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麥夏·民生銀行啟動公益助農“藝術+賦能計劃” 公益助農,藝術賦能助力鄉村振興。在持續為鄉村公益助力的第5個年頭,中國民生銀行以“藝術+賦能”再次發力!胞溙铩弊鳛橹袊l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村莊的經濟來源也是鄉村較于城市的特有風景,因而農人對于“麥”有著特殊的情懷。麥夏·民生銀行于2020夏季在河南滑縣和封丘縣首次啟動“民生藝術+賦能計劃(MA+)”,聯合北京民生文化藝術基金會,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青年藝術100等文化公益機構,希望能在豐收前的日子里通過藝術的加入,為滑縣和封丘縣當地的教育、文化、產業等方面助力。 <<民生藝術+賦能計劃在滑縣啟動儀式現場 2015年底,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發布,目標強調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藝術+賦能計劃走進學校課堂 秉持“為民而生、與民共生”的企業使命,中國民生銀行一直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并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探索。中國民生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扶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部署,連續多年積極開展扶貧大業,至今已探索出了包含中央單位定點扶貧、“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幫扶、創新公益幫扶在內的“一體兩翼”扶貧體系,幫扶項目重點涉及新疆、西藏、甘肅、四川、云南、寧夏、貴州、河南等省區,廣泛覆蓋我國深度貧困地區。 <<民生藝術+賦能扶貧工作組走進小城村 在地文創的藝術介入和農產品藝術升級 <<走訪李金梅毛筆制藝第五代傳承人李修玉 <<走訪考察宋繡手藝人田晗 此次項目基于當地原有的文化底蘊、技藝傳承,邀請藝術家、設計師、藝術團體等參與者介入到當地村鎮原有的文化項目中,到當地工坊考察與傳統匠人進行交流,使現代藝術與傳統工藝間發生碰撞,為傳統文化資源注入新鮮的創意能量。 通過民間手工藝考察及手工藝的公益課堂兩個項目活動,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同時,加入當代藝術賦能。通過傳統手工藝匠人及藝術家與特殊學校合作,讓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在“不同”中共同創作。 <<茶觀本草-主視覺設計 <<封丘鐵棍山藥包裝設計 讓藝術走進生活,也讓藝術為當地未來農產品的發展,“麥”向新的可能。此次項目的另一重點是藝術家和設計師直接介入特色農產品的IP藝術升級和改造。通過藝術的賦能,提高當地農產的包裝升級,讓其更符合當下時代的消費方式和營銷需求,為本地的村民賴以生存的農產品收入,乃至當地的整體農產品產業帶來直觀的經濟效益。 美麗鄉村畫卷和美育教育 <<藝術家繪制主題街畫·一期 <<藝術家繪制主題街畫·二期 在“藝術能量激活區域”的理念下,藝術家們深入當地,考察當地的風土人情,結合自己的感觸創作作品,改造當地空間環境,以墻畫為媒介,讓藝術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 <<景泰藍“工益”課堂在特殊學校 “藝術+賦能計劃” 還推出了一系列的美育課程,課程以美育和人文關懷為出發點,推動鄉村藝術人才及當地美育課程的建設;進而構建藝術賦能鄉村文化振興的長效機制。藝術課堂及戶外創作讓孩子們在熟悉的環境里發現新的“美的可能性”,在藝術的氛圍中體會其帶來的幸福電能。此次項目還設置了教師美育培訓,由中國美術殿堂學府的中央美術學院“國培計劃”與民生財富學院聯合打造,計劃邀約滑縣和封丘縣學校美術教師赴京培訓。 <<鏡畫《映像·印象》課堂現場 藝術是文化的重要內涵與獨特組成部分,讓藝術賦能鄉村文化振興,即通過“藝術+”發掘利用鄉土文化資源,實現鄉土文化的自我創造、自我服務與自我發展,對于優化農村人居環境、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完善鄉村治理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麥夏·民生銀行啟動的“藝術+賦能計劃”項目,希望能做成一個可持續的藝術計劃,為廣大藝術介入新鄉建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一起構建藝術賦能鄉村文化振興的新機制。 秉承著ME創新計劃的寶貴經驗,“藝術+賦能計劃”也終將像一張網一樣,串聯起更多的民間公益藝術組織,讓創新的血液在這些組織中流動起來!八囆g+賦能計劃”希望長成一個紐帶,將分散的力量聚合起來,參與其中的各方秉承相互信任、長于堅持的內在力量,構成了一個可持續的合作鏈。相信在未來,“藝術+賦能計劃”也將讓更多的困難群體和參與群體受益,形成一個合作多贏、充滿活力的公益生態。 |