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岸美術館進入暑期“夏令時”,全齡觀眾藝術零時差開啟藝術消夏新模式 線上線下全齡段導覽,全面升級觀展體驗 親子沉浸式裝置展,打造小朋友的暑期游樂場 露天影戲,盡情擁抱最美西岸夜 首屆藝術夏令營,無門檻學設計玩創意 十余場親子工作坊,魔都藝術遛娃新地標 社交媒體話題#WBM夏令時·藝術零時差# 這個暑假,西岸美術館將進入“夏令時”,讓公眾與藝術零時差。7月至8月間,西岸美術館將推出二十余場包括視覺藝術展覽、當代影戲、實驗音樂、互動裝置、線下導覽、親子工作坊等不同形式的文化內容。通過藝術、教育、音樂、表演的兼容并蓄為全齡段公眾帶來全方位的生活方式體驗,打造魔都藝術消夏新地標。 “夏令時”系列活動已于7月11日起陸續呈現,其中包括推出首個以兒童視角出發的關于現當代藝術史的親子導覽冊《旅行日志》,鼓勵小朋友在互動中自主探索展覽作品,自由表達創意;全面升級更新 “時間的形態——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語音導覽,讓觀眾用120秒就能了解展覽中的一件現當代藝術史中的重要作品;親子沉浸式裝置展將于今夏登陸西岸美術館“智造展廳·游樂場”,此外“智造展廳”將在青年藝術家徐毛毛的創作下煥然一新,以其靈動的視覺圖案激活觀眾的無限想象力。與此同時,美術館攜手“那什么實驗創作小組”(So What Original)一直發展的“影戲•根植”項目,將古老而新穎的“當代影戲”帶入公共藝術空間,特邀藝術家和音樂家在戶外為公眾免費呈獻一場多屏幕的“當代影戲”,并邀請家庭參與影戲工作坊,一起感受當代影戲如何調動想象力和創造力做出自己的表達。不僅如此,首屆西岸美術館夏令營即將熱力開營;針對包括兒童和年長觀眾在內的分齡專場導覽也將每周如期進行。 西岸美術館的其他配套服務也將全力為觀眾營造完美藝術夏日體驗。美術館餐飲開啟外帶服務,主打滬上水岸生活新方式。從日出到日落,觀眾都可以在餐廳的沿江外擺區或戶外階梯上享用“蒙德里安蛋糕”等西岸美術館經典的藝術美食。 西岸美術館“夏令時”集結了不同藝術形式的活動,鼓勵并引導各年齡層的公眾通過多角度互動創造,零門檻浸入藝術發生現場,零時差感受藝術與生活交融的新活力,讓西岸美術館成為今夏最不容錯過的文化藝術目的地之一。 請關注西岸美術館官方微信平臺獲取#WBM夏令時·藝術零時差#完整日程。 《旅行日志》——中英文探索式親子導覽冊 獲取人群:15歲及以下(初中及以下) 的觀眾 中文版與英文版 獲取方式: 1. 至西岸文化藝術季平臺預約,憑二維碼在F1咨詢臺核驗后免費領取; 2. 至西岸美術館官網下載,可自行打印或以個人電子設備瀏覽 西岸美術館于7月11日推出專為6-12歲兒童和其家庭設計的導覽手冊。這本名為《旅行日志》(Travel Journal)的親子導覽冊是首個從兒童視角出發的關于現當代藝術史的導覽冊,它讓藝術史不再晦澀難懂,全面調動小觀眾自主發現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對于藝術的好奇心、探索欲及創造力。 法國蓬皮杜中心合作設計師索菲·屈爾(Sophie Cure)受邀擔當設計,她將西岸美術館與法國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中的常設展“時間的形態”以及新媒體特展“觀察”巧妙地轉換成了一場兒童觀眾“探索式”藝術之旅。 《旅行日志》由“增強現實(AR)之旅、平面之旅、心動之旅、無限之旅、記憶之旅、符號之旅”貫穿,以輕松愉快的方式帶領兒童觀眾和家庭跨越將近百年的藝術歷史,了解藝術創作的不同媒介和工具以及藝術家如何利用線條、形狀、符號、色彩和想象力去表達觀念和情感。 互動性是這本親子導覽冊的一大亮點:小朋友們不僅僅可以在參觀過程中使用鉛筆在導覽冊上創作,還可以通過AR技術將虛擬和現實世界相結合,趣味探索展品背后的故事。在“觀察”展廳中,導覽手冊則邀請親子家庭以游戲互動的形式,走進新媒體藝術世界。此外,親子導覽冊中還設有很多開放式的問題以及留白的自由創作頁面,真正鼓勵兒童觀眾獨立思考和大膽探索。 導覽手冊將有中文和英文兩個語言版本,適合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兒童觀眾和家長既可以此導覽手冊自行參觀展覽和美術館的公共空間,亦可在參與西岸美術館的兒童專場導覽時結合使用此導覽手冊。完成全館“打卡”的小觀眾還將在美術館B1“智造展廳”收獲神秘的小驚喜。 注:每個賬號預約上限為5本,領取時前臺工作人員會根據實際到場并符合領取要求的兒童人數發放;為倡導愛護環境節約紙張,15歲以上觀眾可免費瀏覽或下載電子檔。 露天影戲——藝術家深入社區·在地探討影戲創作可能性 2020年8月8日 露天表演|免費 適合人群:全齡 2020年8月9日-8月23日 影戲親子工作坊 適合人群:兒童與家庭 這個夏天,西岸美術館攜手“那什么實驗創作小組”(So What Original)一直發展的“影戲•根植”項目,將古老而新穎的“當代影戲”帶入公共藝術空間,讓公眾感受到影戲中煥發的當代創意和生命力。 