的藝術家作品,而是會選擇最重要的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Schwartzman說到。 同時,數字也為這個事實說話。2007年上半年,當眾多新手藏家涌入了藝術市場,并以購買大牌藝術家作品為主時,當時的前25位藝術家銷售成績也占據了總拍賣銷售額的48.8%,比今年的比例還要更多一點。 贏家與輸家 在21世紀充滿活力的藝術市場中,這些贏家們有何共同之處?或許可以不出意外地說,今年大多數位列前茅的藝術家都是白人及男性藝術家。25人里面,有剛過半的13人是美國人。 圖片:Courtesy Phillips 富藝斯拍賣行20世紀和當代藝術部門主管Scott Nussbaum被這樣的數據震驚了一下。“考慮到在過去十年中藝術市場的發展,我原以為會有更多不同種族的藝術家、女性藝術家、徘徊在藝術史邊緣的藝術家們出現在這個市場中,“他說。“這些數據反而證明了事實恰恰相反。“他同時提到在2007、2016和2017的榜單中,同樣都只有兩位女性藝術家和一位非洲裔美國藝術家(讓—米歇爾·巴斯奎亞)。 除了人群的相似性外,這些榜上有名的藝術家作品很多也有一種既定的風格,讓他們的作品看上去就很吸引人很大牌!皩τ诤芏噘I家來說,能夠讓自己的同行認出自己擁有的作品是很重要的,而這種可能性也只會出現在相對較小范圍內的一群藝術家之中,“Velthuis提到。 同時,那些受到藏家偏愛的藝術家如沃霍爾、勞森伯格、里希特等,本身就十分高產!爱斉馁u場上出現一個每幅作品單價都相對較高、而且作品數量也不少的藝術家,那也難怪這樣的人會出現在榜單的前列,“Nussbaum說。 解決供求關系之謎 然而,過去十年里還是有一些事情發生了改變。在2016年和2017年的榜單上,出現了像基斯·哈林和讓·杜布菲這樣的名字,也就說明市場仍然接受那些具有才華但被市場忽略了的藝術家,并填補越來越少的藏家長期心頭之好。同理,雖然盧西安·弗洛伊德、賈斯帕·瓊斯這樣的藝術家在2007年到2017年間掉出過榜單,但這并不能說明他們的市場變弱,而是他們在市場上的頂尖作品已經越來越少。 圖片:來源artnet Analytics 專家認為誰能夠進入今日拍賣市場之巔已經不再是由需求方決定,而是更多取決于作品有多少。通過查看artnet的數據,J.P Morgan資產管理的全球戰略師Benjamin Mandel說從2016年上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賣出的拍品數下跌了17%,但成交作品的平均價格上升了25.6%,這是一個讓人有些迷惑的動向! “通常,如果需求較大的時候,售出的商品數量也會增多,“因為市場總是在回應消費者的需求,Mandel說。但在這個問題上,“銷售數量下降了,價格卻上去了! Mandel 認為,這一情況表明戰后及當代藝術市場在高價位段較集中的現象是由于供應不足而形成的,F在并沒有足夠的作品來滿足已有的收藏需求,因此當市場上出現了頂尖藝術家的好作品,這些作品的價格自然而然地水漲船高。 故事的另一面 當然,僅僅憑借公開地拍賣銷售成績并不能完整地代表整個市場。也許一幅2000萬美元成交的畫作就能讓一位藝術家躋身這前25名榜單中,但這部代表他/她的作品經常能賣到這樣的天文數字。而且,這些數字都是由拍賣行自己報上來的,其中有一小部分作品通常都沒有按照最后的成交價支付所有的費用。 同樣,這些數字也不能代表作在拍賣行或畫廊通過私洽進行交易的作品,但這一部分在當代藝術市場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Schwartzman說不少藝術家會固定在主流市場中通過展覽賣出作品,而他的拍賣價格則因為沒有太多主要作品而相對較低(他以Kai Althoff為例作了說明)。 相似情況還有一些在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熱門藝術家,如賈斯帕·瓊斯,他們的一些重要作品已經好幾年沒有出現在了拍賣行內,這也讓他們的拍賣紀錄和私人市場的價格有所脫節。 “現在在藝術市場中作為主要驅動力的一些新手買家,并不知道誰是賈斯帕·瓊斯,“Schwartzman說。“所以,當下一件重要的瓊斯作品上拍時會發生什么情況呢?最有可能的是,作品的估價會因為缺乏之前作品大熱的證據而顯得相對保守。” 另一個重要的警示:藝術家本人總體而言并不能從這些高昂的銷售數字中直接獲得什么好處,真正獲益的只有收藏他們的藏家。“如果是在世藝術家的話,他們最多就是可以分得非常小份額的再銷售版稅費。而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什么都沒有獲得,“Velthuis說。 不定的未來 一小部分炙手可熱的藝術家是否會繼續在銷售總額中占越來越多的部分,這將取決于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斑@關于現在這種不均衡、不平等的趨勢是否會繼續…而且也很難說收入和財富的不平衡性是不是會很快發生改變,“Mandel 說。 有些藝術市場內部的玩家正在期待這樣一種集中于高端市場的趨勢能夠向某種更平衡的方向發展!俺诉@25人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同樣重要的藝術家,“Schwartzman說!半S著作品供給減少,尋求作品的人增多,應該有更多機會讓其他好的藝術進入買家們的視線。” 來源:art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