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醫生快速畫六張手術示意圖 被醫學耽誤的畫家來源:現代金報 他說,這不僅是一次手術預演,也能更好地與患者溝通 ![]() “約旦同行的環指攣縮手術,蹩腳的英語是沒法讓Jafar聽懂的,不過郭大俠會畫啊,看了幾幅圖,I see I see。”4月25日,寧波市第二醫院骨四手足外科醫生郭宗慧發了一條朋友圈,配上三張他畫的簡潔明了的手術示意圖,獲點贊無數,有朋友直呼他是“被醫學耽誤的畫家”。 用示意圖跟患者溝通事半功倍 一下子收獲無數的“贊”,郭宗慧有點意外,對于朋友的評價,他更是連連表示“過獎了”。約旦籍的醫學留學生Jafar左手環指屈曲攣縮畸形4個月了,這次找到寧波第二醫院骨四科,由郭宗慧為其手術。 “手外科手術,在術前設計方案的時候,我都有畫一畫手術示意圖的習慣。”郭宗慧個人認為,手外科的手術很多難點不在術中,而是在術前。如何通過術前查體確定診斷,從而進行合理的術前規劃才是最重要的。“這次畫的6張示意圖,從手指側方切口的選擇,到松解攣縮的血管、神經,進而尋找攣縮的掌板,止點前移、固定縫合,實際上是一次手術的預演。只有畫一遍,才能注意到手術區域的解剖結構,做到心中有數,提前發現一些手術里可能遇到的情況,對術中進行預判。” “很多時候,醫學術語太過專業,用示意圖跟患者溝通,事半功倍。”郭宗慧介紹。 此前,有一位91歲的患者,褥瘡已達骨頭,創面經久不愈。考慮到患者高齡,難以承受多次手術,為了保證治療效果,郭宗慧決定用臀上動脈皮瓣移植覆蓋創面。術前畫了三張示意圖,清楚標識出移植皮瓣的位置,皮瓣上的重要血管以及縫合方法,患者家屬一下子就理解了整個手術,最后手術非常成功。 這樣的圖每年要畫上200多幅 郭宗慧從小就對寫寫畫畫很有興趣,但是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他說,開始畫解剖結構圖可以追溯到研究生時,接觸到《韋加寧手外科手術圖譜》。作者韋加寧是我國著名的手外科專家,書中以手繪圖文的形式記錄了大量手術案例,其中也配有解剖圖繪制講解。 出于兒時的興趣,也是為了進一步了解手部的解剖結構,郭宗慧在讀書時開始臨摹書中的手術案例。2010年,他到寧波市第二醫院工作,才真正開始用示意圖的形式記錄手術過程。“最初做急診手術,不可能術前畫示意圖,更多的是結束工作后,用畫圖方式記錄當時的手術情況,進行一種回顧。現在擇期手術則更多地在術前畫示意圖。” 現在畫得熟練了,像這次給Jafar畫的六幅示意圖,十幾分鐘就畫好了。這幾年來,郭宗慧每年都要畫上200多幅這樣的示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