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碧水丹山·巖骨花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系列之王順明武夷巖茶展12月8日,“碧水丹山·巖骨花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系列之王順明武夷巖茶(大紅袍)展在北京市東城區前門大街62號——前門華韻.傳統文化藝術中心開展。此次展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專家)資助項目”第四場,該項目由中華藝文基金會、中國泛海控股集團資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承辦。 現場嘉賓合影 武夷巖茶(大紅袍)獨有的“巖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獨特的生態環境、氣候條件和精湛的傳統制作技藝造就的,其傳統制作流程共有十道工序。由于受到市場經濟利益的驅使和機械生產工藝的提高,傳統巖茶制作工藝出現瀕危跡象,急需加以保護。
王順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國家高級評茶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獲得者,“琪明茶葉”創始人。從事茶葉制作、栽培、審評、教學40余年,親自管理制作母樹大紅袍茶20年。他領銜起草了武夷巖茶國家標準,并被沿用至今。作為享譽中外的制茶人和評茶師,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政要名流都曾到訪過王順明的茶園和研究所,對于王順明在巖茶技藝傳承上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王順明現場泡茶 開展當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副署長閻曉宏,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中華藝文基金會理事長王文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王順明,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會長馬文輝,中國非遺保護協會副會長周小璞,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副館長楊源,《光明日報》社美術部主任張玉梅,故宮博物院畫院院長蔣威,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孫建軍,世博會、青奧會開幕式副總導演、首屆中國非遺春晚總導演李建平,榮寶齋展覽部主任陳目、北京小罐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國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粵繡技藝傳承人楊堅平,中國國家茶藝師高級考評員、中國國家高級茶藝技師、評茶師熊志惠,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王九禎等多位領導與嘉賓出席,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總裁張坤蘭擔任主持,并代表中國非遺保護協會副會長、永新華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永軍,向在場領導與嘉賓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并預祝此次展會成功。 出席嘉賓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副署長閻曉宏在致辭中表示: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非遺讓百姓受益,讓文化價值得以發揚。中國茶文化與生活密切關聯,是高層次的文化傳播方式,此次永新華韻承辦的王順明老師武夷巖茶展正是一次通過傳承人傳播和普及非遺的最佳方式,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情。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副署長閻曉宏致辭 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中華藝文基金會理事長王文章在致辭中表示:茶是中國人鐘情的飲料,中華民族傳承文化的血脈里都飄著茶香。王順明不僅是優秀的茶制作者,更是優秀的茶文化傳播者,他堅持精湛的制茶技藝并將此傳播給更多的年輕人和愛茶人士。傳承,是非遺傳承人的靈魂,而永新華韻為傳承人提供了傳播和傳承的平臺,為傳承人提供了更多表達文化自信來的機會,向堅持在非遺傳播事業上的傳承人致敬。 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中華藝文基金會理事長王文章致辭 小罐茶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國楹先生也來到現場,他在致辭中表示:之所以與王順明老師合作,是因為與王老師在制茶這件事上產生了共鳴。他做了一輩子茶,管了一輩子茶,走訪各地茶市,鉆研制茶工藝,只為讓中國人喝到最好的茶。 小罐茶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國楹致辭 國家高級茶藝技師、評茶師熊志惠女士在致辭中表示:在與王順明老師認識的19年時間里,她深刻感受到武夷巖茶已經深入到王老師的骨髓與內心深處。通過向王老師學習,讓她更喜歡巖茶,熱愛茶文化的傳播事業。 國家高級茶藝技師、評茶師熊志惠致辭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王順明在講話中深情地說:“今天站在這里,感恩多過激動,歷經幾十年風雨,才有了今天的陽光,這一路走來,有許多茶友、各地領導帶給自己想法,給予自己幫助,借此機會感謝所有同仁。”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王順明講話 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總裁張坤蘭擔任主持 少兒茶藝表演環節在現場掀起一陣高潮,來自北京市東城區少年宮小茶人俱樂部與北京化工大學附屬中學小學部的同學們身著漢服,手持茶杯,將當初遠赴王順明茶場,親習茶藝的經歷娓娓道來,并現場奉上一場優美的茶藝表演。她們雖小小年紀,茶道功夫卻嫻熟得體,舉手投足令現場嘉賓贊嘆不已,并從同學們的身上看到了中國茶文化在傳承、發展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新生力量。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長期合作伙伴,此次展覽的承辦方——永新華韻長期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未來,永新華韻將在努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讓更多如同學們一樣的新生力量從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受到感染。 東城區少年宮小茶人俱樂部與北京化工大學附屬中學小學部的同學們在現場進行少兒茶藝表演 王順明及嘉賓、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總裁張坤蘭與同學們合影 此次展覽將全面展示武夷巖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精湛工藝,來者更可與傳承人面對面,充分感知王順明的藝蘊匠心和傳承之道。開展期間,“王順明與茶友對話”系列專場茶會、由八位名師親自講述茶文化之精華的“茶界名師大講堂”等多項名家交流活動將陸續展開,觀眾可到場聆聽,深刻體會茶韻內涵。現場還設有小罐茶專區,其中小罐茶·武夷大紅袍由王順明監制而成。此外,專區內還有其他由王順明及其茶場制作而成的武夷巖茶精品呈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茶史、茶人、茶香、茶趣、茶情,通過傳承人與大眾的深入交流與互動,此展亦將成為彰顯文化自信,探索產業創新的有益平臺,并鼓勵更多社會力量自覺成為“一帶一路”宏偉事業的參與者和同行者,進一步促進中華非遺保護傳承與可持續發展,真正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全面復興的偉大中國夢。
“碧水丹山·巖骨花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系列之王順明武夷巖茶(大紅袍)展將持續至12月17日。 嘉賓為開幕剪彩 王順明親自為大家沖泡香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