8月8日晚,西岸美術館將特邀藝術家和音樂家在戶外為公眾免費呈獻一場多屏幕的“當代影戲”。 影戲排練現場,圖片由“那什么實驗創作小組”提供 區別于傳統影戲,當代影戲打破了屏幕的分割,將日常物件轉換成為影具,多樣性的劇場表現形式是其中的重要元素,現場音樂人也將在現場呈現豐富的樂曲與環境聲音。 除了形式新穎之外,這場影戲的特別之處是它“植根于當地”的創作過程——自6月下旬起,“那什么實驗創作小組”的藝術家就開始走進西岸美術館所在的上海市龍華街道社區,結合在地收集到的鮮活生活痕跡,通過近一個月的密集駐館創作和排練,創作出講述龍華地區生活變遷的影戲作品。 8月9日至23日期間,西岸美術館還將為4-12歲的兒童提供提多場分年齡段的影戲親子工作坊。在工作坊中,參與的兒童和家長將在藝術家的引導下,一起感受當代影戲如何調動想象力和創造力做出自己的表達。 語音導覽、兒童導覽、年長者導覽 煥然一新的“智造展廳”、夏令營 7月11日,西岸美術館“時間的形態”常設展中29幅現當代精選作品的全新語音導覽已經上線, 巴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彼埃·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阿爾貝托·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以及趙無極等藝術家的經典之作均在其中。語音導覽每條時長約為2分鐘,以簡單平實的語言向觀眾介紹作品的特點、藝術家的風格和創作背景等信息。現場觀眾可以在美術館前臺免費租賃語音導覽器,也可以在觀展時用手機掃描作品展簽上的二維碼收聽語音導覽,一邊觀賞作品,一邊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不在現場的公眾也可以通過西岸美術館官方微信公眾號主菜單中的“語音導覽”獲取并免費收聽作品語音導覽,“隨時隨地”盡享西岸美術館藝術體驗。 此外,西岸美術館兒童專場導覽將在每周五及周六上午10點30分進行,通過趣味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觀察藝術作品。西岸美術館也支持兒童觀眾在館內進行實地創作,以多重感官體驗藝術帶來的無限可能。每周三上午10點30分面向60歲及以上觀眾的年長者專場導覽將以參與者自身的時代背景出發,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20世紀至今藝術的發展及風格的變遷。每周日上午10點30分,美術館還將提供英文導覽專場,滿足多元觀眾的觀展需求。 7月25日,西岸美術館“智造展廳”不僅將呈現親子沉浸式裝置展,整個空間還將在藝術家徐毛毛的創作下煥然一新。藝術家利用其創作中經常出現的“管子”作為元素,以她獨特的視角,通過色彩和形態的變化,詮釋空間定義,盡情詮釋智造空間鼓勵創意的主旨。 西岸美術館的第一個夏天,我們與蓬皮杜中心共同策劃了特色夏令營活動,邀請了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和孩子們一同探索西岸美術館的常設展《時間的形態》,一起結識畢加索、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夏加爾、波洛克等等不同流派的各位大師,并通過藝術家的獨特視角來解讀展覽中的藝術作品,結合智造展廳的工作坊課程與藝術家共同創作,最終在美術館公共區域呈現由孩子們主導的表演內容。 夏令營免費對全社會適齡兒童(4-12歲)開放,敬請關注美術館官方公布的招募信息。 關于西岸美術館(West Bund Museum) 西岸美術館坐落于被評為“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的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內 ,是黃浦江兩岸功能提升的重要載體 、西岸“ 美術館大道 ”的核心場館之一。作為構建區域乃至城市公共文化空間的重要平臺,西岸美術館旨在打造一個開放性的、有溫度的跨學科文化中心,讓公眾走進美術館 、融入美術館 ,體驗多維藝術生活 ,共譜城市文化圖景 。 西岸美術館由著名英國建筑師戴衛•奇普菲爾德爵士及其團隊設計, 歷時6年建造完成,總建筑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 。“展廳1、2、3”作為主要展覽空間,將呈現與法國蓬皮杜中心共同策劃的藝術展覽,“展廳0 ”將不定期呈現特別項目展覽, “ 智造展廳 ”用作兒童藝術特展和公教活動空間 ,充分運用自然采光的地下空間還設有“多功能廳”、“盒 子”等功能 。館內書店 、咖啡廳 、餐廳等服務設施全年向公眾開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